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到此一游”
——德育微课实录

2016-07-13 06:48杨启锋
湖南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公物刻字文物

杨启锋



治理“到此一游”
——德育微课实录

杨启锋

近年来,在风景名胜上刻写“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持续发酵,已经从备受公众关注的社会现象演变成公民道德教育的难题。更让人们感到震惊的是,“刻写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学生。

针对此行为,我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一次“远离‘到此一游’,文明出行”的课堂大讨论,让他们深刻认识景区“签名留念”的社会危害,深入探讨整治和预防对策,以此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

实录:

上课伊始,我播放了“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题字风波”等视频短片。

师:同学们,你去景区游览有过“到此一游”的行为吗?为什么非要“签名”呢?

生:看到大家刻字留名,自己也就自然地学着做了。

生:没人看见就写了,也是为了留名纪念吧。

师:那是不是在文物上写下自己的大名,就能“流芳百世”,心灵就得到慰藉了呢?

播放景区文物被刻字破坏的画面。

生:哎呀,签名让文物满目疮疤呀!

生:总觉得刻字没什么社会危害,其实是不道德的。

生:以后游玩的时候,不能给文物涂鸦,否则会让名誉扫地呀。

师:不遵守旅游规则,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那么,“到此一游”的根源是什么呢?

生:很多同学没有对签名的后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生:没有正确把握自己的好奇心,觉得涂鸦很有意思。

生:看到别人都刻了,自己也不想白来一回,是盲目从众心理所致。

生:一些同学认为自己是中学生,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所以才这么大胆子破坏公物。

生:主要是大家对违反景区规则这样的违规行为存在错误的认识,觉得不是犯罪,没什么社会危害性。

生:破坏公物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中学生“到此一游”更多地体现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规则意识不强,不能自觉地维护社会秩序。

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角色。

师:那么,如何杜绝“到此一游”行为在我们中学生身上发生呢?

生:首先,要克服盲目从众和猎奇心理。

生:同时,还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错误的行为坚决摒弃。

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正确识别社会中的真假美丑,不为假象所迷惑,让自己拥有一双识别是非善恶的慧眼。

生:景区公物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大家要珍惜爱护。

生:要多学习法律知识,知法用法,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生:最关键的是要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社会上做一名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公民。

生:作为未来的公民,我们也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邻里多宣传文明旅游知识,劝导他们别刻字签名,以净化和谐文明的旅游环境,这也是我们中学生的社会责任。

……

反思:

德育课必须全面融入现实生活,立足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偏差进行正确矫正和规避,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同时增强德育的时代感和时效性。

因为,道德和法治素养不是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去做就能形成和强化的,它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实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诸如“到此一游”、“有钱就任性”、“雾霾”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让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直面成长中的“症结”,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自觉弘扬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同时,教师多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能强化德育知识的转化应用,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并为他们成长为一名负责任的社会公民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渴口中学)

猜你喜欢
公物刻字文物
行政法视野下农村公物的利用与管理
文物的栖息之地
智海急流
公物私物都要爱护
爱公物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积极探索公物仓建设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