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的教学

2016-07-13 20:35郭崇裕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小学

郭崇裕

【摘 要】多媒体凭借图文声像并茂的演播系统跻身教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为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可能。它越来越在素质教育的大舞台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文科是文学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小说、戏剧、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学生“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手段较难营造出师生共鸣的氛围,而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够弥补这个缺陷。因此,我认为,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使语文教学更科学、更有趣、更有效率,能够激活语文课堂的教学。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真切的感知

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精心设计一个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情景。这种“情景”,可以是一个蕴含着某种实际问题的事件(实在情景),也可以是引起学生兴趣并要求他们讨论的图画或录像(图像情景)。当学生的学习在“真实的任务情景”中“抛锚”,他就会面向生活与实践,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就会去自主地寻觅、探究和发现,学会怎样学习,也才可能有更多的积累、领悟和体验。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主动地寻求,所获得的东西比教师讲授给予他们的,也就要丰富得多、扎实得多。而且这样做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意义更为深远。因为,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音像等多种方式来显示教学信息,多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创造了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作品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这一课,主要讲述的是台湾的日月潭风光。教师只凭口述,学生是无法想象日月潭的风光的,这时,我们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孩子们了解那里的风光。我们还可拓展一下,台湾除了日月潭这样美丽,你们还知道台湾的什么地方美丽吗?教师随机可以展示台湾的其他美丽的地方。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台湾。培养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营造立体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对一件事感兴趣时,往往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只有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化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学科具有文学性的特征,名篇名作的文学美,往往只有凭借声音美、画面美才能展现出来。传统的教学使用单调的“粉笔+黑板+笨拙的诵读”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教育技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难以招架。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累,效果却只一般的痛苦现实呢?那只能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多媒体软件集图像、声音、文本于一身,它可以提供美妙的音乐、标准的发音和令人陶醉的诵读,听起来真是一种享受,再加上录像、动画,使学生进入了语言美与文学美的氛围中,耳朵里所听到的、眼睛所看到的都与语言美、文学美有关,无形中加强了戏剧、小说的感染力量。像《雷雨》《丑小鸭》,这些文学作品的教学如果能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就更能展现它们的艺术魅力。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构筑广阔的生活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

传统教学只能展现狭窄的生活情景,难以促使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构筑一个广阔的生活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狭窄的生活片段转化为广阔连续的生活场景,使抽象的事物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设逼真的写作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传统作文教学比较重视三方面的教学:一是字、词、句的教学,二是语言的教学,三是主题思想的教学;却忽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学生往往只须记忆世界,无须体味世界,只须重复生活,无须创造生活,因此学生的感受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退化了。长此下去,学生的作文抑或辞藻华丽、华而不实,抑或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抑或隔靴搔痒、无病呻吟。“作文三步法”创立者毛继东教授认为,科学的写作指导方法,必须先帮助学生建立感觉系统而非词汇系统,必须引导学生用感觉去理解和诠释词汇,而不是用词汇引导感觉。多媒体教学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作文教学的缺陷,它能够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体味,使写作任务由单调变为丰富,由静态转为动态,给学生展现一个五彩斑斓的大世界,较好地开发学生的感觉系统。采用开放式作文题目,辅以多媒体手段,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例如,笔者以“桥”为话题,采用多媒体手段,开了一节写作辅导课。首先,播放“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首动听的童谣,多媒体依次播放各种各样的桥的画面:赵州桥、泸定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上海浦东大桥。接着播放“卢沟桥抗战的场面”、“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参观卢沟桥的场面”,同时配上旁白:无论是古朴的桥,还是现代化的桥,无不承载着历史,承载着生命,传递着情感,沟通着友谊,看着这一座座桥,你联想到哪些铭刻着爱与恨的故事?此时此景,学生浮想联翩,他们想到了七月七的鹊桥、白蛇许仙的断桥、更想到延续生命之桥(母亲)和传递友谊之桥(航海家郑和)……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这种浓烈的氛围,使学生能够释放心灵,张扬个性,自然而然进入写作的亢奋状态,写出颇具特色的文章来。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能够将抽象事物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当然,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应该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传统教学方法。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有的教师忙于“点击”,忽视了与学生互动交流,“师生互动课”成了“人机互动课”;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语文课变成了动画课;有的教师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有的教师平时从不问津多媒体,为了一场公开课,请了多名教师苦战多日磨出一个课件装点门面,开出来的课就成了“唱戏课”。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在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语文教学小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