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文化,你读懂了多少

2016-07-12 07:25班建武
人民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成人青少年

班建武

当前,学校德育常常沦为成人的独角戏,难以吸引青少年主动参与,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当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特征,并由此造成教育方式方法不当。

在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夹缝中穿梭,寻求属于自我的独特文化形态

青少年文化是青少年生活的内在价值标准和行动准则,往往通过消费行为、生活风格、个性追求等形式表达出来,是青少年存在方式的直接体现。因而,在一位学生面前,教师不只是在与个别的学生打交道,而是在与特定的学生文化发生意义关联。

青少年文化的产生是有历史根源的

在生产力水平发展缓慢的社会,代际之间的联系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继承性,成人当前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儿童未来的生活。因此,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使命就在于不断吸收、内化成人文化,掌握融入成人社会的基本规范和生活技能。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代际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基本上不存在。到了近代,生产力高度发展、分工细化逐渐打破了代际之间的文化连续性。青少年与成人间因生活环境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乃至文化冲突日益凸显。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中,“代沟”问题取代过去传统社会成人与青少年之间文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变成成人与青少年互动的新课题。

青少年文化的产生又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提出“平行教育”原则:通过组织健全、合理的集体来教育学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法。只有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才能完成培养集体主义者的任务。而集体或者青少年群体之所以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方法,其内在机制就在于集体形成的文化对青少年具有“涵化”作用:一方面,只有认可特定群体的组织文化,青少年才能够融入该群体,获得身份的认同与归宿感;另一方面,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尤为关注同辈评价,同伴的意见、建议影响力甚至超过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力。学生在青少年文化中获得的安全感和成就感,使他们在违背成人社会的种种规约时,可以得到一种体制外的力量支持和肯定,从而降低或消除因违反规定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对体制内文化的反抗成为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同伴认同感的重要方式。反过来,这又形成了一种文化压力,使青少年不愿违背与这些文化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以免招致同伴的排挤和孤立。

当代青少年文化的诞生和发展,受到多重文化力量的影响

无论当代青少年文化呈现出何种特立独行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诉求,它都不可能脱离社会总体文化环境的制约。其中,主要是社会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这样两股力量的影响最为突出。

主导文化主要指的是社会主流的正统文化,包括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和成人文化的规范。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文化要求代表着社会合法的意识形态。其根本特征就是外在的、刚性的、制度化的,其目的就是让青少年一代积极融入社会结构当中。在学校生活中,社会主导文化的要求就具体转化为各种学生守则、学业要求等。从当前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状态来看,他们在代表主导文化的校园生活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压抑和控制。面对各种各样的学校制度、接二连三的考试和排名,他们谨小慎微、疲于奔命,很多青少年将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以一种社会认可的“好学生”“好孩子”的方式要求自己。

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文化,强调的是感官愉悦和情感释放。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趋于科层制,大众文化抚慰人心,使人们的情绪、情感获得宣泄,无疑具有“享受的合理性”。这一点对于青少年同样适用。但大众文化的低门槛、娱乐化、感官化,甚至对“本我”的过度张扬在很大程度上也暴露了其局限性,它往往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奉行及时行乐等。而这些特点又与青少年的天性极为相似。因此,它更容易捕获当代青少年的心灵。

而且,大众文化借助现代传媒的高渗透性弥漫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与主导文化分庭抗礼。这成为青少年对抗主导文化的重要文化资源。当代青少年事实上也正是通过大众文化形态的操作实现与成人和社会的区隔,从而寻求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在这种文化中,青少年寻求的是一种近乎原始的、本能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由于主要诉诸感性,因而往往是短暂的。为了弥补这种快乐的流逝,青少年只能更进一步地投入更多的大众文化消费当中。而这就像一个已经上好发条的闹钟,再也很难停歇下来。因为,每一中断,都意味着一种更深的失落和孤独。当代青少年文化正是在这样两个文化形态的夹缝中穿梭,试图在其中获得属于自我的独特文化形态。

