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公共课与中学音乐课衔接问题研究

2016-07-13 01:21广州中医药大学510006
大众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公共课音乐课中学

陈 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 510006)

大学音乐公共课与中学音乐课衔接问题研究

陈 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 510006)

促进大学音乐公共课与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衔接, 对音乐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音乐公共课教学中, 应重点做好与中学音乐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衔接。

音乐课;大学;中学;衔接;研究

当前,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中学与大学音乐教育各自自成体系、相互割裂,存在脱节现象,缺乏有机衔接。尽管这些年来, 我国音乐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学校音乐教育在中学和大学之间仍未能建立起既体现不同教学阶段特点,又能保持教育连贯性、衔接性的音乐教育体系。因而正确认识大学和中学音乐教学的关系,以及理顺大学和中学音乐教学差异对于促进大学音乐公共课和中学音乐课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和中学音乐教学的关系

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一个人良好的音乐素养、高雅的音乐审美情趣、崇高的音乐审美观,是通过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的。人的学习、成长过程应体现整体性。因此,各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目标的高低、教学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方式的运用,都要在音乐教育整体性原则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不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因而大学与中学音乐教学应是一个有机整体,都属于音乐教育过程的两个环节。

二、高校音乐公共课和中学音乐课的基本内容与特点比较

(一)高校音乐公共课和中学音乐课的基本内容

1.中学音乐课的内容及其开设现状

中学音乐课包括初中音乐课和高中音乐课。初中音乐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内容框架包括四个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高中音乐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求,其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六个模块分别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学生每完成18学时的学习任务,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可获得1学分。每个高中学生在音乐课中获得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由于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地方中学音乐课程的开设还很不足,同时受师资条件和硬件设施配备的限制,农村地区与城市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学生音乐素养两级分化现象严重。

2.高校音乐公共课的内容和开设现状

目前在各高校普遍开设的音乐课程主要包括音乐常识类、文化类、思辨类、音乐与多学科交叉等四类音乐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二)高校音乐公共课和中学音乐课比较

1.高校音乐公共课和中学音乐课的相同点

一是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以审美教育为目标。二者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使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二是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二者都强调通过对音乐名家名作的分析,让学生达到感悟、熏陶的目标,指引学生对精神、灵魂、生命境界有所感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经历了审美的情感历程,而且开拓了知识视野,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情趣、思想认识,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三是教学方法都注重启发性。二者在教学中常用启发式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帮助他们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品位和审美价值观,实现独立思考。

2.高校音乐公共课和中学音乐课的不同点

一是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弱不同。大学音乐公共课与中学音乐课相比,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初中、高中到大学,音乐课的内容在理论性上是依次增强的。二是课程地位基础性高低不同。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和深化的过程,中学音乐课是高校音乐公共课的基础。作为紧密相连的两个阶段,中学音乐课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学习和理解。三是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和思维水平的差异性。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的高峰期,大脑机能趋于完善,感知能力高度发展,想象力也较为丰富,情感日益复杂,对美的事物开始有独立见解。因而中学阶段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深化感知、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使音乐素质得到提高。教学中强调以欣赏为主导,唱歌和器乐并重,其中贯穿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训练,使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获得较大发展。相比中学生,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日益复杂,逻辑和理性增强。面对当代社会科技不断变革、思想日益多元、各种社会现象纷繁芜杂的宏观形势,大学的音乐教育则更强调如何通过教育传承优秀文化,启迪智慧;如何通过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的思辨能力。在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辩能力则是大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学音乐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品位和审美价值观,注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大学生评价和批判社会各种文艺思潮的能力。

三、加强中学、大学音乐教育衔接的思考

学校音乐教育这个大系统是由音乐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子要素系统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大学音乐教师应有整体意识,要能总揽全局,加强与中学阶段的衔接,以发挥音乐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

