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多媒体已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给数学教学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合理选择现代教学媒体,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阐述了科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61-01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CAI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1.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时代意义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要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发展。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吸引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合理使用CAI辅助教学是一条很好的途径。CAI辅助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传统电教媒体中,幻灯投影有像无声,录音机有声无像,录像电视虽然声像俱全,但制作需要专们的设备。CAI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三机一幕的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
2.巧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都反映了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即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者要通过自己经验建构知识。在这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网络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一起成了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要扮演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的角色,这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例如,我在讲授《圆的知识》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应的PPT,首先在画面闪动一个"点"即圆心,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哒哒哒"的伴着音乐闪动出圆圈,学生通过观察会得到圆就是平面内一动点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于是就会发现圆心决定着圆的位置,半径决定着圆的大小这个道理。随后学习圆心角、圆周角这两个概念,多媒体展示圆心角的正例和反例,圆周角的正例和反例,让学生判断对错。这样教学节省了教师讲授的时间,使学生有大量的练习时间,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强烈地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探索问题的求知欲等,实现了由封闭型教学向开放型教学的转变。
3.呈现过程,降低教学的难度
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CAI还能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以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CAI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巧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传送给学生。学生接受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这样可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例如,学习《统计调查》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学校门口的交通路口的录像,提出问题:在某一段时间内各种机动车各有多少辆通过路口?学生对此路口非常熟悉,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各种机动车的辆数问题,因而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需求─记录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辆数。这一学习任务,并非是教师要求他们一定要做的。但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在已有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产生了自主探究的愿望,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
5.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
"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结果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部驱动力。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数学信息传递的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他们内心体验。学生就能爱上数学,迷上数学,学得兴趣盎然、轻松愉快,学习质量就会稳步提升。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