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理念差异对幼师生绘画能力的影响——以“儿童画创作”教学为例

2016-12-06 10:55:28吴丽平阜宁高等师范学校224005
大众文艺 2016年14期
关键词:儿童画师生理念

吴丽平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 224005)

中西教育理念差异对幼师生绘画能力的影响——以“儿童画创作”教学为例

吴丽平(阜宁高等师范学校224005)

美育是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社会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中西美育存在差异性,从中西方幼儿园阶段美术教学大纲的差异性比较,得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育理念;结合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以“儿童画创作”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幼师生的绘画能力为宗旨,以明确学校艺术教育鲜明的取向。

理念差异;幼师生;儿童画创作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并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等重要的教育理念,这对学校艺术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阵地,重要的教育理念必须在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中贯彻落实。

我国现行幼儿园阶段(3-5岁)艺术课教学大纲五个标准方向中将“培养学生了解和运用宣传媒介(一切可以表达艺术创作的材料)技法,制作过程方面的能力,以达到进行相关于视觉艺术的基本表达”放在首位,法国幼儿园阶段的美术教学大纲是把“为构造艺术作品所必须的各种实践”放在首位的,大纲虽没有明确规定美术课的具体内容,但体现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的精神,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现场命题创作,是幼师生就业考编的考核内容,也是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教育组的赛事之一,在此背景下“儿童画创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理论支撑

多元智能是美国加德纳博士在其《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系统地提出,认为人至少存在8种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智力类型: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并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的教育理念,与多元智能理论密切相关。

教师的专业化是集学术性、教育性、社会性和创新性为一体的动态发展过程。学者们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在现代社会,从教师素质来讲,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实践能力。

二、“理念的差异”与“差异的理念”

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让学生在尝试中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而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在经验的指导下实践,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很难跳出已有的模式。中国的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怕孩子吃亏,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持否定态度。

绘画活动到底要教授技能?创造力?还是在活动中既培养技能,又发展创造力呢?自2012年起,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参赛对象为江苏省师范专业毕业年级在校学生。我通过多角度观察与研究第二届、第三届参赛学生的辅导过程,对于幼师生绘画创造力和技能有了直观的认识。

1.创作理念的差异对“儿童画创作”水平的影响

第二届省示范生基本功大赛我校推荐学生A、B都是绘画技能相对较好的学生,在比赛前的强化训练中,两学生都很勤奋,推荐生A的构思立意相对独特、新颖些,推荐生B油画棒的性能把握得更娴熟些,色彩感觉较好。两位推荐生虽创作风格、创作理念不同,但相同的是她们对大赛都很投入,全力以赴,作品讲评两位推荐生各抒己见,特色鲜明地让我觉得发挥各自的特长是正确的指导思路,直到比赛结果公布后,我才深刻地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构思立意相对新颖的推荐生A的创作成绩是我校三位选手中最高的。推荐生A也曾在比赛结束,明确告诉我说:“就考场整体水平而论,她的作品该是中等偏上的吧。”

2.教育内容的差异对幼师生“儿童画创作”能力的影响

由于第一次担当幼师生命题创作的辅导教师,没有经验,辅导的成绩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和理解,在担任第三届“儿童画创作”辅导教师时,我注意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采用了类比迁移法,培养学生创作思维的深刻性。在赛前辅导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比较、迁移,抓住各种画面内容间的关联,组织画面,使学生的创作思维更加敏捷。

幼师生日记画的练习对“儿童画创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日记画有助于幼师生积累创作素材,不仅可以增强幼师生形象记忆的能力,还能使他们有效地锻炼造型、设色等能力,培养他们勤于动手的习惯。如果把好的创作比喻成一支军队打仗,那么所收集的素材就跟士兵一样,你的素材越多,士兵越多,素材越丰富,你指挥的兵种越全,当战役时,你就可以随意的调动自己军队了。在第三届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组比赛中,我校命题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00分试卷,推荐生A取得了91.67标准分,推荐生B取得了84.83标准分。而我的另一同事,在担任我市一所本科院校蜡笔画命题创作辅导教师的同时,所取得的成绩明显低于我校学生。就学生素质而言,我校是五年制专科学生,而她辅导的学生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

从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专业蜡笔画评分标准“构思立意准确,造型生动有情趣,构图合理饱满,色彩丰富有感染力,材料运用有创意”中可知仅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是不够的,没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任何出色的构思都难以实现。“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本身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方面。知识越丰富,人的视野也就越开阔,创造素质也就越高。技能和知识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完全脱离知识的技能”。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地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没有根基,就如同无源之水,丢失了创作热情。

