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漩(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浙江 杭州 311121)
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保障研究
——教体结合机制的国际比较分析
陈漩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浙江杭州311121)
刘鹏局长指出: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特殊人才群体,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我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开始于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中央体训班”,后来发展成封闭式的“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国家队”运动员培养的“三级训练体制”。有调查显示,各级体校送往青年队的成材率只有8.9%,青年队送往省市一线队成才率只有17.8%,“金字塔式”的培养体制带来很多问题,如培养渠道的单一性、成才与非成才运动员综合素质不高、退役后就业空间不大,这些因素极大限制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此外,因训练竞赛任务较重和运动伤病,不少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难以对项目规律进行科学客观认识和把握,不能发挥科学训练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运动水平的提高,难以适应退役后再次就业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只有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中国竞技体育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体育和教育有机结合,依托学校和社会,把竞技体育的基础培养部分(即运动员被选入国家队之前的培养和训练)放在学校,已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共识。教体结合,顾名思义是教育与体育结合,是中国现行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之外的一种补充,也是国际上体育人才培养的普遍模式。
国外运动员文化教育自成体系,有其规范而成功之处。“一条龙”教育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即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或实业团体和俱乐部来发掘优秀的运动员。青少年选手通过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始终不脱离学校教育。例如,美国有一套很精巧的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以中学→大学(NCAA)→职业运动员的轨迹层层选拔,使得他们可以通过法律、税收和市场实现运动员培养的举国体制;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业余时间才去所属的俱乐部训练。对于国外运动员来说,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对人生的影响远远高于仅仅在运动场上收获荣誉。
1987年,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方针,在普通高校与体育运动学校方面的结合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出现了大量的培养模式,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竞技人才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采取的是以体育部门为主、教育部门为辅的方式,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从竞技体育的目标出发,侧重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强调运动训练效果的最大化,无法彻底解决学训矛盾,如竞赛体制问题、运动员的管理问题等。特别是目前体育部门掌握着奥运会、全运会等赛事资源,控制着国内竞赛举办权及国际赛事的参与权;教育部门培养的运动员难以参与进来,大学运动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高水平赛事的机会很少,不能真正发挥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作用。
因此,我们提出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先教后体,强化运动员学生身份的“教体结合”机制,目前已成为普通高校与体育专业运动学校相结合的主要模式,特别是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清华大学的“百米飞人”胡凯都是“教体结合”的成功案例。因此,迫切需要对此进行梳理,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促进普通学校与体育专门学校之间的结合,推动我国体育教学的蓬勃发展。“教体结合”在国内外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面向运动员培养的全过程结合典型案例研究,给出“教体结合”的具体措施,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对运动员培养全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和问卷研究,了解我国“教体结合”,并找到“教体结合”的关键因素,为“教体结合”模式的推行提供指导。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第一个层面效果正在显现,高校将开展特色体育项目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抓手。第二个层面,因体制原因,竞技体育不是教育系统的主要工作,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目前还只能通过降低分数、降低毕业要求等方式,从具有专业训练背景的专业队或业余体校中选拔过来,或者与专业队共建。研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教体结合”培养机制的研究概念模型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利用学术网络数据库动态跟踪国内外在运动员培养、“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整理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框架。通过文献分析界定“教体结合”概念,筛选出已有“教体结合”“体教结合”的参考文献,归纳“教体结合”的构成要素。对运动员培养双体系现状进行研究,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目前普通学校和体育专业学校在运动员培养上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为“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提出做好铺垫。
1.2.2专家访谈法确定“教体结合”培养机制,通过对相关专家教授的访谈,结合运动员培养“输入→过程→输出”的3个阶段,草拟包括运动员的“进口”“出口”、学训管理、师资建设、经费来源、体育教学改革以及相关支撑保障体系等要素的“教体结合”培养机制模型。
1.2.3调查法探究各种模式下“教体结合”培养机制的关键因素,借助各个级别竞技比赛的机会向各种模式的单位和学校发放教练员、运动员和相关调查问卷,探究各种模式下影响“教体结合”培养机制的关键因素。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各种模式下的“教体结合”培养机制,基于文献研究归纳出“教体结合”培养的几个模式;每个模式下选取1~2个学校或单位进行深入调研,如美国职业篮球、职业橄榄球、“一条龙”模式的清华跳水队、联合模式的上海复兴高中排球队、训练中心模式的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社会化模式的上海曹阳二中女子足球队、浙江大学的远程教育模式等,围绕“教体结合”成效及问题进行调研,总结经验,梳理存在的难题。研究路线如图2所示。
图2 “教体结合”培养机制研究路线
