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2016-07-10 02:08禹小强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语文信息技术

禹小强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 教学,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建构自身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大的作用。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能以最快的速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知识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现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是整合高中语文的历史必然

语文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它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高中语文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硬灌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少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因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如语文口语训练,高中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都设有口语练习。就拿演讲训练来说吧,听名人的演讲,用传统的工具,学生只能听到演讲者的声音,是种远听而不可近视的感觉,不能激发学生较浓厚的兴趣。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后,学生除了听到演讲者的声音外,还能看到演讲者的动作、神态和表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内心对演讲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主动训练的目的。所以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是整合高中语文学的历史必然!

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在高中教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腾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世界最美的坟墓》、《断臂的维纳斯》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孔于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

这点在讲唐诗宋词时就很明显,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但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学生较难深刻地领会诗词的意境美和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如果以信息技术作工具就不同了。如讲教杜甫诗歌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因为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在讲课前做了个关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像看电视一样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在回答问题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之后,经过讨论,整理资料,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杜甫诗歌的思想风格。这样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并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杜甫这一诗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资料的实践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老师在教学中“导”的地位。

三、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教师主导性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是主要是通过音像、色彩、动画等媒介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注意力更集中、稳定,思维更广阔、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演示者”,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量运用音像资料,过分追求视听刺激,过多挤占学生实践时间,这种做法只能是本末倒置,冲淡教学主题,最终削弱了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当下教学中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教师应考虑多媒体展示的最佳时机,呈现的最佳方式,使多媒体在教师的掌控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要坚持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原则,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一个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平台,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着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这是学科整合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我们要做到的。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高中语文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