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慧陈少婷
新高校会计制度下财务治理能力创新研究
高建慧陈少婷
摘要:高校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支出的资金使用效率。新制度的颁布将高校财务核算的各项规则都予以细化,使高校会计核算体系更加规范,更有利于财务分析的实施及财务治理能力的提高。本文首先对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要点进行财务分析,阐述改革对提升财务治理能力的影响,并为高校提出了顺应新制度提升自身财务治理能力的对策,希望高校能有条不紊地响应国家的号召,达到办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财务治理能力
2013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行。新高校会计制度的颁布预示着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制度更符合当代高校实际需要,它使高校朝着更为有效和客观的方向发展,使高校的会计核算更趋于精细化,有利于财务分析和财务治理的具体实施。
新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过去高校运用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账务处理,不能真实及时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而现在高校的财务处理以收付制和权责制相结合为基础进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得以保障;第二,改进财务报表格式:使财务报表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等,逐步向企业的财务报表体系靠拢,达到愈加规范的程度,从而为提高财务治理能力提供了更科学的数据基础;第三,新增固定资产折旧科目:以前高校的各项固定资产是不进行折旧计算的,现在为了更切合实际的反映教育成本支出,则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到高校会计核算体系中;第四,新增期末结转收入科目:将企业期末结转收入费用的理念引入到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中,实行各项资金期末结转结余;第五,细化支出类科目:更加具体真实地列支高校发生的各项费用,比如改革之前只有教育、科研支出,而现在增加了行政、后勤支出等科目,有利于财务分析顺利进行。
1.新高校会计制度有利于提升高校预算治理水平
髙校预算治理是高校财务治理的重要环节,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也对高校预算治理实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新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基础,能够更准确客观地反映高校资产负债、资金使用等会计信息,这同时也要求高校预算治理工作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其次,新制度把费用科目按部门职能分成教育、科研、行政及后勤等支出,还细分了经济分类支出,更加注重各部门的经费使用用途。这客观上要求高校创新预算治理工作的规划安排,做到校内所有部门都参与预算编制工作。由于有了细化的支出核算,各部门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编制预算,从而使预算编制工作更加合理。
2.新高校会计制度有利于具体真实反映高校资产
固定资产在高校资产中占很大比例,新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之前,国家是不要求高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使得一部分固定资产处于濒临报废状态而财务人员也无暇管理,这样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不是其真实价值;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固定资产买来却被闲置,在账面上也没有真实的反映,旧制度只会对固定资产实施购买行为,而不懂得买后管理,严重阻碍其资源配置财务治理的开展。而现在,新增了“累计折旧”和“待处理财产损益”等科目,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上反映真实的价值,有利于提高高校的财务治理能力。
3.新高校会计制度有利于防范控制高校财务风险
当前高校的规模不断在扩大,很多学校往往需要靠举借外债来扩招,以满足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升的教育水平的需要。事实上,扩招和改扩建都需要大规模资金,高校无论以何种方式筹资,都致使运营风险加大。新高校会计制度通过一系列会计核算科目的改进,有利于高校更好地控制财务举债风险,提高财务治理能力。如针对目前部分大学通过举借债务办学的财务治理模式,新制度采取了细化利息和债务的核算方式,以及通过增加或重新定义财政收入、其他收入、行政后勤等支出类、财政及非财政等结转结余类核算科目,更规范及全面地反映高校的收支、结转结余财务情况,从而使高校管理者对财务状况有了更直观了解,在财务治理过程中能有条不紊地做出科学的决策,很好地把控财务风险。
1.重视预算组织管理,成立高校预算编制委员会
如今,高校的财务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记账工作,而是一整套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评估等财务治理。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的预算编制工作并不完善,不符合实际情况。其实,同企业一样,高校也有采购、后勤等各个职能部门,每个部门都要有自己的预算标准,故预算编制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所以,高校要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成立自己的预算编制委员会,制定事前预算控制而不是事后抱怨,提高高校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每年的预算编制都要根据历史预算标准和预测的本年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经过委员会集体通过的预算标准上报给财政部门,规范高校内部各个环节的开支。
2.加强教育成本管理,优化财务治理资源配置