3.专业设计的差异对幼师生“儿童画创作”能力的影响

结合教学实际,以教学基本功大赛为抓手,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绘画教学内容的安排,能够贴近幼儿园的实际,从学术角度保证教学内容建设的合理性,注重基本功的夯实:一年级注重儿童画形的练习,“儿童画创作”主体形是基础,形体的生动活泼有情趣是关键。二年级注重色彩知识的学习把握,掌握色彩关系,学一知十,知十通百。三、四年级全面学习创编技法,借人形用己色 ,借形式换内容,借内容换形式等。五年级要求幼师生短期内命题创作,注重作品“创意”和“童趣”的传达。

三、幼师生“儿童画创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在“儿童画创作”理念上必须走进幼儿,构思创意有童趣, 对所要画的对象应有充分、全面地了解,用充满激情的笔去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这是完成一幅优秀儿童画作品的前提和保证。“儿童画创作”技法上完全可以运用有着丰富表现力的成人技法,从而提高它的教育功能。不能认为幼师生工作后就是简单的启蒙,只要求幼师生会临摹就行了。试想如果幼师生只会临摹,就很难将所学的技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就很难灵活地运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也将会扼杀幼儿的求异思维。建构科学合理的学前专业“儿童画创作”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2.三名幼师生“儿童画创作”感受

2013年11月14至16日,第三届江苏省幼师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教育组在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进行。就命题创作而言,我辅导的三位学生,推荐生A、推荐生B综合素质较高,而任抽生C综合素质偏低,但绘画能力在任抽生当中属于偏好的类型。

推荐生A创作作品构思立意新颖,造型能力强,富有童趣。他在省第二师范学院比赛返校后,告诉我说:“在表现《收获》这一蜡笔画命题创作时,他通过平时训练有素的那只形象生动,拟人化气息强的小老鼠搬运着硕大的西瓜来表现主题的,远景发挥性地表现了一片西瓜地。画面效果蛮抢眼的,感觉考场上比我校水平高的选手不多,只有师范院校本科生以速写的表现手法的作品稍好些!”

任抽生C,曾在与其他院校蜡笔画命题创作拉联赛中有过超常发挥的一位幼师生。她造型能力强,绘画技能全面,记忆画是她的强项。作为任抽学生,赛前集训时间相对偏少,问及她大赛感受时,她笑着说,还好,正常发挥。

第三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教育组蜡笔画命题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00分试卷,我校三位选手的标准分别是91.67,84.83,80.00。这成绩的取得与学校专业发展的规划、要求紧密相联,与学生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比较教育视野下幼师生专业发展策略的构建

1.更新艺术教育观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重要教育理念,对学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宗旨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教师应根据不同“儿童画创作”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创作、创编出优秀的儿童画作品。艺术专业教育,应以更新观念为先导,用新的艺术教育观统领改革,塑造艺术教育新的精神和灵魂。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教育理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应自始至终,直至以恒地引导教学。任何一种创造性活动,都是求异思维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会创新思维就不会创造。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价值,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好的作品往往很有新意。不拘泥于狭隘的创作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在创作过程中要敢于突破陈规,另辟蹊径。

3.创作必须走进幼儿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创作”教学,必须走进幼儿,了解幼儿的喜好、创作想法,创作出具有童趣的作品来。从幼儿的角度来审视,适合幼儿的口味,才是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创作”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将“成人画”的各种因素融合进去,从而使学生能够同时获得较深的艺术知识。构图、色调、节奏等,均要遵循共通的艺术规律,运用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提高它的教育功能。然而这一切均要做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也就是说,这一切是为了完善儿童性,而不去削弱它。

4.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美术教学中,仅仅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技能方面,首先,深入研究,临摹儿童创作画形象。其次,借鉴素描、速写、水粉画、国画等绘画技法。具体地讲,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作时则要大胆借鉴,将别人的优点拿过来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结论

进入21世纪,“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鲜明旗帜,高质量的艺术教育需要技艺娴熟的创新型艺术教师。“儿童画创作”对幼师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艺术教育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艺术鉴赏能力、树立创新意识,而且要注重引领学生提升审美品位、构建精神家园。

[1]万丽君.以什么样的理念推进学校艺术教育[N].光明日报,2011-09-20(14).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魏亮亮.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创作的教学思考[J].陇东学院学报, 2014( 9):83.

[4]王洪良.水墨画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浙江教学研究,2006(1):28.

吴丽平,女,1978年3月生,江苏盐城人。2003年大学本科毕业,同年获美术学学士学位。高校讲师,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盐城市书画院特聘书画师。

猜你喜欢
儿童画师生理念
儿童画
社会与公益(2023年3期)2023-06-07 01:45:05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如何鉴赏儿童画
我的儿童画
童话世界(2019年29期)2019-11-23 09:05:32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麻辣师生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