城市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以成都为例

2016-07-14 07:02魏玲丽
关键词:成都

李 智 魏玲丽

(四川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城市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以成都为例

李智魏玲丽

(四川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闲暇时间的安排方式也日趋多样,各种各样的休闲方式也随之丰富。乡村旅游,由于距离近、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已经成为如今城市居民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下常选择的一种出游方式和休闲行为。然而,随着城市居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乡村旅游文化欣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具有相融性,乡村旅游开展应重视城乡传统物质生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开发与再现。成都是一座传统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休闲安逸文化、水文化、诙谐幽默等民俗文化是成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城市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具有紧密的关系,乡村旅游开发应重视城市传统物质文化的挖掘与表达、城市传统生活文化氛围的营造、成都传统行为文化的塑造、成都传统文化心理的传承。

【关键词】城市传统文化; 乡村旅游开发; 成都

一、城市传统文化的内涵

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一个城市留给市民和外部人员的印象,并非市容、市貌、市民素质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象。每一座城市有它独有的可读性(即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征)以及可意象性(即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这些特性赋予了每一座城市独有的城市特色文化和内涵。城市传统文化,从物质层面说,是城市发展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整体风貌、结构和形态,是反映整座城市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和其它城市不同的个性、文化和氛围。其实,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整座城市在历史文化大背景下的行为表征和城市心理,是人们惯性思维中的城市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城市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具有相融性。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我国社会的实质是乡土社会。从我国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城市化在大力推进和日益加快,但是乡村仍占有重要的比重和不容忽视的地位。可以说,我国城市传统文化是在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它以农耕文明作为基础,以城乡家庭、家族文化作为核心,是一种具有城乡传统文化积淀与传承的文化综合体,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包含制度、知识、习俗、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生活民俗文化、社会生活民俗文化与精神生活民俗文化的多层次复合体的总和。其中物质生活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民俗(如食料、衣饰、居屋等)、工商业民俗(如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业等)、日常生活民俗(如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器用、娱乐等);社会生活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家族、行会、帮会等)、岁时节日民俗(如清明祭祖、重阳敬老等)、人生礼仪民俗(如节庆、生日、婚姻、丧葬等)等;精神生活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信仰(如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仪式制度等)、游艺民俗(如游戏、竞技、社火等)、民俗观念(如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如下表:

城乡传统民俗文化的分类与表现形式

城乡传统民俗文化类型城乡传统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物质生活民俗文化物质民俗食料、衣饰、居屋、运输方法工商业民俗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业等日常生活民俗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器用、娱乐等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社会组织民俗家族、行会、帮会等岁时节日民俗清明祭祖、重阳敬老等人生礼仪民俗节庆、生日、婚姻、丧葬等精神生活民俗文化民俗信仰神灵崇拜纪念、行为习惯、仪式制度等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民俗观念旅游、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上述这些城乡传统民俗文化具有很多特性,其中物质生活民俗文化具有体验性,比如歌舞观赏、饮食品尝、土特产购买,田园娱乐活动等;社会生活民俗文化具有参与性,如节庆活动、婚俗过程、地方娱乐参与等;精神生活民俗文化具有感知性,如旅游过程中的各种感受。

城市传统文化是人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精神感知的开放体系。虽然,我国社会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依然被城市的历史传统、民族习俗、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所感染,并在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成长。虽然有少数人想摆脱旧的传统、抹去旧的烙印,产生新的需求与体验,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文化对自身影响的。

首先,由于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时间较短,很多人依然保留着对农村生活的印象,但不会因为单纯的乡村传统文化而得到全部满足。目前乡村旅游的热潮更多的源于它既迎合了当代国人短假旅游的需求,又在消费价格上区别于十分高端的休闲度假旅游,但是,如果乡村旅游没有文化内涵,终将是昙花一现。

其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如果能找到乡村传统文化与城乡传统文化融合的平衡点,就能满足游客对旅游区文化的需求。因为乡村传统文化中单纯的小作坊式经济体对于游客有着一时的吸引力,但是单纯依靠小作坊式的传统文化悖离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只有乡村传统文化与城市传统文化在旅游层面的有效融合,才能使乡村旅游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二、成都传统文化的特征

城市传统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是构成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将城市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既是弘扬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构筑乡村旅游文化灵魂与特色的战略。既有利于传承一个地区的历史文脉, 弘扬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又有利于促进一个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向传统文化资本的转化。成都是一座传统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休闲文化特征