教育成本管理一直以来都无从下手,因为高校所涉及费用繁杂,不知如何归集各项成本才能从源头上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由于新高校会计制度对各项支出都做了很详细的划分,为各项支出的分摊工作提供了便利。不妨将制造型企业中的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引入到高校,高校生产的是高质量的知识分子,所以以学生为对象进行成本的归集是可行的。具体做法如下:发生在每个学生的成本包括基本成本和分摊成本。其中基本成本是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本,由课程学习成本和辅助学习成本构成,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本按科目汇集,最后加总,单科课程学习成本为:每个学生分摊的课时*课时成本(课时成本=出任这门课的教师经费/总课时数);辅助学习成本包括学校为全校师生配备的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资源,它等于发生的全部辅助学习的费用/在校生总人数;而分摊成本则是与直接教学无关的成本,主要包括行政后勤支出,它等于行政后勤总成本/在校生总人数。
下面具体说明高校如何加强教育成本管理:假设某高校在校生总人数5000人,学校每年为学生配备的辅助教学工具发生支出800万元,每年的行政后勤总支出为300万元。某专业的学生甲一学年共选择了8门课程,假设每门课程成本相等。其中课程A每年的课时量是90学时,总共有30人修这门课;该专业共有30名教师,每名教师每学年的人员经费为10万元,共同经费为60万元,每名教师一年的总课时为120课时。该高校的教育成本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管理计算:
(1)甲同学全年的课程学习成本:课时成本=(10+60/30)/120=0.1万元/课时
单科课程学习成本= 0.1*90/30=0.3万元
全年课程学习成本8*0.3=2.4万元
(2)辅助学习成本:800/5000=0.16万元
(3)分摊成本:300/5000=0.06万元
(4)综上,甲同学全年教育成本为2.4+0.16+0.06=2.62万元
对于全校的每个学生以这样的方式予以计算,就能算出办学总成本,较为直观的反映出每个学院、每个专业的教学成本。又因为在新会计制度下是分类别进行核算的,便于进行教育成本控制,达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构建资金使用评估系统
高校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成才,所以高校希望所支付的每一分钱都能有较高的使用效率,这里强调的使用效率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与资金支出成正比,所以,要想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构建资金使用评估系统。新高校会计制度的细化核算为构建资金使用评估系统提供了准确性。
在资金使用评估系统中可设置很多评估子系统。如构建教学资金使用评估子系统,为每个学生都构建一套综合素质评估系统,系统中主要包含英语能力、专业能力、必修课成绩、综合能力成绩等方面。将每一项成绩都按照一定的标准换算成100分,每项成绩都有相应的权重系数,最终核算出总成绩,用每个学院学生的总成绩/财务核算出的各学院总的教育成本,就可以得出每个学院教学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每个学院汇总出的学年资金使用效率与其他学院的进行对比或者与往年进行对比,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资金支出的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规范高校会计核算体系,更新财务核算软件
新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后,强化新制度对财务治理能力影响的重要途径是完善会计核算配套工作。首先高校要注重对财务部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才能更好地满足新高校会计制度对财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其次,高校应根据新的会计制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出可操作性的会计核算体系,并对具体项目和科目做出详细的说明,以做到会计核算高度统一性,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起到严格规范的作用。最后,财务核算软件应根据新制度进行相应更新升级,适应高校新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提高高校自身的财务治理能力。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高速发展,政府为了使高校各方面的制度都符合高校自身发展和社会公众的要求,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快改革的步伐,其中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都是功不可没的。而高校的发展越来越趋于独立,同理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的,高校的财务治理目的就是将办学资金利用达到最大化,培养国家所需要的精英,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务分析,新会计制度能满足高校这一需求,在提升高校财务治理能力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帼眉.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治理能力研究[J].当代经济,2015(06):104-105.
[2]杨璐.基于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高校财务管理策略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2015.05.
[3]高建慧,陈少婷.关于提高高校部门决算编制工作质量的思考[J].经济师,2015(10):160-161.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广州市建设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研究课题专项(穗科协(2015)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