当代青少年文化的三大特征

要对青少年文化的所有特征做系统描述工程庞大。笔者主要从青少年的认知、审美取向、语言特点等方面来勾勒出当代青少年文化生活的主要特点。

认知方式呈现图像化,“童年”退场

伴随着电子传媒取代印刷传媒成为主导媒介、视觉文化取代印刷文化成为主导文化形态,以展示图像为主的电子媒介成为当代青少年最常接触的媒体,图形、图像成为当代青少年阅读的主体内容,他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主要是“看”,看电影,看电视,看电脑,看动漫,而不是阅读和实践。这冲击了文字媒介,青少年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减弱,尤其是对抽象的文字唯恐避之不及。

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年纪超过25岁的人来说,他的童年世界更多地先决于语言——无论是阅读还是听故事,都以语言为媒,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属于自己的想象,然后才看到影像作品。然而在当代,这个关系发生了逆转。不仅影像作品数量大大超过文字作品,而且几乎所有文字名著都被改编成电影或动画甚至游戏(如“梁祝”都被拍成动画片,“四书五经”改编成漫画)。一项关于名著阅读的调查显示[1],65%的學生“最喜爱的(名著)阅读形式”是通过电影、电视剧“阅读”名著,还有40%的学生最喜欢通过“电脑游戏”“阅读”名著。这项调查说明,超文本的“阅读”形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文本阅读”形式,成为信息化时代阅读的一个新趋向。

读图对青少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加速了青少年的“早熟”。在文字印刷时代,文字的抽象性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守护了各种“秘密”,成人与儿童拥有各自的空间,儿童只能接受符合其心理水平、经成人挑选和过滤了的儿童读物。也正因此,儿童才成其所是,童年才得以出现,童真才得以保存。而图画不像文字那样存在认知、想象、思维上的种种约束,它向任何人都敞开大门。除了审美水平存在差距,儿童具有和成年人同等的读图水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图画中一切一览无余,它消解了成人与儿童之间森严的文字壁垒,成人与儿童之间的那道帷幕被拉开,从而宣告了“童年”的退场。

形式背离,与内心“表里不一”

青少年文化在表达方式与社会主导价值形态截然不同,甚至或多或少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反社会主流文化”的意味。但这种背离更多的是形式上的背离。在光怪陆离、种类繁多的青少年文化现象背后,青少年仍然对成人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着较大的认同。只有看到这两个方面才能对当代青少年做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才会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认同。

一方面,当代青少年学生无论在外表、着装以及文化生活方面,具有明显的流行文化特征,突出表现为追星、哈韩、哈日等,重视外在感官愉悦和外在形象包装,在日常语言表达中有着浓厚的网络语言特征,他们对各种文体明星了如指掌。这与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导的审美道德价值观相去甚远。这也是当代青少年受成人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学生内心深处认同的价值理念又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所认可的文化价值是一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受到学生们的高度认可。从一项针对全国中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学生所崇拜的人物主要有五种类型:1.各类文体明星;2.政治人物(主要是邓小平、周恩来和温家宝);3.亲人;4.教师;5.自己。在这五种类型的人物中,亲人(主要是父母)居于学生崇拜人物的首位。学生几乎一致认为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应该孝敬和报答父母。如有学生在问卷中写道:“父母常年在外奔波,为了这个家,身上责任重大,在我的心里形象是多么崇高”“因为父母为我付出太多”“因为父母辛苦劳动,努力挣钱就是让我能受到很好的教育”“我父母非常爱我”“因为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和道理,教会我怎么做人、怎么学习……”,等等。紧随父母其后的是教师。他们崇拜的政治人物绝大部分都是那些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的领袖,而这些领袖人物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们对人民、社会和国家由衷的爱和奉献。

“恶搞”盛行,语言表达游戏化特征突出

在当代青少年群体中流行对经典文化的任意改编。以《望庐山瀑布》在当代青少年中的命运为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七绝诗文。在青少年那里却变成了“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流得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充满了戏谑。这种戏仿在青少年群体中大有市场,访谈中一位初中生甚至指出:“不会这些就会被同学看扁,显得很老土,根本就没办法混!”而日前网络中有关杜甫形象的恶搞,是这一现象的又一生动注脚。

