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蔚[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杭州 310018]
论莫里哀“伪君子”形象的起源及流变
⊙梁蔚[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杭州310018]
摘要: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的剧作《伪君子》塑造了“达尔杜弗”这位典型的宗教骗子形象。在创作此形象的过程中,作家借鉴了意大利即兴喜剧的人物原型和法国传统闹剧的情节。本文从“伪君子”形象的起源、在莫里哀笔下形象的流变及其历史原型等方面论述莫里哀在剧中塑造的“达尔杜弗”不仅是这部剧作从最初的滑稽闹剧演变成喜剧经典的关键要素,也反映了法国17世纪充满矛盾与争斗的复杂戏剧生态。
关键词:莫里哀《伪君子》形象
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世界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戏剧大师。他的代表作《伪君子》(Tartuffe)成功塑造了文学史上著名的“伪君子”达尔杜弗形象。这一形象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剧本创作过程经历了怎样的流变?又有哪些现实指涉和依据,本文拟对上述问题做一粗浅的梳理和探讨。
莫里哀并不是第一个塑造“伪君子”形象的作家。其笔下的“达尔杜弗”这个形象及其讽刺性特征,不仅受到意大利作家彼得罗·阿雷蒂诺(Pietro Aretino,1492—1556)和西班牙作家胡安·德·萨巴莱塔(Juan de Zabaleta,1610—1670)的影响,也借鉴了同时期法国作家勒·梅戴尔·乌维尔(Le Metel d’Ouville,1589—1655)作品中的情节。
F.热南在《法语词源学词典》指出,“这个名字并不是莫里哀创造出来的,而是从意大利的俗语中引用而来”①。学者路易·莫兰(Louis Moland)指出,“达尔杜弗”的形象来自于意大利作家彼得罗·阿雷蒂诺于1542年创作的作品《虚伪的人》(LoIpocrito)②,也有学者认为他可能受到西班牙胡安·德·萨巴莱塔作家的笔下的人物形象“伪君子”的影响。③
萨巴莱塔在1654年创作的作品《节日的早晨》(ElDiadefiestaporlama觡ana)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类似的伪君子形象,他一面讲修行,一面却贪恋美食,“饭量可以匹敌六人,早餐可以喝四大杯酒”,而莫里哀笔下的达尔杜弗也是作为一个虚伪的贪食者出现,他嘴上讲的是“苦行主义”,却大肆享用美味佳肴,每餐“虔虔诚诚,吃了两只鹤鹑,还有半条切成小丁儿的羊腿”,早点时,还要喝“满满四大杯葡萄酒”④。对于莫里哀塑造的这个贪吃鬼形象,约翰·凯恩克罗斯(John Cairncross)认为这个形象来源于意大利即兴喜剧。他说:“三幕喜剧中的达尔杜弗的原型是一个满脸红润的贪吃鬼,他踩死跳蚤的夸张行为和递块手帕叫女仆把胸脯遮住的虚伪行为是一个搞笑的人物形象。”⑤
也有学者指出《伪君子》借鉴了同时期戏剧家勒·梅戴尔·乌维尔作品中的情节。⑥莫里哀刚刚从外省返回巴黎时常去勃艮第剧团看戏,正值乌维尔的多部戏剧在这个剧院上演,由此有评论家指出莫里哀戏剧中的许多情节与结构曾受到戏剧家乌维尔的影响。⑦乌维尔在1638年发表的作品《阿尔比冉的背叛》(les trahizons d’Arbiran)中,主人公阿尔比冉试图勾引朋友的妻子,正如达尔杜弗想引诱他朋友奥尔恭的妻子一样。而揭穿主人公虚伪的性格,两位作家也用了相似的情节。在《伪君子》中,艾耳密尔用“桌下藏人”的计谋让丈夫奥尔恭藏在桌下听到她与达尔杜弗的对话,从而揭穿了达尔杜弗伪君子的本质。而在《阿尔比冉的背叛》一剧中,受引诱的妻子向国王告发了阿尔比冉的虚伪,并让国王藏在角落听到他们的对话,从而使国王认清了阿尔比冉的面目,解救了被阿尔比冉诬陷的即将处以死刑的丈夫。⑧
