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为何能照耀中国

2016-07-13 09:00郭领领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西行漫记斯诺红军

文/郭领领



红星为何能照耀中国

文/郭领领

如果一定要说出20世纪是什么打开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之门,那么可能任何人都无法跳过美国记者斯诺的那本《西行漫记》,“它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的发现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

《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一)

为什么是斯诺而不是别人进入了陕北?《西行漫记》是如何问世的?

那时,中国共产党急需宣传自己并希望拥有话语权,想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中共中央密电上海的地下党,诚挚邀请一位西方记者和医生到苏区访问,宋庆龄推荐了埃德加·斯诺。

当时,斯诺年届而立,并且在中国当了7年记者,对中国的状况有客观深刻的洞悉,宋庆龄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斯诺一直被同事称作“冒险家”和“梦想家”。面对未知的红色区域,他在书中说:“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用一位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其实,20世纪有不少外国记者来到中国冒险,而斯诺的陕北之行,堪称是最具历史震撼意义的一次冒险。

1936年6月,斯诺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被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的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采访考察。斯诺几乎每晚都去毛泽东的住处谈话,他亲历苏区的斗争、生产和生活,实地采访报道红军及其将领的情况,拍摄纪录片,客观公正地传播了红色中国的声音。从苏区返回北平后,斯诺开始在英美报刊上连续发表他的苏区访问记,引发广泛关注。

伦敦《每日先驱报》将斯诺的系列文章在头版刊载,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与《生活》杂志则以近乎创纪录的酬金获得了斯诺拍摄的75幅珍贵照片。在这些照片中,那些谈笑风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妻子,那些生活在苏区的欢天喜地的儿童以及衣着整洁的红军干部,让全世界的读者再难相信“中国红军不过是一群土匪”的传说。

1937年,斯诺将稿件及照片汇编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经典著作使红军、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成为可辨识、可理解的现实政治力量,不仅仅表达和改变了“世界的中国观”,而且形塑了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这部以“记录历史”为名的作品既是“历史”的一部分,同时还成为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此后延安从中国西北的一座无名小城迅速上升为国际瞩目的红色圣地,引发了西方记者一波又一波的探访热潮。

1938年,《红星照耀中国》中文全译本在“孤岛”上海问世。考虑到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的缘故,以《西行漫记》之名出版,迅速在国内引起了热烈反响,在短短的10个月内就印行了4个版次。虽然该书被国民党宣传机构列为禁书,但该书的快速传播却势不可挡,被不断重印和翻印,甚至传播到香港和东南亚,成为整个抗战时期中国知识青年中最火的读物。

(二)

被封锁在黄土地上的红军,何以有自信面对一波又一波外国记者的采访?

不得不说,共产党的自信是一种让人心驰神往的力量。同样是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毛泽东1946年在延安与美国进步记者斯特朗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指出“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纸老虎”三个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受尽了西方坚船利炮的欺辱和反动剥削阶级的压迫后,中国人民终于有底气、有自信挺直腰板,向一切强压在自己身上的强权说“不”。

翻开《西行漫记》,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这种自信的气魄。无论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党和红军领导人面对记者时的知无不言、从容大气,还是普通红军战士、根据地老百姓甚至10来岁的儿童团员面对斯诺时的大方开朗、轻松自然,整个根据地呈现的那种阳光与朝气,让斯诺心驰神往。见惯了“双枪兵”的他,惊诧于这样一支装备简陋的军队却有如此自信的军人。为什么根据地的人们相信红军是不会失败的,为什么人们会发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感慨?从共产党人的精神面貌上就可见一斑。

今天,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取得的成就世所罕见。过去,我们被封锁,希望有人来;如今,越来越多的聚光灯打到了我们身上,我们还有没有当年从容面对世界的勇气与自信?

