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云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404100)
浅析素描绘画中线与面的形式语言
黄燕云(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404100)
素描是用单一颜色来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它是绘画的一种造型手段和形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功。素描的概念有着广泛的含义,包涵了点、线、面、形、体量、结构、节奏、空间、明暗、透视、运动等诸多因素。绘画中的点、线、面、体是画面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没有点、线、面、体的构成关系,也就没有了绘画造型艺术的形式语言。线与面,即线条组织与明暗关系,构成了素描的基本语汇。
素描造型;中西素描表达的共性;现当代艺术的线面交融
线是素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的线组合而成的,而画家在画素描时所采用的第一种和次数最多的都是线。线是素描造型中的关键要素,又是造型的内在因素。线被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或组成明暗色调。“线”构成“面”,成为形体结构的基础,构成了素描的基本语汇。一幅素描作品,可以单独由线条来表达,也可以通过明暗色调的变化来表现或者用线组成体面来完成。对处理形体的空间距离,加强空间感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画线就等于画面,画面就等于表现形体。线与面的交融,在素描形式语言中起着主导作用。
通过历代中外艺术家的探索和发展,对于素描形式语言出现了各种表现方法和流派。其中用“线”刻画物体的结构和特征,突出“线”的表现力,用“线”表示物体的立体和空间。它的艺术表现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既能侧重线,又能侧重面;既能快速画出特征,又能对细部进行精雕细琢;既能描写物体的“真实”,又能表现个人的感受;既能整体作画,也可局部完成。
2.具有很强的表现性。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能很快地抓住对象的形体特征,使它善于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线”的丰富变化,具有很强的综合和概括能力,使画家探索传达主观的情感因素成为可能。
这种线条和调子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给素描艺术家带来极大的便利。既可以收集素材又可以用于创作,既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捕捉整体,又可以深入细致地表现某个局部。在线的主体确定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去使用调子、设计调子,使素描的表现更臻完美,可以反映出艺术家的艺术功底和创作境界。
在传统绘画上,对点、线、面的研究自古以来就有。这三种基本造型因素在中国画中有其各自的艺术特点,并通过传统的技法、技巧将其综合运用在中国画中。从古到今许多中国画家共同努力,使之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中国画中的白描,以“骨法用笔”为原则,利用线条的长短、曲直、粗细、浓淡、干湿、疏密等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神、质和空间感。好的国画就是点、线、面的极佳组合。中国画表现对象以线为主,最明确畅快,谓之线为骨,面为肉,点为装饰。
宋朝时期的李公麟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是我国古代写实技巧最高的画家,《维摩诘图卷》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他就凭着线描曲直、轻重、粗细、刚柔等韵律变化来达到对客观对象的表象与性格的刻画,加之线条细致的描写,诸如墨迹之线的大小、形态等,展示了线面的极佳组合。
近现代画家吴冠中特别重视点、线、面视觉元素的运用。正如吴老自己说:“我的画是将西画的优点表现在中国画之中。我画的点和线,每一笔都包括了体面的结构关系。画中的点和线,不管是大点小点、长线短线,在运用上是严格的,有时一点不能多也不能少。对线的长短也是如此,都不是随便画上去的,要恰到好处。”线的处理处处都凝聚着画家的心血和构思。
当代中国素描作品中最有名的是王式廓的素描《血衣》。它曾被称作是当代中国美术史上最杰出的素描作品。画家从现实主义出发,用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犷的线条,对人物细节的虚实处理达到了画面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统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心世界浑然一体。
在中国绘画里主要是用线多,用点面少;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用面多,用点线少。文艺复兴以前,素描的画法主要是以线条为主的。鲁本斯的画作《女子肖像》,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女子低头沉思的动态。对头发的表现让人拍案叫绝,看似轻描淡写的些许线条,既表达了头部浑圆的球体感觉,又表达了头发蓬松的质感。而对衣服部分只取了外轮廓线和一些重要地方的结构线,略施些许明暗。画面有实有虚,有详有略,线面结合的表现十分突出。
安格尔的线与面的表现力就达到了一个高峰。他的素描总是带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这主要在于他用线的高度技巧。他擅长用书法式的细线条和精细的形状,表现出一种优雅的美感。通过线的轻、重、粗、细,既表达了形的体积感,又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面的明暗关系。
20世纪初德国写实主义画家康勃夫的作品《握棍子的男子》,能体会到他对线面交融的感受与表现。作品反映的是一位握棍子男子的瞬间动作。画家强调线面结合,以线造型为主,明暗辅之,以面补充的画法,具有空间感强、层次丰富、形体表现更为充分的特点。以这种手法表现的人物速写,更为结实,使作品更富有力度。
客观物体中本来不存在“线”,但“线”在世界各国绘画艺术中被普遍运用,尤其在中国,“线”通过“笔、墨”发展为具有独立审美作用的基本绘画语言,正因为“线”具有抽象性,才使它本身具备了多样的表现可能性。到近现代,线与面的交融在中西方绘画中的运用更为自由。不管是写实素描、表现素描、抽象素描,还是意象素描,其表现形式都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着。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在变化着。今天,线与面的交融,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面结合,如今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形式与意义。当代素描的本质不变,改变的是人的思维、观念及不同材料的转换与运用等,由此素描艺术的表现与运用更加多元化。而今,素描已经走出了以往狭义的概念,不再是纯粹为艺术创作服务的角色,素描已经成为许多创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服装素描绘画中,运用线与面的变化来分割空间。线与面是服装结构设计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服装设计的关键所在,更是服装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服装设计的发展需要设计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方法,让点、线、面有机结合,以最大彰显美的功效。
素描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还体现在设计标志中,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印章在标志中是一个整体,既是标志中的点,也是标志中的面。用点线面的关系对比建立良好的主次、强弱的空间关系,增强标志的节奏感和明快感,明确标志设计中的黑白灰关系,使标志更加精彩动人,这正是标志设计追求的更高境界。
所以说,在众多艺术门类中,皆是以点、线、面作为造型手段来达到艺术效果,由此可见线面交融的重要性。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代素描艺术的表现与运用更加多元化,素描的形式语言得到了更自由更广泛的发展空间。素描形式语言中,线面的交融体现得更自由、个性,时代气息更浓厚。我们从传统认识到现代认识的过程中,赋予了素描形式语言中线面交融的新意义,使我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运用及发展。
[1]金晶石.素描中线的艺术[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2]张丽辉.素描课程教学探讨[D].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
[3]何玮.浅谈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素描教学[J].文学界(理论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