在乌维尔的另一部戏剧《不知爱的是谁》(sanssavoirqui)中,露西被父亲指定了结婚的对象老奥轰特,这使得内向且已有心上人阿尔风斯的露西万分痛苦,在顺从和反抗父命之间犹豫不决只能想到用死亡来反抗命运。女仆内日娜劝告她说她应该听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并勇敢地说出要结婚的是你而不是你父亲,鼓励她勇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在《伪君子》中,桃丽娜以同样的方式劝告被父亲指定婚姻却不知所措只想到死的小姐玛丽亚娜,并同样对她的畏畏缩缩犹豫不决的行为感到气愤不已。⑨
莫里哀塑造的“伪君子”形象不仅借鉴了意大利即兴喜剧的人物原型和法国传统闹剧的情节,在其笔下也经历了人物形象的流变。《伪君子》从1664年问世到1669年确立经典地位,作品的最终定稿经历了五年的斗争和三次修改。莫里哀在剧中塑造的宗教骗子的典型形象“达尔杜弗”成为剧作能否得以上演的斗争焦点,也是这部剧作从最初的滑稽闹剧演变成喜剧经典的关键要素。
1.从三幕喜剧到五幕喜剧
1664年5月7日至13日,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举行“仙岛狂欢”游园盛会,莫里哀负责此次游园会的喜剧编排。此次盛会共演出了他的四部喜剧作品,分别是8日上演的《伊利斯的公主》(LaPrincessed’Elide),11日演出的《讨厌鬼》(Les F cheux),12日上演的《达尔杜弗》(Tartuffe)和13日演出的《逼婚》(LeMariageforcé)。但唯独在上演《达尔杜弗》的时候造成轰动,演出后引起了一场禁演的轩然大波,把这个最初只是为了庆祝盛会而编排的一部闹剧作品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最初的《伪君子》只有现在版本的第一、三、四幕⑩,瓦赖尔和玛丽亚娜并没有出现,情节相对简单,主要以达尔杜弗阻碍达米斯的婚姻并追求奥尔恭的妻子欧米尔为线索,全剧也以达尔杜弗的伪善没有被揭发,最终取得胜利而结束。尽管剧目是以喜闹剧的形式出现,但身穿“长斗篷、黑礼服,不沿花边,戴一顶大毡帽,披短假发,挽素小领,不带宝剑”⑪的宗教大骗子达尔杜弗在舞台上丑态百出,淋漓尽致地表现他的虚伪贪婪和荒淫无耻时,教会便嗅出了它反宗教的气息,严厉指责这是“公开的无神论流派”和“亵渎宗教”。由于作者抨击和指责的对象是教会和封建贵族,这幕剧在第一场演出结束便得到巴黎大主教和路易十四母亲王太后支持的“圣体会”的坚决反对,迫使国王在此剧上演的第二天便下令禁演。
国王路易十四虽然已下令禁演《达尔杜弗》,但是莫里哀坚持“喜剧的责任”,上书国王为自己的作品辩护,“喜剧的责任即是在娱乐中改正人民的弊病,我认为执行这个任务莫过于通过令人发笑的描绘,抨击本世纪的恶习”⑫。莫里哀剧中抨击教会权势地位的部分得到国王的充分肯定,因此路易十四允许他们私下继续朗读剧本和进行秘密演出。莫里哀在支持者和朋友家中一边朗读剧本一边进行修改,最终在路易十四弟媳的别墅里完成了五幕剧的私人演出。
2."达尔杜佛"还是“巴纽尔夫”
《伪君子》第二次公开上演是在1667年8月5日,剧本由原来的三幕增加到五幕。由于“达尔杜弗”(Tartuffe)的名字借鉴了意大利喜剧中暗喻“虚伪”的名字“Tartufo”,因此,莫里哀在改写剧本的时候首先将剧名由之前的《达尔杜弗或伪君子》改成了《巴纽尔夫或者骗子》,“我把戏名改为《骗子》,把人物改成交际家装束,但是没有用;我让他戴一顶小毡帽,留长头发,挽大领巾,佩一把宝剑,礼服沿了花边,有几个地方做了修改,凡我认为有可能给我希图描摹的著名的真人以轻微借口的东西,我都小心删掉”⑬。这样,达尔杜弗就由一个神职人员变成了一个非宗教人士。戏的结尾也相应做了变动。原戏以达尔杜弗胜利结束,修改后的戏以揭穿巴纽尔夫的伪善面目和颂扬路易十四结束。莫里哀对剧作、台词及人物形象的修改是为了减少来自教会方面的阻力,但由于剧本的讽刺锋芒并没有削弱,《伪君子》的第二次修改本在王宫剧场正式公演了一场便又遭厄运。演出第二天就被巴黎最高法院院长拉木瓦隆下令禁演。8月11日巴黎的主教再次下令反对剧目的上演,他通告教民说“《伪君子》是一出非常危险的喜剧,对宗教特别有害,因为借口谴责虚伪,或者伪装的虔诚,它可以让信心最坚强的人们,全都受到株连”⑭。并规定凡看这出喜剧或听朗诵的人,一律驱逐出教。
