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也应有散的标准

2016-07-11 09:16胡立彪
大众标准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产日期保质期经营者

● 胡立彪



散货也应有散的标准

● 胡立彪

逢年过节,中国人有走亲访友互赠礼品的民间习俗。买现成的商品当礼品固然省事,也能体现档次品味,但不如自家制的东西或地方土特产等来得更有特色,也更有人情味。不过,后者也因这种“特色”而隐含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人从老家带了些茶叶送你,礼盒包装精美,感觉很高大上,但打开包装后,里里外外找不到茶叶生产厂家厂名厂址、通讯方式,甚至连生产日期、保质期都没有。这种“三无”产品,你真的敢喝吗?而那些被用来当礼品的自家制的东西,其质量安全问题就更难以保证了。

事实上,大多数人可能并未注意到这个问题,但这的确是个问题。自家的东西别人管不着,要是作为商品出售的土特产或其他散装产品,恐怕就要出于食品安全考虑管管了。散装茶叶就是需要管的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茶文化千年之久,向来都是罐盒装盛,顶多注明品名产地、经营字号,至于具体炒制厂家、详细月日时间,基本都简略掉了。即使现在进入工业化时代,出现了一些大的茶叶品牌和规模化企业,但受限于茶叶自身特性,传统方式的零散经营仍然占有不小的市场比例。既然是散茶现包现装零售,经营者很可能自己都搞不清生产日期、厂址厂名之类,而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也不愿在包装上花太多的钱。

以前消费者可能会默认茶叶经营者的这种做法,可是随着人们消费安全意识的增强,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日渐得到消费者的重视,一些消费者对于茶叶这种传统上一直走简装路线甚至全裸上市的产品,也开始有了新的要求。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商家对消费者的心思摸得很准,很快找到应对之策。他们从外面购进包装盒、包装袋,或者提前印好日期,或者自己配备喷码机,根据需要随时打印生产日期。如果消费者买茶是自己消费,那么商家就拿出预先打好日期包装好的茶;如果是送礼用,商家可能会让消费者现选包装,现打日期。

这么随意处置商品,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像陈茶当新茶卖,过期变质的茶当好茶卖,这样的猫腻一定有人偷偷地玩。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同时,原卫生部制订的《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也要求由经营者重新分装的食品,其标签应按原生产者的产品标志真实标注,严禁更改原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因此,无论作为预包装,还是后包装食品,均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规范标识,否则,应被视为不合格产品,逐出市场。而那些玩猫腻的人,也应当受到相应处罚。

然而,法规标准虽然有规定,但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预包装茶叶存在问题,工商部门可进行查处,但是散装茶叶属农产品,包装不在工商受理范围。而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工作人员则认为,茶叶虽然属于农产品,但是市场交易的农产品已经进入流通环节,按照相关规定,农业部门只能对其标出的“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标识是否经过认证进行监管,对其他方面则没有权限。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监管盲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散装茶叶的身份确认缺少相关法规标准。过去,农民收到青叶或加工后的毛茶称为农产品;茶厂加工后的成品茶称为食品,界限分明,管理权限明确。如今,农民或农民合作社直接将制好的茶叶上市销售,究竟该将其看成食品,还是农产品,至今还没有明确规定。

像茶叶一样,还有其他一些土特产品也面临这种市场监管缺少法规标准依据的尴尬。任何产品只要拿到市场出售,都要遵守市场法则,散货也应该有散的标准,这是不用论证的。正基于此,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比如四川省,开始禁止销售标识不规范的散装茶叶。当然,一味禁止并不是最好的办法,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组织应尽快针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出台更符合实际,能兼顾茶农及其他土特产品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等多方利益的法规标准,让行业市场进入良性、健康发展轨道。

猜你喜欢
生产日期保质期经营者
注意食物是否过了保质期
《经营者》征稿启事
跟保质期赛跑
生产日期“易除抹”不是个小问题
含多个生产日期食品的外包装标注分析与修改建议
如何识别改期食品
车市复苏保质期能有多久?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爱情保质期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压机——精明采石场经营者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