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建设全面崛起,艺术创作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舞蹈创作在理念、方式、手段等方面都有着全新的改变和突破,舞蹈艺术正在以更加炫丽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关键词:舞蹈创作;艺术;理念;方式;手段
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下,艺术门类不断增加、艺术样式也不断丰富,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艺术载体—舞蹈,其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崛起,舞蹈创作也体现出自有的发展轨迹与崭新面貌。
1 多元文化不断渗透,舞蹈创作理念逐渐转变
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域、一个族群、一个国家的集体智慧,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集中反映。艺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一直都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舞蹈艺术交融的大环境下,舞蹈创作理念也不断发生着改变。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舞蹈创作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时期。
初期,照搬苏联模式,舞蹈教学与创作主要参照芭蕾体系。这一时期,我们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创作体系和理念,创作学习主要依赖聘请苏联专家。但在参照古典芭蕾体系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身的民族特点,创作了一系列的优秀舞蹈作品,比如影响深远的民族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编导学科在我国的建立,在借鉴西方其他国家的经验,特别是在容纳、吸收西方现代舞的创作理念上,我们开始逐步培养自己的舞蹈创作人才,完善符合自身需要的理论体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黄土黄》《雀之灵》《半梦》《奔腾》《小溪、江河、大海》等。进入新世纪以来,舞蹈创作进入到了一个回归本土文化,兼顾中西结合,并突出强调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创作模式,舞蹈领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编导和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代表作品有《千手观音》《雷和雨》《大红灯笼高高挂》《扇舞丹青》《中国妈妈》《士兵与枪》等。
2 “跨界融合”成为新宠,舞蹈创作方式不断探索
当今的艺术创作,已不再局限于自身单一的艺术门类,而是多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通过在彼此融合的过程中,寻找到更多更新的创作灵感。舞蹈的创作更是强调和电视电影、书画、杂技、话剧与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跨界”。
舞蹈是时间的艺术,与电视电影的结合,使得舞蹈不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从此得到一定意义上的“永生”。通过电视电影镜头的切换,观众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欣赏舞蹈,去感受演员细致的表演、微妙的动作变化以及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同时,电视电影舞蹈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舞蹈的时间以及空间关系,并把舞蹈的结构方式加以重构,为舞蹈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书画艺术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舞蹈艺术从书画当中汲取创作养分已是常态。如舞剧《行草》系列,林怀民坦言,舞剧的灵感来自书法,在动作元素的设计、舞段结构的呈现以及舞蹈画面的色彩处理上,都出自于对书画意境的临摹选择。
杂技舞剧《天鹅湖》的跨界呈现,可以看作是力与美、惊险与高雅、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作品融合了芭蕾舞剧剧情、柴可夫斯基的经典音乐、中国的杂技等,将多种艺术进行相互关联创新,实现了杂技表演上质的飞跃,给人们带来叹为观止的感受。
“舞蹈剧场”可以看作是德国现代舞大师皮娜·包什的代名词,在她的舞蹈剧场中,可以出现大段的人物对白、各种生活化的行为表演,戏剧和舞蹈的分割已经变得模糊。只要是有需要,只要能为主题服务,任何形式和素材都可以在她的作品当中出现。近期我国的舞蹈创作,也寻求类似于皮娜一样的创作形式,比如有著名编导万素的作品《咦-呀-哦-嘿-哟》 《昨日留言》,青年编导赵小刚、张云峰创作的《肥唐瘦宋》等。
3 现代科技深入运用,舞蹈创作手段根本革新
“跨界融合”为舞蹈艺术创作拓展了新的空间,提供了各种潜在的可能性。而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电脑技术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已经相当深入,当创作者的无限想象力与各种美轮美奂的视觉艺术相结合时,舞蹈的创作手段已经从本质上发生改变。
在舞蹈跨界作品《墨韵》当中,除了王亚彬表演的古典水袖舞外,还融入了现场书画表演和多媒体视觉动画。舞蹈开始,一女舞者着长袖古衫于舞台正中,身后数个屏风组成的画卷铺开,悠扬的箫声响起,舞者腾转挪移,宛如行云流水般挥墨作画,而她的每一次甩袖、跳跃、翻转都在身后的画面上一一对应,时而呈现出鱼儿戏水,时而又是竹林飞鸟,时而又成高山流水……此时另一女子则在旁用笔墨进行现场作画。如果说,以上表演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视听享受的话,那么当屏风中出现一个由仙鹤变幻而来的虚拟女舞者,以同样曼妙的舞姿、同样逼真的舞蹈和现实中的王亚彬同台竞舞时,我们感受到的是震撼!此时,已经很难分清谁是“虚”,谁是“实”,虚实转换间带出的是对“ 两个”舞者高超精湛舞艺的感叹。
现代高科技成像技术已经打破了舞蹈传统的创作模式,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没有“人”舞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调用电脑当中存储的动作素材,进行舞蹈的设计、编排与合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
4 非职业创作群体异军突起,舞蹈艺术创作注入新动力
随着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由“精英培养模式”到“大众舞蹈普及模式”的扩展变化,以及国家针对全民舞蹈素质教育政策的铺开,舞蹈创作领域出现了惊喜的变化:一大批非职业的舞蹈创作人才不断涌现,他们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舞蹈作品,这些作品既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又具备很高的艺术水准,为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从“全国舞蹈大赛”到“ CCTV电视舞蹈大赛”;从“ 荷花奖”到“ 群星奖”;从“小荷风采”到“ 校园艺术展演”,我们看到了大量优秀的舞蹈作品,如《工地节奏》《猫鼠之夜》《悸动》《红扇》《废墟下的双手》等等。这些舞蹈作品的创作者有的是学校的教师、有的是公司的员工、有的企业的工人,无一例外,他们都属于非职业的舞蹈创作群体。但是,他们的作品无论是在艺术品位、主题述求,还是形式内容、情感表达上都具备了非常高的水准。也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不断在舞蹈创作上的孜孜以求,我国的舞蹈艺术发展才变得更加全面和欣欣向荣……
当前我国的舞蹈创作取得了新发展、新变化,特别是理念、方式、手段以及创作群体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总的来说,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舞蹈艺术的创造离不开人的创造,只有在创作者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时,舞蹈创作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耀眼光彩。
参考文献:
[1] 资华筠.中国的舞蹈艺术[J].艺术百家,2010(03).
[2] 金秋,莎日娜.建国六十年舞蹈艺术创作与舞蹈学科建设[J].民族艺术研究,2010(01).
[3] 慕羽.中国舞蹈创作“体制外”的崛起——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与中国舞蹈创作探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4).
[4] 邹飞鹏.多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J].大舞台,2013(12).
作者简介:刘波(1982—),男,湖南长沙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舞蹈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编导理论与技法,舞蹈创作,古典舞和民间舞教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