直到1669年1月教皇颁布了“教会和平”诏书,教派间的纠纷和矛盾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这时莫里哀第三次上书国王,路易十四批准可以复演此剧。1669年2月5日,《伪君子》的第三次修改本得以上演。这次,莫里哀把主人公恢复了原来的名字达尔杜弗,剧名也作了第三次修改,即现在所通用的本子《达尔杜弗或者骗子》。在序言里,他写道:“这出喜剧,哄传一时,长久受到迫害;戏里那些人,有本事叫人明白:他们在法国,比起到目前为止我演过的任何人,势力强大。……我竟敢串演他们的假招子,竟敢企图贬低多少正人君子问津的一种行业。这是他们不能饶恕的一种罪行,于是摩拳擦掌,暴跳如雷,攻击我的喜剧。”⑮
与前两次屡屡被禁的情形相反,此次演出大获成功。演出的第一天,无数观众涌进剧院,剧院里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以致人群挤满所有空隙之处,许多人险于挤死在剧场里”。演出一直持续了九个星期⑯,巴黎全城轰动,全年共有55场演出,售出5000本书。从1680年法兰西喜剧院成立至1967年,这出喜剧共演出2762场。⑰
在《伪君子》的第二次修改本中,莫里哀不仅把“达尔杜弗”这个隐喻“虚伪”含义的名字改成了“巴纽尔夫”,同时也把剧名中的“伪君子”修改成“骗子”。根据学者Furetière的解释,他认为“虚伪”一词首先是体现在教会的道德训诫方面,如伪装的“祷告”和伪善的道德。因此,“伪君子”便具有了特指宗教人士的隐喻内涵。这在莫里哀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世上没有东西比真心信教的虔诚更高贵、更美好的了,所以在我看来,也就没有比假意信教、貌似诚恳,和那些大吹大擂的江湖郎中、自卖自夸的信士更可憎的了。他们亵渎神明,假冒伪善,欺骗众人,不但不受惩罚,还能随意取消人世最神圣的事物。这些人唯利是图,把虔诚当作了职业和货物,单凭眼皮假动几下,装出一副兴奋模样,就想买到信用和职位;这些人,我说,沿着上天的道路,追逐财富,异常热烈;他们一面祷告,一面却又天天讨封求赏;他们在宫廷宣扬隐居;他们知道怎么样配合他们的恶习和他们的虔诚;他们容易动怒,报复心切,不守信义,诡计多端,为了害一个人,他们就神气十足,以上天的利益,掩盖他们狠毒的私愤。⑱
《伪君子》第二次上演之时恰逢路易十四在外作战,莫里哀虽然得到了国王的口谕可以公开上演修改本,但是正式公演后不久便被巴黎大主教和最高法院院长下令禁演。这个敢于与国王公开抗衡的宗教团体便是当时盛极一时的“圣体会”。成立于1627年的“圣体会”得到了路易十四的母亲王太后的支持,且有许多权力人士的加入,如上文提到的巴黎最高法院院长拉木瓦隆、孔第亲王等。这个组织“表面上从事慈善事业,实际上是宗教谍报机关,经常派出大批精神导师,监视人们的言行,甚至住进居民家里进行罪恶活动,许多无神论者、自由思想者、异教徒和其他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都因为他们的告密而惨遭横祸”⑲。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达尔杜弗是作者以这些宗教骗子群像为原型塑造出的典型形象。
学者Paul Emard指出达尔杜弗的故事取材于“圣体会”的沙尔比先生,而达尔杜弗受邀于奥尔恭家的情节也与沙尔比被昂丝一家邀请的情节类似。⑳根据史料,Emard进一步阐释了沙尔比在教堂邂逅昂丝夫人的情节与达尔杜弗向奥尔恭妻子示爱的情节有相似之处,进而推断莫里哀可能从中借鉴了部分内容。沙尔比在对昂丝夫人做了一番虚伪的祷告之后,昂丝夫人便把他带进家中,提供吃住,但沙尔比却赶走了昂丝夫人的侄儿,并成功地勾引了她侄儿的妻子。在考证达尔杜弗的形象来源时,Emard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就是莫里哀笔下的达尔杜弗是孔第亲王的原型。莫里哀在法国南部流浪期间,孔第亲王曾支持他的剧团及演出,但当孔第亲王加入“圣体会”后,又带头反对和批判莫里哀的剧作,因此Emard认为作家塑造的这个集虚伪于一身的人物很可能就是莫里哀要影射现世的王子孔第。