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豆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2016-07-11 07:56于永辉吴广成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30033梅河口市园艺特产工作站35400
吉林蔬菜 2016年7期
关键词:荷兰豆小点染病

于永辉吴广成(.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 30033)(.梅河口市园艺特产工作站 35400)



荷兰豆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于永辉1吴广成2
(1.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130033)(2.梅河口市园艺特产工作站135400)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6.07.019

1 荷兰豆白粉病

白粉病在保护地、露地都有发病,一旦发生,病株率很高,一般发病率50%以上,重病地块或棚室100%发病,病叶率可达80%以上。

1.1症状

此病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多始于叶片。叶片染病初出现白粉状淡黄色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粉斑,相互连合,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随病情发展,病斑波及全叶,致叶片迅速枯黄坏死。茎蔓和豆荚染病,也出现白色粉斑,严重时布满茎和荚,致使茎蔓枯黄,嫩茎干缩,豆荚干小。后期病部形成黑褐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囊壳。

1.2发病规律

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进一步扩展蔓延。

1.3防治方法

因地制宜选用较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切忌连作。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30%特福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3%菌力克悬浮剂6000~8000倍液,或40%福星可湿性粉剂6000~8000倍液,或30%特福灵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保护地可选用5%加瑞农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15千克/公顷喷粉防治。

2 荷兰豆根腐病

2.1症状

此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苗期和开花期染病较多,主要危害根和根茎部。幼苗染病,萎蔫死亡。成株染病,下部叶片先发黄,逐渐向中上部发展,致全株变黄枯萎。初期主、侧根表面出现红褐至黄褐色坏死小点,以后扩大蔓延使病根变褐,纵部病根可见维管束变褐或呈锈红色至锈褐色,根瘤明显减少。轻病株矮化,叶色褪绿,个别分枝萎蔫或枯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豆荚的大小和数量。重病植株根茎部缢缩或凹陷,黄褐至暗褐色,皮层腐烂,开花后全株枯死。

2.2发病规律

发病适宜温度24~33℃,土温对病害影响较土壤湿度大。土壤过干或过湿、地下害虫多,或连作地块发病重。

2.3防治方法

2.3.1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3%的72%萎福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3%的70%土菌消与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后拌种,拌种前注意用水湿润种子。

2.3.2拌种前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萎福双可湿性粉剂,或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45~75千克/公顷于种植沟内进行土壤灭菌。

2.3.3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带到田外集中销毁。生长期适时浇水、施肥,促进根系正常生长,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减少根系受外界的伤害。

3 荷兰豆黑斑病

3.1症状

此病可危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叶片染病,初出现不规则形淡紫色小点,以后变成紫红色近圆形斑,有时具有颜色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布满整个叶片,致病叶变黄枯死。后期病斑中央多产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叶柄和茎蔓染病,形成大小不等中央略凹陷的紫褐色坏死斑。豆荚染病,初出现许多暗褐色近圆形凹陷小点,以后呈黄褐色,相互汇合成黄褐色坏死下陷斑,严重时病菌可从种荚侵入到种子内部,后期亦可在病部产生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

3.2发病规律

发病后病部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重复侵染。病菌生长温度5~34℃,适宜温度约25℃,高湿多雨有利于发病。通常播种过早、受低温冷害侵袭,或田间湿度过高、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容易引起发病。

3.3防治方法

重病地块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进行种子处理。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70%甲基托布

荷兰豆富含赖氨酸,赖氨酸是人体需要的一种氨基酸,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由于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可以调节人体代谢平衡。赖氨酸为合成肉碱提供结构组分,而肉碱会促使细胞中脂肪酸的合成。往食物中添加少量的赖氨酸,可以刺激胃蛋白酶与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分泌功效,起到增进食欲、促进幼儿生长与发育的作用。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4 荷兰豆立枯病

立枯病为荷兰豆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较普遍。保护地、露地都有发生,以露地发病重,常造成成片死苗,显著影响生产。

4.1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根茎部,初期在根茎基部产生黄褐色坏死小点,以后变成近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坏死斑,进一步向上下发展使根茎甚至根系全部染病。同时病苗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坏死干枯,终致全棵苗坏死。

4.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中或在发病组织上随病残体越冬。地温10~28℃均可侵染发病,以16~20℃为最适。土壤过干过湿,砂土地或幼苗徒长、温度不适等均有利于发病。长江流域几乎全年都可发病。

4.3防治方法

适期播种,春季适当晚播,秋季适当早播,使幼苗避开雨季。进行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3%的45%特克多悬浮剂黏附在种子表面后,再拌少量细土后播种。也可将种子湿润后用干种子重量0.3%的75%卫福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5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或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拌种。加强水肥管理,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减少根伤,提高植株抗病力。

发病初期可选用30%倍生乳油10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浇茎基部,7~10天1次,视病情防治1~2次。

5 荷兰豆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在北方保护地内发生危害,一般病情较轻,对生产影响不明显,个别棚室发病较重,显著影响正常生产。

5.1症状

此病可危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全生育期都可发生,以幼嫩时期受害重。苗期发病,多造成幼苗坏死腐烂,初期产生白色菌丝。以后长出灰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常成片毁苗。叶片受害,多从叶缘开始侵染,形成“V”字形黄褐至灰白色坏死斑,有时也在叶面形成近圆形同心轮纹斑。空气潮湿,病斑上产生稀疏灰白色霉状物,以后腐烂。豆荚染病,多形成水渍状不规则形灰绿色坏死斑,潮湿时致豆荚腐烂,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严重时病菌可侵染豆粒,致豆粒呈水渍状坏死腐烂。茎蔓受害,多形成不规则灰褐至黄褐色坏死斑,后期产生稀疏灰霉。

5.2发病规律

主要通过气流传播,也可通过未腐熟的堆肥或通过浇水扩散。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31℃,最适温度为23℃。保护地气温20℃左右,连续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容易发病。植株叶面有水滴、管理造成伤口、生长衰弱容易染病,特别是春末夏初,植株受较高温影响或早春受低温侵袭后,植株生长衰弱,相对湿度达94%以上,发病普遍而严重。

5.3防治方法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妥善堆沤处理。在种植或定苗前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施加乐悬浮剂8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乳剂1000倍液,或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均匀喷洒棚室地面、墙壁、棚膜等,进行表面灭菌。采用小高畦、地膜覆盖和滴灌栽培技术,发病期增加通风,尽量降低空气湿度,提高管理水平。发现病株、病叶,及时小心地清除,放入塑料袋内带到棚室外妥善处理。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施加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乳剂8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植株茂密时选用防治灰霉病粉尘剂喷粉防治或采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效果较好。喷药后注意通风降湿并适当控制浇水。

猜你喜欢
荷兰豆小点染病
偶感
你我都不知道的冷知识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腊肠炒荷兰豆
永远的小点
百变荷兰豆
变成小点
果仁荷兰豆
爱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