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婷
参与式教学在经济法反垄断专题中的运用
连婷
摘要:参与式自从在教育领域适用以来,引起了教育学家广泛的重视和讨论。参与式教学由于灵活的教学方法、良好的师生互动、有效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在介绍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经济法课程的具体情况,阐述在经济法课程中参与式教学在反垄断专题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反垄断;运用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协作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相比,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并将相关信息直接反馈给教师,一方面学生加深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师根据信息反馈情况了解教学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
(一)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与式教学对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来说,是角色的颠覆。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绝对的主角。而在参与式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学生展开。无论从选题还是参与方式设计,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力设计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的活动。由过去的“满堂灌”和“一言堂”变为“交流会”,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学生进行材料整合时,首先要进行一定的资料搜索,学生在这个过程是积极而主动的。而且通过学生的参与,更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对学生来说,还是有所区别的。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扩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提供了平台供学生展现风采、自我超越。
(二)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建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参与式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死水般“静”的状态,注重让课堂“活”起来。通过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视频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问题的提出,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的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讨论的展开,学生之间求同存异。通过思维的碰撞,学生学会倾听和妥协。无论是头脑风暴、分组讨论,还是案例分析,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十分浓厚的,课堂氛围有着无限的活力。通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学会取长补短。
(三)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很多人对参与式教学有一定的错误的认知,认为参与式教学减少了教师的授课时间,所以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笔者认为,这是很不客观的说法。恰恰相反,参与式教学的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选择适合使用参与式教学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时间都用参与式教学,理论讲授是不可缺失的。教师要精心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来进行参与式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体的参与式教学方式。这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教师要科学设计参与式教学过程。怎么提出问题,怎么安排案例,这需要
参与式教学,是有一个总体目标的,而学生的参与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要警惕学生偏离总体目标。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参与进行评价。学生的热情需要激励,学生的评判也要客观,这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每一次完成参与式教学,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升华。
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我校不断推进教育改革背景下,笔者在一线教学中积极探索经济法教学改革的路径,如改革考核方式,丰富教学方法等。我院的经济法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第三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学时安排较多,计划安排6学时。第三章是反垄断法律制度,被称为“经济宪法”。本章主要介绍四种垄断表现形式,及我国的反垄断主管机关和处理程序。笔者以第三章反垄断专题为例,抛砖引玉,介绍参与式教学在反垄断专题的具体运用。
(一)头脑风暴
群体在进行投票决策时,总是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会屈从于权威人士,有从众心理,会支持大多数人的意见。这种群体思维缺少批评意识,影响了决策的质量。头脑风暴原来是指精神病人的思维错乱状态,现在有了新的含义,是指没有限制的自由联想,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思路或观念。使用头脑风暴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决策的质量。在教育领域,头脑风暴作为参与式教学的一种形式,往往由教师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提供的资料的解读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自由的联想和观点的碰撞,拓展思维。
笔者在反垄断专题中,设计了一次头脑风暴。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一段经过剪裁的10分钟视频,视频是关于“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来源于《经济半小时》。提出问题:“看完该事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要求学生发散思维,展开联想,学生由环境污染联想到政府作为,有企业责任联想到公用企业的重要性。笔者在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哪怕学生的想法比较幼稚或激进,并在学生停顿时加以引导。
(二)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是指教师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个小组,就某一个议题,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的过程。分组讨论是参与式教学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分组讨论使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充满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分组讨论可以根据主题的难易程度,灵活安排时间,随机性强。
笔者在反垄断专题中,安排了三场分组讨论。第一场议题是“公用企业的垄断是否合理”。第二场议题是“三星等液晶面板垄断案反映了哪些问题”。第三场议题是“如何破除行政性垄断”。这三次讨论教学效果较好,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也都比较欢迎这种教学形式。笔者在分组讨论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思维比较偏激,在第一场议题中,学生基本都认为公用企业的垄断不合理,他们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公用企业的霸权行为,但没有考虑到国家的运营成本、民众对公共服务稳定质量的需求。笔者还发现讨论中,不是所有同学都积极发言,有的同学消极怠工,这对教师掌控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案例分析
哈佛大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后,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在高等教育领域,案例教学法得到了普遍的适用,特别在医学专业、法学专业、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学课程,更是离不开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案例分析作为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在课堂讲授中经常使用案例。笔者根据案例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结合教学内容的设计,按照案件的不同作用,将合适的案例放入相应的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章节前,设计开篇的引导案例。比如,学习“第二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时,介绍“微软垄断案”。在教学过程中解释某一理论时,基于案例教学的重要辅助作用,会经常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比如,通过“苹果手机后盖案”知道“差别对待”。在基本理论讲授完毕后,通过综合案例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通过分析“奇虎360诉腾讯垄断案,检验学生对腾讯市场范围的分析和判断。
课题名称: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新媒体条件下医学生医德教育实效性研究”(编号JG15DB217)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