㉑也有学者认为作者塑造的“伪君子”是修道院长彭斯,达尔杜弗在奥尔恭家里得寸进尺的欲望展露与彭斯在社交方面尤其宗教领域的欲望之路体现了两者近乎相同的野心勃勃。㉒另一个可能的“伪君子”原型是于1643年加入“圣体会”的雅克·克勒得奈,他以精神导师的名义大肆谈论宗教道德,却私下监视人们的行为并试图对他们产生宗教上的影响。㉓还有学者认为“达尔杜弗”的原型是巴黎最高法院院长拉木瓦隆。《伪君子》第二次公演时,拉木瓦隆利用路易十四在外作战让他代国王行使权力的特权,禁止莫里哀的这部剧继续演出。当莫里哀向他陈情时,他借口说“先生,现在已经接近正午,如果我继续待在这里,我将会错过祷告的时间”㉔。莫里哀顺势把这段对话写到剧中,通过第四幕第三场达尔杜弗在对克莱昂特说“先生,现在是三点半钟,我要到楼上去做圣课,原谅我如此快离开你”㉕,来批判和讽刺拉木瓦隆虚伪的行为。
“圣体会”这一教会组织对演员这一职业充满了歧视,它的教规中规定:“不但演员不准领圣体,连所有参与戏剧演出的人,如机械师、服装师、领座员、假发师、作曲者直到贴画的人都不准领圣体。”㉖这一教规和他们提倡的慈善事业、宣扬的宗教道德背道而驰,是“虚伪”面纱掩盖下真实的“谎言”。最极端的例子便是莫里哀去世时,因为没有做出教会要求的忏悔,即宣布放弃演员这一职业,教会便规定不准有送葬的队伍,也不能举行相关的仪式。因此,莫里哀在夜里被秘密下葬,并被教会冠以异教徒和无神论者的罪名继续抨击。
歌德曾说:“像‘达尔杜弗’那样开场,世上只有一次;像它这样开场的,是现存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了”㉗;伏尔泰写道:“喜剧‘达尔杜弗’,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创作都不能相比的杰作,它暴露了伪善行为的一切丑恶”㉘;普希金说:“《伪君子》是不朽的,他是喜剧天才最强烈的紧张劳动的果实”㉙;别林斯基曾总结说:“一个能够在伪善的社会面前狠狠地击中虚伪这条多头毒蛇的人,就是伟大的人物!《伪君子》的创作者是不会被忘记的!”㉚
达尔杜弗是莫里哀笔下超越时空的不朽形象之一。他的不朽,在于“达尔杜弗决不只是一个达尔杜弗先生,而是全人类的达尔杜弗的总和”㉛。《伪君子》一经上演,人们纷纷议论。莫里哀曾说:“我没有把人物的性格全部描绘出来,因为这不是我的任务。探照灯的光线集中在一点上,一个选好的性格特征上,在这个光点之外的一切都留在阴影中。”㉜“伪君子”形象的经典性,正是莫里哀集中笔力刻画了一个集各种“虚伪”于一身的典型形象。莫里哀深知“虚伪”有意想不到的方便,他在另一部作品《唐璜》中写道:“这是一种妙法儿。欺诈永远为人敬重,就是看穿了也没有什么,因为没有人敢反对它。别的恶习桩桩逃不过责备,人人有自由口诛笔伐,但是虚伪是一种享受特权的恶习,它有本事封人人的口,自己却逍遥自在,不受任何制裁。”㉝
莫里哀创作戏剧的目的,是使人在快乐和诙谐的狂笑中感觉到忧愤。正如法国现代大批评家郎松所言,“莫有无滑稽的真理,也莫有无真理的滑稽,这就是莫利耶的定律”㉞。他的作品对欧洲喜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喜剧发展史中,他上承古希腊、罗马喜剧、意大利即兴喜剧和法国闹剧传统,下启世界范围内的喜剧艺术和喜剧精神,彻底颠覆了古希腊以来重悲剧、轻喜剧的西方文学美学传统,在大力提倡喜剧美学的同时,莫里哀对喜剧的教化作用也有独特的认识。而1664年初次上演,1669年最后定稿的《伪君子》代表了莫里哀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喜剧中的经典作品。剧本对宗教骗子的典型形象——达尔杜弗的伪善丑行做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不仅在屡禁屡演的“重写与颠覆”中见证了法国喜剧从边缘到“经典化”的曲折道路,也反映了法国17世纪充满矛盾与争斗的复杂戏剧生态。
①Auguste Scheler. Dictionnaire d’étymologie française d’après les résultats de la science moderne.Paris et Bruxelles,1873,p.434.