1.考察摸底,查漏补缺,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实现教育目标的对接

教学起点是教学的出发点,对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开课前教师应尽可能地熟悉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同时根据大学音乐教学大纲要求,设计一套全面、科学的音乐水平摸底试卷,掌握学生整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然后有针对性进行查漏补缺,尽快使学生由中学向大学过渡。课堂容量的设置也应适度。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课堂容量过大,会使教学过程显得紧张,学生也会因为信息过多,觉得有压力,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当然课堂容量比中学时所学还小、还浅、还窄,不仅不能帮助他们重新整合提升中学所获取的音乐学习经验,而且也很难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压制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对学习失去热情。因此教师要恰当控制课堂进展的速度,不能单纯追求呈现更多的知识,而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来领悟课堂内容。

2.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参与性、互动性,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当前进入大学的大学生,都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学生,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知识面更广、自主学习意识更强、人文知识更加充实。因而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是处理大学音乐教学和高中音乐教学相当重要的内容。教师应当从这个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材,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降低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公共课养成接触音乐、欣赏音乐的习惯,从而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课堂上教师应改变过去大学课堂上学生不主动发言、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3.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研究意识,实现教学途径的衔接

可以说任何时期的教学主体都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只不过大多数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在生理与心理方面还未完全成熟,学习的主体性会相对弱一些,因此,在学习方式和习惯上,中学生被动接受多于主动参与,大学生主动参与多于被动接受。注重大、中学音乐教学的衔接,在一定意义上讲, 就是要立足于大学阶段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实际,一方面继续坚持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帮助他们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另一方面更应通过研究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研究意识,帮助他们实现独立思考。因此,首先要帮助学生转变思路,向他们明示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不可中断性,以及作为21 世纪的学生,音乐学习的不可或缺性;其次在方法上,坚持适当地使用启发式教学, 然后逐步过渡到大学教学的要求;再次要教授学法,调整学习习惯,使音乐学习变得更容易、更有趣、更有效。一旦学生获得了较强的自学能力、研究意识,学生的音乐水平也能够得到巩固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音乐文化品质的渗入,引导学生的研究意识。通过广泛联系古今中外音乐现象进行强化,注重整体教学效应。讲授中外音乐史、音乐基础知识、文化史、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艺术实践等方法,使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达到最大值。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广博的知识作支撑,所以,大学公选课音乐教学要重视知识的广博性。深化对音乐表现手段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音乐表现手段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同时还应结合时代的特征。如讲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作者在教学中就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的表演节目结合起来,这样既贴近了学生,又富有时代感,学生在理解民族音乐和传承民族音乐有了更为深刻的责任。

4.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音乐实践,优化教学评估方式,实现教学评价的衔接

教学评估是大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方式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优化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评价和评估工作,能够促进公共音乐课程开设得更加规范、设置得更加科学。从评价目的与功能上看, 大学音乐与中学音乐课程相衔接, 应致力于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的音乐素养,侧重于考察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评价内容和方式上看,大学音乐公共课应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音乐实践活动,课堂讨论与学生平常作业可以作为评价内容和方式; 参加表演、观摩等活动也可以作为评价内容和方式;发表论文或音乐作品、举办个人音乐会等创新学习表现更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学生现实的表现是评价的内容,学生发展的潜力是评价的方向。实现科学化的音乐教学评价还应涉及下面三方面内容:第一,评价内容应符合音乐教学目标要求,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出音乐教学所要达到的程度;第二,评价测试应反映出学生实际的音乐水平;第三,评价测试能区分不同音乐层次水平的学生。

大学与中学音乐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大课题,它涉及到我国音乐教学的方方面面。这个问题应引起大、中学音乐教师的关注,更应引起教育部门有关领导、音乐教学大纲的制订者、大学和中学音乐教材的编撰者及所有从事音乐教学与研究的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1]孟维平、冯兰芳,改革开放30 年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回眸[J],人民音乐,2009.4

[2]谢丽文,中学与大学音乐教育连续性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3]向华,普通高校音乐类公选课教学改革—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感[J]黄河之声,2012.11

陈玉,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素质教育。5

猜你喜欢
公共课音乐课中学
音乐课中集体舞教学的思考
喜欢的课
小学音乐课合唱训练现状及改进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反思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