四川的地形地貌赋予了它“像盆地一样的茶杯”的历史称号,成都就是它的杯口,虚怀若谷,包容收纳。几百年来,大量移民因为政治、经济、战争等原因来到成都,和这块土地交流、融合、沉淀,形成了独具传统的城市心理——安逸,即休闲的意思。形成这种传统城市心理的历史根源,就是历史上受够了战乱奔波之苦的人们来到成都,再也不想流离浪荡,一心只想安安心心的闲散下来过日子。慢节奏、闲时光,“少不入蜀、老不出川”,成都平原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今天,懂得享受生活的成都人发明并沿袭下来了具有成都代表性的传统休闲文化,如: 看川剧、喝盖碗茶、打麻将、吃串串、吃九大碗等。这些丰富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都人的生活,也松弛了一代又一代成都人的神经,形成了丰富而又稳定的市民休闲方式。这些具有成都时代和城市烙印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典型的成都“安逸”的城市精神文化名片,成为成都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一切外来的或本地的人都被它的舒适“安逸”所濡染。“休闲”、“慢节奏”、“享受生活”逐渐成为了成都的代名词,“安逸”更是成为了人们对成都传统文化认知的口头禅。

(二)“水文化”特征

成都是一座典型的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成都以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岷江是滋润成都平原的生命之源,是哺育成都的母亲河。水不仅润育了这方水土的人民,而且造就了成都钟灵毓秀之地,带来了成都的丰富多彩,营造了具有蜀域特色的水文化。优秀的城市水文化促进城市人水关系的协调,成都传统文化中就有人们喜爱亲水、乐水的特点,古代成都的游赏习俗多与水环境有关。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重视塑造成都“水文化”特色。

(三)诙谐幽默的性格特征

成都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成都人乐观、豁达、幽默的性格和开放、包容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主要反映在成都的民间语言和民间艺术方面,其中川戏、曲艺都体现了诙谐幽默的特点。成都民间语言中的歇后语,机智而风趣,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部黑色幽默影片《抓壮丁》就充分展现了成都民间语言的魅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成都民俗中的诙谐幽默的性格特征造就了轻松和谐的社会氛围,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营造这种氛围,弘扬成都民俗的这一优势,可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四)浓厚的人文气质特征

成都是一座有着四千多年文明史和二千多年城市发展史,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城市。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营造了成都的人文气质。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想去欣赏成都的繁华与秀丽,想去领略成都的自然秀美,想去享受闲适散淡的茶文化,想去感悟成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对于成都民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受历史文化熏陶形成的具有浓厚人文气质特征的民俗,如川剧、茶文化、休闲、好游赏、饮食文化等提升了成都民俗的品味,如果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将这些传统民俗文化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就能使乡村旅游在充满文化气息中获得巨大影响力。

三、城市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

(一)城市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参照对象

现代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为快节奏的城市居民提供了满足“回归自然”这一心理需求的旅游方式。正是在这一前提下,乡村成为城市居民的“精神家园”,从村镇中寻找闲散、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环境与氛围,远离城市的喧嚣、忙碌和冰冷的钢筋水泥建筑。乡村旅游的开发就要有意识营造城市传统文化生活氛围,让游客有一憩之地,充分适应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选择的主题需求。

(二)乡村旅游间接反映了城市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延续

过去人们认为,乡村旅游主要是参观乡村景观,感受农村生活。但是,我们在研究成都乡村旅游现状时发现,在游客最喜欢的农家乐和古镇旅游当中,除了乡村元素以外,城市传统文化的影子也随处可见,如滚铁环、打牛儿,打麻将、喝盖碗茶、看川剧、听评书、吃九大碗等。乡村旅游在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满足城市居民的一系列需求的同时,在精神层面也满足了人们自古以来就形成的“追求舒适安逸”“慢生活”的心理需求,这些深刻反映了成都传统文化的内涵。所以,我们可以说,很多城市居民之所以热衷于乡村旅游,其目的是在寻找城市传统文化逝去的背影,乡村旅游其实间接地反映了城市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延续。

(三)城市行为意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核心因素

各地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文化和环境气候的原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但是,究其本原,由于市场主体是城市居民,因此更多反应的是当地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其本质还是城市精神文化生活的行为层面。乡村旅游产品只有紧紧围绕着城市精神文化的核心,才能真正满足游客的需求,才能形成符合市场的乡村旅游产品。因此,各地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应高度重视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再现。

四、乡村旅游开发中城市传统文化挖掘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开发要重视城市传统物质文化的挖掘与表达

乡村旅游的开发,其核心是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在普遍的认识当中,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层面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彼此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文化整体。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物质文化的开发是其起点和基础。

乡村物质文化是乡村生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主要包括乡村景观文化、乡村建筑文化、农耕文化、乡村饮食文化、乡村手工艺文化等。乡村物质文化是一个地区长期积淀形成的文化外显,不仅仅包含了农村的物质文化,随着时间的更迭和城市化进程,也较多的反映了一个地区传统的地域文化甚至城市文化。比如田园景观的园林化,建筑文化的传统城市化和饮食文化的粗食精细化等等。