那么,青少年在这种恶搞文化中到底要表达什么?很多时候,这只不过是他们情绪宣泄、寻乐消遣的方式,以卸掉太多的负担,寻求一种简单、原始的快乐。当代青少年身上负载着很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的期待和责任,他们面临的是一个较之其父辈更为激烈和残酷的竞争。对此,家长、学校乃至社会要给予必要的理解。

青少年对经典文本的这种态度并无多大的恶意,但这种现象表明,在当代青少年眼中,经典的符号意义不再是一种永恒、崇高、神圣,已被置换为一种寻求感性愉悦的文字符号,演变成了一种庸俗的感性体验。当经典变成一种流行文化被消费时,经典的严肃性、深刻性就会丧失其应有的历史厚度而流于庸俗,趋于沉沦和死亡。

同时,青少年对经典解构和戏仿的普遍现象,宣告了在青少年群体中一种彻底的怀疑主义人格的诞生。这种人格的突出心态就在于:世界上没有神圣,也没有权威,一切都是不可以相信的。青少年在“大话文化”的消费中破坏权威,张扬自我享乐合理性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挖空了探索真理和建设价值的根基,从而不可避免地滑向虚无主义的境地。

学校教育要深入青少年日常生活文化场域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既具有社会区隔的作用,也具有人际沟通和理解的功能,并因此成为社会理解和整合的重要力量。学校教育起作用的重要中介就是色彩斑斓的青少年文化。

然而,当下成人与青少年的种种冲突,大多就源于两者之间的文化冲突。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关注主要局限于他们的在校学习与生活,往往忽视他们在校外的日常生活状态;学校教育关注学生学习、认知、能力、道德等维度的成长,却忽视了他们作为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服饰等生活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所指。而实际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方式相对于学校内的制度化生活来说,更能反映他们真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青少年消费文化为例。成人似乎难以理解为什么那些看来丑陋无比、离经叛道的奇装异服、发型在孩子们那里却被尊为风尚、争相效仿。一些学校对此采取强硬做法,对学生的服饰、发型等做出严格规定和限制。实际上,青少年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线索,但如果仅仅当作个体行为而不加分析并粗暴地扼杀,不仅不能解决内在的审美观、价值观教育问题,反而往往会激化师生矛盾,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文化最核心的要素在于它包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青少年文化本身还充满着种种生存悖论,它既有解放人性的意味,也有放任欲望的导向;既有观照生活的旨趣,也有消解生活的企图;既有追求民主的倾向,也有向往无政府主义的欲求等。由于自身心理成熟、社会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不足,青少年很容易陷入其中的消极一面不可自拔,导致人生理想的虚无、审美情趣的低俗。学校教育应主动、有意识地关照青少年文化,从文化维度去接近和关照青少年在这些具体的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价值诉求,洞悉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想状况,使青少年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下,充分认识青少年文化的实质及特征。这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师生关系和课堂民主的建立。

青少年文化本身还蕴含着诸多有益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内容选择、形式安排和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学校教育改造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北京一些中小学已进行了探索,如把历史等科目中的知识性问题处理成“RAP”(即一种有节奏地说话的特殊唱歌形式)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充分利用青少年文学中格调清新、语言优美、歌颂美好人性的作品,流行音乐中那些内容健康、节奏明快的优美旋律等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确,“教育中的‘表现符号也要多样化,不能只限于印刷出来的书籍,还应把摄影、电影、电视等引进来,这样学生可以接受更多的文化信息。”[2]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方面可以发动广大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改造现有的文化形态。

可见,学校教育工作要有效推进,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个体的具体教育上,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生活的具体文化场域,从较为宏观的层面把握青少年文化的具体内涵,了解特定的同辈文化特征及其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

注释:

[1] 苏卫兵. 中学生名著阅读亟待加强指导,现代中小学教育[J]. 2001(10).

[2] 施良方. 教育理论——教育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31.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成人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养大成人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神奇的太阳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