自信与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样面对批评。在走向世界舆论场的过程中,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批评甚至抹黑都不会停止。有的人稍微听见刺耳的声音就坐不住了,更有甚者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选择,怀疑自己的信仰,怀疑自己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谈到中国发展的道路时打了一个比方,“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对自身前途、道路、未来的高度自信,正是我们党对外宣传工作从延安时期到现在不断传承、发扬光大的至高境界。正是对中国人民必胜、反动派必败的高度自信,形成了毛泽东主席语言的磅礴气势,赋予平实平凡以强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和动员力;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的气度和力度,使家喻户晓的家常话,达到了动人心魄、发人深省的传播效果。

(三)

是什么力量感染了斯诺?又是什么让斯诺感动了世界?

“时间已经过了早晨两点,我精疲力竭,但在毛泽东苍白有点发黄的脸上,我却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在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之间来回踱步,一忽儿坐下来,一忽儿躺下来,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沓报告。”书中,有一些斯诺记述自己与毛泽东彻夜漫谈、指点江山的文字。

斯诺在根据地待了3个多月:从1936年7月初到10月12日。他调查了局势,采访了许多人,走访了一些红军部队。他在7月、9月和10月同毛泽东进行了多次会谈。应他的请求,毛泽东在10月中旬与他进行了几次谈话,在这些谈话中毛泽东首次讲述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

让一个外国记者在被封锁状态下的苏区自由采访如此之久,中国共产党的坦诚,实际上还不只是因为自信。国民党为什么自信不起来?说到底,还是言行不一致的问题。

斯诺在书中有许多描写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的细节,总体给人的感觉是真实、朴实、平实,没有拔高和修饰,毛泽东在很多时候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朱德在接受采访时也还是一贯的“浑如田舍翁”,却让人由衷地敬佩和肃然起敬。如同这些领导人树立的形象一样,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共产党员行得正站得直,斯诺在3个多月的采访中才越来越喜欢这支力量。

恰如斯诺在书中所说的,“创造这本书的故事的勇敢的男女战士,现在正在每天用了英勇的牺牲精神,在写着许多的别的书,对于这些男女战士,我愿意和他们握手道贺。原来在这些老资格‘赤匪’之中,有许多位,是我在中国十年以来所遇见的最优秀的男女哩。”

《西行漫记》首先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斯诺在到陕北前曾拟定了78个问题,多是美国公众期待了解的问题。伯纳德·托马斯指出:斯诺的书拨动了最敏感的心弦,特别是在西方知识分子中,面对着在欧洲、非洲和亚洲那些肆无忌惮的侵略,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满目凄凉的景象,他们正企盼着果敢刚毅的英雄人物。斯诺并没有刻意塑造英雄,但读者自己能够想到:在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跋涉后,在强敌的包围和围剿中,依然斗志昂扬的红军,不就是英雄?

只有真实才是经得起历史和现实检验的。平型关大捷后,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卡尔逊通过美国亚洲舰队司令部得到蒋介石的许可,同时通过斯诺得到毛泽东的批准后,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先后两次在华北敌后根据地对八路军进行考察。毛泽东同他进行了长谈。卡尔逊向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大量信件,其中一部分详细记述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接触的情况、八路军战绩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及游击区状况。罗斯福曾三次召见斯诺询问中国共产党的情况。《西行漫记》使美国人认识到敌后抗日军民是反法西斯战争在远东前线的一支决定性力量,美国政府决定对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政党都给予支持。到1945年,罗斯福已承认中国共产党是正在增长的力量,并表示“要在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直接给中共以援助”。

如果说《西行漫记》像风一样将火焰吹向了远方,那么,中国共产党自身其实就是那团炙热的火焰,所有的温度和光芒,恰恰来自于共产党自身。这样的光芒,不仅影响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也影响着作者斯诺本人。1972年斯诺在瑞士逝世,他骨灰的一部分埋在了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他说:“我爱中国,我的一部分在那里……”

我想,《西行漫记》如此动人的真正原因,正是因为爱吧。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爱温暖了人们的心,照亮了前行的路,它赋予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无穷的力量,让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在世界的东方奋勇向前!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猜你喜欢
西行漫记斯诺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图说《续西行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