②Louis Moland.Molière et la comédie Italienne,2ème éd. Paris: Didier,1867,p.209.
③Joseph E. Gillet,A Possible New Source for Molière’s Tartuffe.Modern Language Notes,1930(3),pp.152-154.
④Joseph E.Gillet.A Possible New Source for Molière’s Tartuffe,Modern Language Notes,1930(3),pp.152-154.
⑤John Cairncross,New Light on Molière; Tartuffe; Elomire Hyoocondre,Genève: Droz,1956,pp.2-3.
⑥H. Carrington Lancaster.Additional Sources for Molière’s Avare,Femmes Savantes and Tartuffe.Modern Language Note,1930(3),pp.154-157.
⑦Roger Guichemerre,Une source peu connuede M olière:Le théátredeleMételd’Ouville.Revued’Histoirelittéraire de la France,1965(1),pp.92-102.
⑧H. Carrington Lancaster,AdditionalSources for Molière’s Avare,Femmes Savantes and Tartuffe.Modern Language Note,1930(3),pp.154-157.
论欧盟家事诉讼中的不方便法院原则——以Chind and Family Agency案为中心…………………………………………………刘 阳(6):72
⑨Roger Guichemerre.Une source peu connue de Molière:Le théátre de le Mételd’Ouville.Revue d’Histoire littéraire de la France,1965(1),pp.92-102.
⑩[法]J.谢莱尔:《〈伪君子〉的多重结构》,巴黎:SEDES出版社1974年版,转引自宫宝荣:《天才与法则——〈伪君子〉的结构及“三一律”新探》,《戏剧艺术》2006年第2期,第45页。
⑪[法]莫里哀:《莫里哀喜剧全集》(第二卷),李健吾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66页。
⑫[法]莫里哀:《莫里哀喜剧全集》(第二卷),李健吾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61页。
⑬[法]莫里哀:《莫里哀喜剧全集》(第二卷),李健吾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64页。
⑭鹏鸣:《世界文学简论》,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209页。
⑯Perica Domijian.Le Tartuffe de M olière l’emploi de la comédie estde corriger les vices des hommes.Journal of Arts and Humanities,Volume 2, (6),2013,p.125.
⑰Caput,J.P.Le Tartuffe,comédie.Paris:Larousse Nouveau Classiques,1971,p.12.
⑱[法]莫里哀:《莫里哀喜剧六种》,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132-133页。
⑲陈应祥:《外国文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4页。
⑳Paul Emard. Tartuffe,sa vie,son milieu,et la comédie de Molière,Histoire littéraire de la France.1934(1),pp. 131-134.
㉑Paul Emard.Tartuffe,sa vie,son milieu,et la comédie de Molière,Histoire littéraire de la France,1934 (1),pp. 131-134.
㉒Shirley T.Wong. lasituationdeTartuffeautempsdeMolière: interference ,rencontres,affinités. thesis,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85, p.52.
㉓Shirley T.Wong. lasituationdeTartuffeautempsdeMolière: interference ,rencontres,affinités. thesis,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85,p.61.
㉔Saint-Simon.Mémoire,7tomes.Paris:Gallimard, 1961,p.153.
㉕[法]莫里哀:《莫里哀喜剧六种》,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173页。
㉖[法]乔治·蒙格雷迪安:《莫里哀时代演员的生活》,潭常轲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㉗[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转引自杨正和:《外国文学名作赏析》,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㉘韩耀成:《外国争议作家作品大观》,译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页。
㉙曹让庭:《〈伪君子〉论析》,《吉首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第1页。
㉚[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选集》(第2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转引自石璞:《欧美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1-382页。
㉛[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艺术生活》,瞿白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转引自杨琳:《戏剧鉴赏》,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㉜[苏]阿尔泰莫诺夫:《十七世纪外国文学史》,田培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转引自胡健生:《悲喜交错乎?——莫里哀喜剧艺术风格质疑》,《齐鲁学刊》1996年第3期,第67页。
㉝[法]莫里哀:《莫里哀喜剧全集》(第二卷),李健吾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转引自靳丰、江伙生:《不朽的艺苑之葩——读莫里哀的〈伪君子〉》,《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4期,第45页。
㉞董家荣:《莫利耶的研究》,《东方杂志》1928年第25卷13号,第92页。
作者:梁蔚,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讲师,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戏剧学在读博士。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杭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清末明初中法戏剧的双向传播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Z15JC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