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勤浙江兰溪一中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情怀与能力培养
赵永勤
浙江兰溪一中
摘要: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语文中的人文情怀被肢解成为概念和题型,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高中处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观念,应该着力构建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成为了高中语文老师探索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简单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情怀;能力培养
现代教育重在培养高素质的全面人才,素质教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点。因此,高中语文课堂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一定要把构建人文情怀和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以实现培养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的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的加快,通讯、网络等的也进一步发展,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西方思想,文化对国人的冲击越来越大,尤其是青少年,他们还没有分辨好坏的能力,对网络展示给他们的东西,没有筛选能力,一概接受。很多青少年受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缺失了本该有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和求职,而是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观。
高中时期的学生,认知力和理解力都比较高,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正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所以,语文课本中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价值观渗入,所以在老师一定要充分挖掘语文课文中本身所蕴含的的人文资源,在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渗入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人文情怀的教育环境下,提高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人文情怀,是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文章是传达情感的最好载体。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严格的筛选才选定的,其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所以老师一定要把握好文章所具有的人情味,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方法,将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充分的传递给学生。如:在给学生们讲屈原的《离骚》时,老师一定要着重向学生灌输屈原特立独行、砥励不懈的节操,和在逆境中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并且作者要引领学生投入感情的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在与作者的对话中,达到心灵的洗涤,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人文情怀,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不经意的过程中既交给了学生语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都是只讲考试的重点,忽略了课文中诗情画意的人文情怀。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是按照考试大纲进行讲课,所有的课文只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例文,所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只是在表面,对其具有的感情色彩,没有任何的体会,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但是综合素质不是很强的人才。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学内涵,通过语文教学的文学化再现作者的人文情怀,带领学生体味人生百态,使其身临其境,感受或好耐或沉郁的感情色彩,通过古今对话,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理解作者,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没有生活的教育是孤立的,是没有生命的。如果不能在独具人文色彩的语文教学中注入社会中五彩缤纷的生活,那教育就是失败的、没有活力的。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挖掘蕴含在语文中的生活情趣,以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创设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觉是在熟悉的生活中进行学习,使学习的过程动态化。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最新发生的新闻,给学生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让学生们了解到社会的最新动态,体味人生百态,让学生在极具生活气息的课堂上感受到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知识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都具备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创新,在课堂中融入人文情怀,创设独特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开阔性思维能力,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东红.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J].《课外阅读旬刊》,2013(06).
[2]宋婕.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情怀的引导策略[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3(09).
[3]张家君.人文情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德育核心[J].《作家教学研究》,2012(02).
[4]唐世英.论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与构建.《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