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技巧

2016-07-11 12:33张弘
求知导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数量关系数学概念

张弘

摘 要: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的学习难点。破解这个难点,其基础性工作还在于形成有效的读题能力。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数学概念的术语内涵,二是抓住事物数量关系的词语,三是运用图示阐明数量关系。运用这些读题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应用题解题能力。

关键词:读题能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我们发现,一些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解题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时不是计算能力不行,而是读题方面存在偏差,不能正确理解题目要求,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把握不同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至关重要。这里介绍几个实用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解题。

1.把握数学自身的术语内涵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各个术语都有着严格的内涵意义,只有真正理解 “积、商、差、和”等最为基本的数学术语,才能做到正确解答数学题目。

有些题目可能包含其他算法,甚至四则运算方法,这时就更需要准确理解数学术语,否则就不能疏理包含其中的数量关系。例如:小玲家养了46 只鸭子,24 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 只。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这是包含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相对而言有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决问题。第一,题目中出现了3个数量,即“46”“24”和“5”,因此,必须疏理3个数量的关系。第二,关注题目提示的数学内涵,“鸡和鹅的总只数”表达的是加法的数量关系,“总”表达的就是合并的意思,此处应该使用加法。第三,鸡和鹅的数量合并后,比鸭多5只,“多”也是合并的意思,应当使用加法,也就是鸭的数量与“5”合并。第四,鸡和鹅合并,鸭与“5”合并,这之后形成的两个新数量相等。第五,鹅的数量少于鸡和鹅合并的数量,也少于鸭与“5”合并的数量,因此应当使用减法。

2.抓住表达数量关系的词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是研究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学问,因此,我们在读题方面就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把握数量关系。四则运算的意义本质上是“分”与“合”的关系,加法和乘法都是“合”,加法是不同数的“合”,乘法是相同数的“合”;减法和除法都是“分”,减法是从总数(即“和”)中分出一部分求另一部分,除法是把总数平均分成相同的数。教学时,学生用已有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之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把握运算意义的同时,理清“两个关系”,即在加减法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乘除法中“相同加数、个数与总数”的关系。在这些数量关系中,我们应当归纳一些有助于直观判断事物关系的词语,诸如“多”“少”“一共”“倍”“合”“总共”等,从而可以更加快捷地帮助学生掌握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表示事物数量关系的词语,结合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内涵,不仅可以正确把握题意,而且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思路。这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读题方法,也是授之以渔的办法,值得我们关注。

3.运用图示方式阐明数量关系

读题思维不仅仅是课标要求,也符合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多角度地创造性运用图示方式,以此形象地说明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达到形成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一,可以运用实物图形来体现事物的数量关系。第二,使用线段图示展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解题,可以化抽象的语言为具体、形象、直观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直观、形象、具体,可以化知识为能力。第三,可以使用圆形图示体现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低年级出现连加连减应用题,是反映几个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分析这类应用题的用圆形图效果较好。圆形图可以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量,用各个扇形面积表示部分量。

数学教学必须向学生讲明算理和数理,而这又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对于长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应当充分利用他们的思维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读题策略,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引导的核心应当是方法,因此教给学生正确快捷的读题技巧相当重要。这里只是提供一点教学心得,希望能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秋凤.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读题能力的培养[J]. 科技信息,2013, (21).

[2]孙惠芳.浅谈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8).

猜你喜欢
数量关系数学概念
三教三探 寻根究底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找准标准量是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 三种类型应用题的关键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数形结合
基于学生心理的数学概念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