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89-01
现在,我们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在相当程度上,漠视甚至践踏了学生对生活的敏锐、细微的体验和感悟,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导致学生作文装腔作势、故弄玄虚。其实,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由"小课堂"扩大到"大课堂",创设多元信息组合的广阔习作环境,让生活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们解放肢体,放飞思路,启动灵性,让孩子们能自由、真实地表达,使他们拥有一片真正创作的晴空。
1.在生活中启发灵性--捕捉源泉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注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要求意在强化这样的理念--正因为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叶老曾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这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会不可抑制的产生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故此,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知识,然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讲真话,抒真情。
2.在瞬息间闪动灵性--创新习作
人们对事物的判断,有时往往就在于瞬息间的灵动,而灵动中的感觉就是最真实、最珍贵、最纯真的。我,我们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和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抓住时机,运用多种途径进行美的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美、追求美,成为行为美、心灵美的人。作文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好途径。生命与愉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命需要愉悦做支撑,愉悦则是生命散发出来的气息。因此,要保证"生命活动"的质量,就要保证活动有"快感",有"质地",有"内涵",有"力度",有"创造"的快感。
3.在实践中放飞灵性--突出个性
作文教学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张扬和升华,也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美好的心灵。学生在提高理解和运用母语能力的同时,也是一个丰富自我精神体验、培育自我精神、形成自我个性生命的过程。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个体感受,并给予语言运用规律和方法的指导。这既是对"实践"的再回顾、再体验、再思考的过程,又为学生形成书面化的作文做好了铺垫。周一贯老师认为: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着习作者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中也就不仅仅关注写作知识和技巧,而是更多地追寻着一种儿童精神。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不断创新,从而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习作来。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情真意切,像这样的文章才可能拿到班上读一读。如写动物,同学们大多写的是猫、狗、鸡等家禽家畜,而满今丰同学写的是小刺猬。当他读这篇习作时,同学们投以赞叹的目光。
作为一个具有改革意识与前瞻眼光的语文教师,你一定会千方百计去为学生创设民主化、建设性的思维气场,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的灵性在习作课堂中不停地跃动,让学生的灵性在习作的蓝天下自由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