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创作的时空关照求索
——舞蹈“时空论”刍议

2016-07-12 08:54:14谢婷婷南京艺术学院2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5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时间舞蹈

谢婷婷 (南京艺术学院 210000)

舞蹈创作的时空关照求索
——舞蹈“时空论”刍议

谢婷婷(南京艺术学院210000)

摘要:舞蹈作为一门以人类肢体动作为符号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特征。在舞蹈创作中,时空观念的传达与表现有其自身独特的行为方式。本文就从舞蹈创作的角度,结合新鲜的舞蹈作品实例,对舞蹈的时间延续以及空间建构两大方向进行论述,旨在明晰舞蹈于不同视阈中的“时空论”的内在涵义,并对当下舞蹈创作中的时空形态做出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舞蹈;舞蹈创作;时间;空间

舞蹈是一种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综合性动态艺术,因此时间构成、空间构成就成为舞蹈艺术的两大重要因素,而舞蹈的创作自然离不开对时空的表现,其中包含了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张力。也就是说,舞蹈通过人类肢体的一系列活动创造出一种可视、可感的形式,这一形式既存在于三维空间中,其表现媒介——动作又必须以时间为刻度而得以展开,它无法脱离动作本身所赋予的节奏感,以及音乐附加所带来的韵律感。因此,舞蹈活跃于时空特性之中,而它的创作就是一个时空关照的过程,舞蹈因此被称为“时空艺术”。

一、舞蹈创作中的时间延续

时间对于舞蹈而言,指的是一种量化。即通过与节拍、小时、分、秒等相关的计量单位,在察看舞蹈的进程中使它量化。而这种量化在舞蹈创作时又多表现为创作者对节奏和音乐的处理把握,以帮助提升舞蹈的整体动态感和流动性。

(一)节奏的量化处理

舞蹈中的节奏,一般指舞蹈动作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以及能量的大小。编导在创作舞蹈时,首先要根据舞蹈形象的整体情调来考量动作的呈现质感。如韩真在编创其当代舞作品《我等你》时,以身着相同服装的女舞者眼睛看向同一个方向的姿态作为舞蹈动机,不断地进行节奏的发展变化,传达出军嫂在等待中眺望、期盼的内心动态。如作品一开始,“军嫂们”侧坐在椅子上的猛然抬头期待地眺望着远方,之后又随着失落的眼神慢慢地蜷下身低下头,这一“快起慢落”的动作节奏处理,瞬间抓住了“等”这个主题。可见,舞蹈创作中的时间延续,实际上就是对舞蹈动作本身给予节奏化处理,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安排最终衔接而成。

(二)音乐的量化使用

音乐是延续舞蹈时长、量化舞蹈动律的重要支柱,舞蹈于音乐(时间)中进行,而正因为音乐由旋律、节奏、人声或乐器等配合构成,使之有了时间的概念,因此对于音乐的量化使用,总能为舞蹈增添色彩、渲染情调。以苏州芭蕾舞团原创舞剧《西施》为例,作品从人性的高度讲述了西施在与三名男子爱恨情仇的纠缠煎熬中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编导潘家斌、李莹为舞剧选用的皆为西方经典交响乐曲:如舞剧一幕启动,以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中肃穆庄严的铜管号乐作为开场,预告着一出悲剧的即将临盆,为整部舞剧奠定了情感基调;再如该幕第四场中,编导用拉威尔的充满缥缈色彩的《达芙妮与克罗雅第二组曲》,展现了西施初见吴王时的情景,此处摒弃了传统芭蕾舞剧中人物相见时的哑剧形式,而让西施如同潺潺涓流的乐曲一般飘进吴王的视线中,如此设定既符合拥有沉鱼落雁般美貌的西施的人物行为,又交代出西施本为浣纱女的人物身份。

二、舞蹈创作中的空间建构

舞蹈是一种空间活动,舞蹈空间的建构由“时间”的延续来完成,即通过运动着的肢体来构筑空间。在舞蹈创作中,空间的建构一般多从舞蹈者本身的伸展层次以及舞台特定的活动范围两个角度来划分,前者所指纵向空间,后者则为横向空间。

(一)纵向空间——主体占有的三度层级

从舞蹈者本身的伸展层次来看,已经自动构成了一个纵向的三个层级,即贴于地面的空间位置为一度空间、以人体身高为水平的空间位置为二度空间、人体双脚腾空离开地面则为三度空间。在舞蹈创作中,不同空间中的动作造型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质地,从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意蕴。舞剧《十二秒》(南京艺术学院2011级舞蹈编导系毕业作品)中,第一幕“压城之刃”的动作设计主要位于一度空间,通过演员们的躺地、翻滚,同时手臂向上颤抖着缓慢伸出等动作语汇,表现出战争的阴霾给南京城带来的压抑、痛苦和挣扎;当表现日本侵略者攻临南京时,编导则大量采用了强有力的跳跃、双腿叉开顿跳步等二、三度空间切换的动态,加速了日本军身为侵略者的群体辨认,也揭示出日军野蛮残暴的行为。再如第四幕“和平之光”中,演员们身着飘逸的蓝灰大裙摆,手持代表和平的光球舞动,以演员的脚下碎步在二度空间进行大量的队形调度,不断穿梭于舞台中,呈现出如河水般静静流淌的祥和之境。

(二)横向空间——综合协调的造型构图

从舞台特定的活动范围来看,舞台空间可以划分成横向的不同区域,一般将其划分为“九宫格”。而横向空间的动态感呈现,主要依靠舞蹈者在舞台上的队形调度以及舞美道具的辅助运用,来共同完成舞蹈的整体造型画面。在“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七季推出的舞剧作品《青衣》中,编导在刻画“面瓜”的交警身份时,利用直线、斜线等群舞调度,营造出了大马路上川流不息、人潮涌动的环境,配合着“面瓜”指挥交通的手势变化,准确地抓住了该人物形象的设定。此外,舞美道具的空间布局,也极大协调了舞蹈的整体造型构图。如柯尔克孜族舞剧《英雄•玛纳斯》中就大量运用了3D投影技术,完美地建构出一个个亦虚亦实的舞蹈空间,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如第一幕,表现玛纳斯在母亲与民众惨遭浩劫,立志要统一部族时的伤心和愤慨时,3D投影展示出了一幅冰天雪地的动态画面,玛纳斯在投影幕布的追光下独自起舞,舞美与演员的动作交相呼应,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玛纳斯的内心独白。

总之,舞蹈的时间属性与空间属性伴随着舞蹈创作始终,尤其当下舞蹈创作的不断求新,舞蹈对于时空形态的关照和呈现也日渐扩充延伸。而从实际的舞蹈案例中分析来看,舞蹈时空论作为我们认识舞蹈形态和人体文化的重要基础,它绝不局限于节奏、方位等基本的概念上,它还包含着肢体动作、人物意志、思维情感等的融通。因此,舞蹈创作时,编导对于时空形态的把握,最终仍然要以服务于主题为核心焦点,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舞蹈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著.舞蹈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3]王莉.舞蹈的时空表现观念[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10).

作者简介:

谢婷婷,南京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舞蹈创作理论。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时间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当代舞蹈创作之新表征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06:52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5:59:43
我和舞蹈
时间消灭空间?
新闻界(2016年12期)2016-11-08 21:36:56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浅论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53:28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