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霞黑龙江东方学院
应用型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徐明霞
黑龙江东方学院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材,目前种类多样,但却未能完全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的建设和发展。在一些方面还有未能完善之处。本文从现状出发,阐述了本专业教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应具备的特点,对本专业的教材建设提出了一点研究与实践的建议和观点,试图为该领域中的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此论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青年专项课题“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科研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4Q150。
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材建设,目前依然是多种教材建设工作中,研究较少的分支。由于它的新生性、探索性、实践性、针对性、专业性和发展性,都是以往教材建设中所未强调过和重点研究过的。因此,这项工作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精力,去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找到适合的发展道路,以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需求。本文从教材现状入手,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与当下国内产业的需求并没组成起到连接作用的接入点,艺术设计类教育的发展过于重视片面化,过于追求数量上的增加,却忽略了质量,这种行为体系本身是有待改善的,原因在于过于商业化,而忽略了人们内在的需求,这些问题可以很明显地从市面上有关艺术设计教材的图书上清晰的看到。目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的状况依次是:
1.1.种类多样
从目前教材的类别上的观察后不难发现,有以下几种模式——种类过于齐全,花样繁多,大概包含了艺术设计教育的每一个门类,且分类较细。设计基础课程类图书较多,而设计专业课类别的图书相对匮乏,但也在不断增添此类别的新教材。
1.2.内容趋于一致
从教材内容上来看——教材内容过于老旧,缺少创新元素。再者是理论的论述过于陈旧,案例也不够全面完整。虽然目前市面上有关设计专业课图书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且内容丰富多彩,案例相比之下更有创意,但教材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且大多数教材对案例的阐释不够深入人心,会让人在观看学习后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难看出目前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普及还不够,作为教材,内容的表达一定要具有时代价值,反应当今社会,且理论知识的深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1.3.结构并不完全合理
从结构框架来看——应在体现艺术类知识的内在的发展顺序与层次关系的基础上,遵循精密的加工,而目前所有教材大都是以丛书的形式出版发行。且结构不完整,缺少全面性、整体性、创造性。大多书籍都是把一些不相关的知识内容串联到一起,使教材严重缺少连贯性,没有内在逻辑和总体的思路。需要不断改进来实现整体上的突破,也由于社会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类教材正在进行不断地变动与提升,都能促使艺术类教材的不断发展与前行。
1.4.知识本位性强
从教材对学生的影响来看——传统教材定位于权威性著作,其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组织策略是严肃的、陈述性的,以严格的学术语言向学生陈述有关内容。这种表达方式的优点在于能用简洁概括性的语言和来让学生理解,但过于强调知识本位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对艺术类书籍的实际需求,艺术类教材应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为核心。来提高学生在艺术知识上的潜能提高,强调教材与学生的需要、愿望、能力等。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是分不开的,课程改革是教材建设的导向。教材的建设依附于课程改革,并能促进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但教材建设的过程可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的,多次进行的,循环往复的。因此教材建设的过程是一直持续的,不可能一成不变。
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应以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设计项目为载体。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以实际设计项目的应用技能为主、以适度够用的理论为辅,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整合。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过程进行设计,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它要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方便,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阅读时容易理解,容易吸收,容易动手实操。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一定要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文字流畅,图表清晰。
3.1.教材要具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性特点
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建设要突出应用性的教育特点,特别在教材中要体现设计艺术专业的实践目标、实践过程,教学情景要反映实践工作过程的情景,教材中规定和设计的任务,必须与实践任务紧密相连。设计专业系列教材要紧密结合实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编写者应明确本教材在整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内容、案例选择上、教学方法上、实验和实训配套等方面都要满足应用性的特点要求。
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教材要摆脱普通高等院校教材中,理论分析长而深的模式,要考虑精辟的理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增加并充实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实例的内容。在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上多下功夫,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与实训,使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知识点环环相扣,在教材中贯穿始终。
3.2.教材要与时俱进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材料及工艺方面,不断涌现出新面貌,这促使艺术设计专业岗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且只是涉猎范围非常广博。这要求就业者不断学习新知识。为此,教材编写必须跟随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将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编入教材,使学生毕业后具备直接从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优秀的教材编写者,甚至应具备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或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3.3.教材要具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针对性特点
学生从接受实践任务到完成任务,都要经历资讯理解、资料搜索、方案决策、方案规划、方案设计、方案制作、方案检查、方案印刷、方案投入市场、方案评价、方案总结、方案归档的完整实践过程。这些过程及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建设中,应细致体现、详细解释、以求以文图会意。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环节和内容。
3.4.教材建设是整体性工作,不能脱离体系
教材的建设,还要注重课程前后衔接。首先进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次,理论教学和实训、实习教材,也必须进行有效衔接。要综合研究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实践教材的编写计划,使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还要注意教材的衔接。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科技大学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人才规格不同,应防止脱节,避免重复。
目前国内外优秀的设计院校都没有所谓真正的“设计类教材”。原因在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多元性、跨学科、时代鲜明、实践性所决定的,艺术设计教师不可能以一本教材去教学生,应去研究更为广泛的教材内容。其实,已经有不少中国艺术设计教材打破传统,以一种新思维呈现出来,获得很好的效果。借鉴成功教材的经验,来更好地完成艺术类教材的编辑与创作,艺术设计图书的编辑应当走近教学第一线多观察,多与学生老师交流,提高自身的专科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艺术设计类教材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明霞.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研究——《催眠大师》中图形设计心理艺术的研究[J].名作欣赏,2015.01,173-174
[2]张玥.高等学校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解读《动画人物造型设计》教材[J].黑龙江科学,2015.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