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生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谢旅荣谈了自己常遇到的一个困惑:实验做得越深入,发现学科的交叉越多,但多学科协同创新却很难。谢旅荣说:“我是研究发动机的,有时需要了解材料等学科的知识,就想找专业人士,但从这个人问到那个人,问一圈下来都不一定能问到。”
“谢旅荣的困惑”并非孤例。中国科协九大代表、江苏省农科院院长易中懿表示,江苏农业科技研发成果显著,可农业科研队伍却“大而不强、布局分散”,搞育种的搞育种、搞机械化的搞机械化,农业科研没有形成体系。上世纪50年代,世界首台插秧机就诞生在南京,但这台机器在中国却未得到实际应用,反倒是被日本引进并改良后又回到中国,关键就在于人家把经济及食品等各学科专家聚集在一起共同研发,产品出来后直接就能应用,“集合多学科力量协同创新,才能解决全产业链的难题。”易中懿说。
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是马铃薯结构: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如果不发生地界纠纷,彼此几乎互不沟通。“谢旅荣的困惑”实际上是小农经济思维模式在科技领域的集中反映,各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各自画地为牢,作为通病已存在很久。别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割裂,就是邻近学科也大多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大家都只管自家那“一亩三分地”。
有权威人士感叹,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最大问题,一是封闭,互相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尽管也有不少“跨界”合作项目,但仅仅是形式上像搞大科学,各个科研小组之间往往楚河汉界分明,实质还是各自为战;二是分散,大家都在搞;三是低效,国家投入很多,但投入和产出不匹配。在大科学时代,科学问题日益呈现出交叉性与高度复杂性特点,打破学科封闭,多些跨界与复合,才能在大超越中出大成果。
此外,协同创新还难在生怕自家东西被别人拿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更有力,也需要科研工作者能超越个人功利,真正以科学发现为最大责任和荣誉。关门搞科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谁能在科研领域发现更多新大陆,就看谁能在协同创新上胜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