2.1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高校“教体结合”的模式有很多,如直接引进退役的优秀运动员模式、联合办队或直接招收现役的优秀运动员模式(运动员大学生)、自主招生培养模式(大学生运动员)、“一条龙”培养模式、竞技运动学校模式、三位一体模式(训练、教学、科研)、省队校办模式(胡剑波和汪珞琪,2008)。“教体结合”的主要障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刘志云等(2008)对比了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情况,包括基本办学条件、教练员结构、人才培养效益、目标定位、经济训练等方面,认为从中小学选材招生开始直到大学的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符合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宋旭(2008)对体育院校、普通高校的体育院系、高等院校办队和体育部门主办的运动技术学院(专科)在竞技人才培养上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资源缺乏(经费不足)、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目标异质性带来的合作障碍、学训矛盾是主要原因(夏尧远,2008)。张瑞林和黄晓明(2008)认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目标、运作机制、竞赛制度、教练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社会联办因素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陈为群(2008)认为生源结构不合理、教练员水平、训练缺乏系统性和短期行为、训练经费不足、竞赛机制不健全是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牛杰云(2007)认为“教体结合”的完善,需要从学校体育、竞赛制度、招生等方面着手,才能保证“教体结合”的长远发展。
2.2国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国外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经济体育与教育结合进行理论分析。曲宗湖和杨文轩对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一些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的优秀运动员培养机制进行了介绍。栾开建(2003)介绍了美国、德国两个体育大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郭晓(2007)对比了中美两国高校“体教结合”的发展简史、文化背景、竞技体育制度背景、结合方式和法律保障。马志和等(2003)对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唐成和李若愚(2008)通过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实地调研,对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了NCAA的两种管理体制,高校对运动员的管理采取的是高额教学金下的科学竞训。孟春雷等(2008)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指出解决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的关键是从源头重视,把好“进口”。
3.1结论
根据中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通过以“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市场为中心,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或实业团体来发掘优秀的运动员。虽然近年来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保障有所起色,但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因此,有助于促进中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3.1.1教育行政主体意识提出“教体结合”,意在唤醒教育部门在“教体结合”中“教”的主体意识,关注教育过程平等,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以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为包括运动员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服务,将“教体结合”真实地融入到学校体育工作之中,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力度,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
3.1.2“教体结合”的可行性现有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目标设置过于单一,限制目标多元功能的职能发挥;项目设置过于集中,不利于校际间的良性竞争;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竞赛制度、教练员素质以及运动员素质等指标划分不清标准不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普通学校与体育专门学校之间的结合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已经很好地证明了“教体结合”的可行性,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对具体结合事宜进行梳理,可以针对不同高校具体情况进行交流,以更好地把握“教体结合”的精髓,促进普通学校与体育专门学校之间的结合,推动我国体育教学的蓬勃发展。
3.1.3“教体结合”的创新点解决体育特长生训练与学习、现在与未来的矛盾,教体结合在学校教育的框架背景下实践,是一条科学而又实际的出路。在广泛开展社区(学校)、群众性体育竞赛的基础上发展竞技体育,实现以教、体两家为主体,社会、企业、市场多方打造的纵贯小学→中学→大学,横跨学校→社区俱乐部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和谐体系。
3.2建议
传统专业运动员“三级训练体制”造成了学训矛盾、退役运动就业安置等严重问题,应运而生的“体教结合”模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未能显现其威力。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分离,造成了学校体育功能的严重缺失,全面发展的“教体结合”模式,能否实现普通学校与体育专门学校的有效结合?本课题拟采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普通学校与体育专门学校的“教体结合”典型案例的比较,基于“输入→过程→输出”模型,从运动员的“进口”“出口”、学训过程以及相关的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归纳
总结“教体结合”经验;并通过国内外高校培养机制的比较研究,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提供参考。
3.2.1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育质量好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文化教育的督导,更新体育训练的观念,健全文化教育管理机构。
3.2.2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培养体制是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成效高低的关键,首先应从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做好规划,再到制度和法制上的结合的转变。在体制上保证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合二为一,真正把教体结合落到实处。
3.2.3政府把竞技体育建立在群众体育的基础上,在正规的教育系统中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开办竞技体育人才训练班,将培养的主要渠道由专门培养的体校转向综合培养的普通学校。
参考文献:
[1]钟秉枢,张莉清,等.我国竞技体校发展的SWOT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6):6-13.
[2]丁磊.吉林省业余体校后备人才实行“竞教结合”培养模式现状及对策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牛玉芝.上海市重点中学在“体教结合”模式下试办二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4]王静.体教结合的本质与目标[N].中国体育报,2009-07-11.
[5]平萍,肖春飞.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04-22.
[6]李安娜.教育过程公平视角下的“教体结合”[J].体育学刊,2008,15(5):58-60.
[7]于克巍.体育院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优化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2.
[8]吴唯,李小娟.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10):96-97.
中图分类号:G8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136-04
收稿日期:2016-03-24
作者简介:陈漩(1988~),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