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凯凯 贾勇(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 401520)
泸州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①
朱凯凯贾勇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401520)
摘 要:在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泸州市全面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笔者以泸州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对泸州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基层中学对中央文件的落实情况以及在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泸州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具体情况,为泸州市中学推动以“阳光体育”为背景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研究,并对目前的现状提出参考性的对策。
关键词:泸州市 中学 大课间体育活动 现状
贾勇(1979—),男,汉,重庆云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社会体育。
泸州市从2011年起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各级学校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排列入到学校课程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2013年泸州市教育局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效果显著。在取得些许效果同时,也暴露泸州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完善阳光体育运动在泸州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笔者对泸州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分析对策。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随机抽取泸州市14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归纳。
1.2.2访谈法
对泸州市部分中学相关负责人以及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与对话,提出想法与异议,记录相关意见与建议,并整理。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所需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相关问卷,共发放教师调查问卷100份与学生调查问卷1 000份,回收率均为100%,有效率为94%与90%。
1.2.4数理统计法
采用IBM SPSS 22.0以及Excel工作表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绘制表格进行统计。
表1 大课间体育活动频率表(所,%)
表2 各年级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表(所,%)
表3 每周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次数表(所,%)
表4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态度(所,%)
2.1泸州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由表1可知,71.4%的泸州市14所中学能够经常开展,28.6%的学校由于场地器材缺乏等问题只是偶尔开展,由于相关部门定期视察学校情况,没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学校为0。由表2可以看出,初一与高一级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学校为100%,初二、初三、高二与高三级分别是92.9%、42.9%、85.7%与35.7%,由此可见,各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学校场地、体育器材情况、毕业班学业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导致开展情况随年级的增高而递减这一状况。由表3可知,在调查的14所泸州市中学中均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每周五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仅只有5所,比例仅占35.7%;仅有2所学校每周3次左右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由于学校每周一开学事务繁琐与周五放假原因造成的;由于学校的部分条件限制,仅4所学校每周一次左右的,时间为周四例会时举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其他的学校有3个,与学校单双周课程等因素有关。虽然部分学校在课时安排上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但实际学生活动的次数没有达到该标准,因为部分学校会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进行学校其他的活动,例如校会、级会、班会、月考等,若遇到天气状况不好时大课间体育活动也会停止。可见,除了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影响外,其他因素例如天气、课时的冲突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次数。
2.2泸州市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态度
从表4看出,尽管泸州市14所中学都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但积极响应的学校只有35.7%,其余的都只是应付与迫于无奈不得不开展。可见,泸州市14所中学都能履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不能正常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只是应付了事。由表5可知,泸州市14所中学有63.2%的体育工作者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而31.8%的体育工作者态度不明确,原因多是由于领导不支持以及学校条件限制造成的;其他教育工作者态度不明确几乎占一半人数,这可能是由于对阳光体育下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存在一定的误解。然而有90.3%的学生支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普遍认为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使身体体质得到锻炼,而且在智力、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这为泸州市中学学校坚持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与鼓励。从表6可以看出,被随机调查与访谈的学生中,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占被调查人数的60%,有80人不喜欢参加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占被调查人数的8.8%,由此说明多数学生喜欢运动,对泸州市中学学校坚持开展活动起到了基础作用。
表5 学校成员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表(%)
表6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
泸州市中学举行大课间体育活动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但是每个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不一,领导态度不同,所处地区不同,所处的各个环境有差异,不能教条主义,生搬硬套地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应该因地制宜地处理该校大课间体育活动遇到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与完善,才能使泸州市中学各个学校顺利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温展拔.广州市荔湾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调查[J].教育导刊,2011,459(2):87-89.
[2]孟宪劼.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思考[J].体育教学,2004 (6):25-26.
[3]殷志江.开展大课间要注意的八个方面[J].中国学校体育,2002 (6):50.
[4]刘锦瑶,张运亮,王建华.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模式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717-720.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a)-0052-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052
作者简介:①朱凯凯(1990—),男,汉,河南沁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