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杨君(抚顺市第二医院神内二科,辽宁 抚顺 113001)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宋杨君
(抚顺市第二医院神内二科,辽宁 抚顺 113001)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受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103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多普勒彩超有无检出颈动脉斑块分为有颈动脉斑块的观察组(n=64)和无颈动脉斑块的对照组(n=39),对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RP、脂蛋白A1以及B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血糖水平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其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受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1
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急性脑梗死为其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有关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为引起急性脑梗死的基本原因,而颈动脉位于患者的脑血管上源,可以更好的反映出患者全身动脉的情况,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1和血糖水平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1和血糖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1-2]。本文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103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实验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受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103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其中有男患者62例,女患者41例,最大年龄患者为82岁,最小年龄患者为49岁,平均年龄为(57.8±2.3)岁,排除合并肿瘤、感染以及严重心、肾、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根据多普勒彩超有无检出颈动脉斑块分为有颈动脉斑块的观察组(n=64)和无颈动脉斑块的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排除指标等一般情况上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运用美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急性颈动脉超声,探讨频率为3.5~5.0 MHz。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超声室医师进行操作,患者采取头后仰卧位,在实施检查前应该休息15~20 min,探头应该位于患者颈部下颌角后方,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对颈总动脉进行纵向的探查,对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以及斑块的发小和数量进行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院后在夜间禁食12 h,在次日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运用日立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1和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对参加本次实验研究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情况以及两组患者血清CRP、脂蛋白A1以及BG水平进行监测和记录,为实验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对颈动脉斑块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中数据所有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均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9.O完成。其计数资料用(±s)表示和分析,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χ2)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比较和方差分析,当P<0.05时则表明实验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有患者64例,对照组有患者39例,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1和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情况对比分析
颈动脉斑块指的是患者颈动脉血管壁上有斑块的形成,对血液流通造成阻碍,出现血液流通不畅的现象,进而导致患者脑组织缺氧和缺血,轻度的颈动脉斑块不会对患者脑部血液的供应造成影响,而严重的颈动脉斑块会使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减少,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3]。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病因和主要的危险因素,与这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其发展的速度以及性质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患者是否处于危险状态。而CRP为敏感性较高的炎性标志物,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血栓的存在可能导致CRP的升高,这一指标与颈动脉斑块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清CRP、脂蛋白A1以及BG水平均可能因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而提高[4-5]。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CRP、脂蛋白A1以及B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居多,而颈动脉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1和血糖水平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其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受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冯骏,秦皓,刘丽华,等.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血糖水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5(31):1536-1537.
[2] 陈瑞英,高素玲,郑清存.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血糖水平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903-2905.
[3] 孙为生.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8(3) :404-405.
[4] 林翔东,邵爱民.ACI患者血清CTRP9 AP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93-95.
[5] 杨峰,郭民旺,周汝娟,等.甲钴胺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1):30-32.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080-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Serum
SONG Yang-jun
(Fushun the Second Hospital, Fushun 113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artery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serum level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Method Undergoing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103 cases for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has no were detected carotid artery plaque is divided into a plaque of carotid art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64) and without carotid plaque control group (n=39),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in April 2014 to 2015 during the month of April. 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level of serum CRP and lipid protein A1 and BG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carotid artery plaque has a close contact, the serum levels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ipoprotein (a)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the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s level in a certain extent by the influence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Key words]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rotid plaque; Serum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ipoprotein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