成都,历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文化在肥沃的成都平原发展起来,具有强烈的农耕文化的特色。但是,在其传统农耕文化的背景当中,现代乡村旅游的物质文化吸纳了太多城市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传统川西城市建筑、传统川菜饮食、成都传统民间手工艺等物质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大量运用,这些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符号和元素。

(二)乡村旅游开发要营造城市传统的生活文化氛围

乡村旅游要营造乡村的生活环境,以供游客感受。但是,如果我们简单的认为打造乡村旅游环境,就要完全依据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蓝本来设计的话,其实是走入一个误区。因为,首先,传统农村生活环境基础条件较差,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不能够完全适应;其次,传统农村生活环境由于其具有空间大,较分散,不集中的特点,对于需要强烈视角冲击力的旅游者来说难以满足其要求;其三,乡村旅游中,不能只有单一的田园文化,否则文化单一,容易引起游客审美疲劳。

乡村旅游要融入城市传统的生活元素。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以乡村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为基础,以城市生活环境为核心,打造人们喜闻乐见的,容易引起共鸣的生活环境和细节,如:乡村旅游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将城市传统文化景观在乡村旅游区进行表达;为了方便旅游,一些乡间小路需要改建成顺畅的旅游道路,一些茅草屋需要进行干净、整洁的环境改造,使之既保持乡土气息,又是优美的旅游环境。

(三)乡村旅游开发要塑造成都传统的行为文化

城市的历史文化赋予了城市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并产生了无形的影响。成都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城市居民,在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下,城市居民选择近郊的以“农家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乡村旅游,除了寻求田园之乐、山林之乐以外,更多的是想寻找一种具有成都传统文化和记忆的生活模式。因此,坐茶馆、打麻将、赶庙会、狮子龙灯等,这些成都传统行为文化在乡村旅游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些悠然自得的活动方式,反映了成都的传统文化特色,让人们在休闲中寻找到了成都过去的影子,引发了人们对成都传统文化的共鸣,让乡村旅游有了文化的魂。

(四)乡村旅游开发要传承成都的城市传统文化心理

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都是城市文化的意象,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她独特的文化心理。成都的城市传统文化心理是“休闲、安逸、农家乐等”,城市意象虽然在更新,居民行为虽然有变化,但是深藏于城市民众心中的城市心理却一直根深蒂固。城市居民之所以选择的以“休闲、安逸、农家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在物质层面上能寻找成都传统文化的影子和记忆;在行为层面上让城市居民从办公室、会议室、上下班高峰期堵车潮中解放出来,寻找休闲方式和去处;但最终,还是要回归成都传统的文化心理——休闲、安逸。以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安宁闲适的心理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这才是城市市民的生活哲学和人生真谛。这一心理贯穿在整个城市传统文化当中,贯穿在整个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与乡村旅游文化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张媛.乡村旅游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3.4.

[2]任致远.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3(5):50-54.

[3]董庆佳,袁力,刘雪莲.成都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及特色研究——兼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2).

[4]何景明.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J].旅游学刊,2005,20(6):71—74.

[5]刘晓鹰.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特色—休闲度假与文化旅游[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11):96

[6]赛江涛.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素材及其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7.

Study 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Angle of City Traditional Culture——Chengdu as an example

LI Zhi, WEI Ling-li

(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 Chengdu 610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ways people choose to spend at spare time also vary. Due to the short distance, short time and low cost,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travelling style and leisure activity. However,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urban resident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evel has a higher expectation on rural tourism. The compatibility of city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suggests that rural tourism need to emphasize on the exploita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material life culture, social living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Chengdu is a historic city with various folk cultures such as leisure, humorous and water culture. Traditional city cultur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hich makes excavating city traditional material culture, creating traditional urban atmosphere, shaping traditional behavior culture and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psychology very important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Key words:City traditional cultur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hengdu

收稿日期:2016-01-03

作者简介:李智(1978-),男,四川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旅游与酒店文化研究。 魏玲丽(1985-),女,四川绵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课题—— 城市综合体中的餐饮集聚区建设研究——以成都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标号:SC15E054)。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16)04-0072-05

猜你喜欢
成都
Liobagrus chengduensis,a new species of torrent catfish (Teleostei:Siluriformes:Amblycipitidae) from the upper Changjiang River basin in southwest China
成都THE REPUBLIQUE廾界买手店
七年后再入蜀 成都街头走一走
穿过成都去看你
感受成都“慢”生活
数看成都
春天来了,到成都的周边走走
成都
“蓉漂”为何选择成都
成都,Can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