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永红
(三台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 四川绵阳 621100)
优化利用农广校教育资源 构建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赖永红
(三台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 四川绵阳 621100)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以造就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业从业者职业化为导向,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迫切需求,居于农民教育培训主体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理应不负时代赋予的重托,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由此,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优化农广校教育资源,构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农广校;教育资源;构建;培训体系
农广校全称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它是一个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的专门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的机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区)、市(州)、县(区)的四级建制,以及链接乡村教学点的五级办学的体系。多年来,这套体系对于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套体系并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如何优化利用农广校这一教育资源,对于构建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深刻分析了农广校的教育资源长处,从而为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较为有用的建议。
1.1 政府管理的直接性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事业,并由各级政府所主办,形成了以中央校为首、省级校为干和基层校为体的结构。从农广校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都对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写入“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一所学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还是首例,足见国家对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不论是中央校、省级校、市级校或者是县级校和基层校,都建立起了农业广播电视教育领导小组,由他们来负责和决策同级农广校在办学方向或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正因有了政府的直接管理,所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有了较为有力的保证,从而使得农广校的办学更加有活力和发展的后劲。
1.2 上下配合的体系性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教育培训系统,它不仅由多部门进行联合办学,而且还有着横向联合和纵向贯通的特点。在农广校由中央到基层的结构之中,每一级的学校不仅只是由政府的主管部门来进行分级的行政与管理,它们还要在全国统一的办学政策的指导之下,逐级地向下开展业务的管理和指导。因为通过五级的办学体系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农广校教学任务,所以农广校教育强调了教学的自主性和统一性。而且只有根据上一级学校的指导进行部署和安排,从而在推广实用技术和参与科教兴农这些工作方面,才能够达到体系管理、协调联动、上下结合和资源共享的目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农广校的整体功能才会比每一级学校的功能总和更大,可以说农广校是一个云平台、大数据的大学校,它突出的是整体的作用和体系的优势。
1.3 培训方式的远程性
广播和电视等一些媒体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主要教学手段,农广校基于此所开展的农民科技的教育培训活动,能够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从而形成自身远程教育的模式,这一模式有着多学科、规模大、多形式、多层次和灵活多样的特点。农广校能通过与广播电台进行合作、开通农村远距离的教育网站、送书到户和送教下乡等形式的活动,充分地利用自身优势来开展远距离的农民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农广校教育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为农民群众进行服务。
1.4 教学内容的贴切性
因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人、财、物等各方面的管理是由同级政府中主管农业的部门来进行的,正是由于有了农业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农广校在获取最新的农业信息资源、推广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配置最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最先进的教学设施、把握最优惠的农业政策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其他各种农业教育单位所不能企及的。而且在农广校中,不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的办学人员,他们绝大部分都是隶属于农业部门的专业科技人员,所以他们的工作会更加地贴近农民群众,由他们来向农民群众传播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与农业知识,是再好不过的,同样这也是农广校的一大优势和特点。
1.5 院校部门的协作性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办学之中与各个大专院校以及相关的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协作,这是农广校在办学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农广校和有关部门联合办学,能够为办学提供更好的政策优惠与知识更新和技术的支持,而与院校的联合,又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院校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农广校的办学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比如本科、大专自考和成人大专等层次教育。
1.6 办学形式的多样性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育层次具有多样性,它涵盖了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主要有联办高等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中专教育和中专后继续教育等。农广校教育培训中,服务功能多样,它不仅是面向农村基层进行办学,也是面向整个社会的,而且服务对象也多样,如科技示范户、骨干农民、乡村干部和农业服务体系人员等,同时开设的专业多样,涉及了管理类、农业类和工科类等。正因农广校的办学具有多学科、多功能、多层次和多形式的特点,所以才能够弥补其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不足,从而满足基层干部与农民的个性化、多样化与终身学习的需要。
2.1 指导思想与原则
想要构建和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必须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①必须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心要点;②必须将提高农村的劳动者素质与培养农村的实用人才作为目的;③必须将中央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作为龙头;④必须将市和县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作为依托;⑤必须将乡村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以及农业推广机构作为基础。只有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才能够逐步地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管理规范、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和手段先进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并且这个体系能够和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要求和规模相适应。也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才可以加速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从而达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农村繁荣发展的目标。除了要遵循以上指导思想,坚持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减少浪费、提高效益、整合资源和集中优势的原则也是构建与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的一个重中之重。
2.2 任务和功能
一个地区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是由与之同级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基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所组成。所以各级的培训中心应该要按照自身性质和条件去承担相应的任务,并进行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一个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总的任务是以下几点:培养出一支具有大专水平的乡镇领导干部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培养出一支具有中专水平的乡村管理干部队伍;着重培养出一支善经营、懂技术、素质优的农民骨干队伍。培训内容则有以下:①农民实用技术培训;②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培训;③农民中等技术教育培训;④农民高等技术教育培训。而在社会功能方面则有以下几点:①充分发挥体系能够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功能;②充分发挥推广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功能;③充分发挥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的功能;④充分发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功能;⑤充分发挥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功能。
2.3 农民科技的教育培训体系的要素与整合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主要的要素包括培训实习示范基地、媒体和传播手段、培训教材、培训对象、教学场地、组织体系、办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等。而整合培训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则为构建与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提供了基础的条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发展不能再墨守成规,必须要顺应时代的需求进行改革。而在农业中扮演着最重要角色的农民也有了更大的时代要求。“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已启动实施,如何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关系着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教育资源有着资源的聚集性、教学的灵活多样性、部门的协作性、对农的贴切性、培训的远教性、完备的体系性和政府管理的直接性等特点和优势,并有着长期办学所得出的实践经验,所以优化利用农广校教育资源,对于构建与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也是一个最佳选择。
[1]黎湛.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2]孙丰文.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培训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
[3]万唯佳.农民培训长效机制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G725
A
1004-7344(2016)20-0027-02
2016-7-2
赖永红(1969-),女,农艺师,大专,主要从事农广校培训、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