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篇关于怎样才是有深度的语文课的文章,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笔者对其中“由浅入深、层次清晰的语文课是有深度的语文课”这一观点,实在不敢苟同。
也许有人会说,语文课上得井然有序有什么错,我们不是一直倡导课堂结构合理清晰吗?是的,我们确实见惯了这样的课堂:导入极具煽情,提问一环扣一环,讨论一波接一波,衔接俨然无缝对接,结构不啻浑然一体。这样的语文课堂,你几乎觅不到瑕疵,找不见漏洞,还能腹诽什么?
我不否认对课文的理解需要“由浅入深”,我也不反对教学过程力求“层次清晰”。但从语文的学科特质来看,语文课堂应该有点“乱”,有点“闹”,有点“不可思议”。笔者并不看重它的“有序”,恰恰青睐它的“无序”。
一、“无序”,是对教师过分“预设”的矫正
语文教学固然离不了“预设”。但“预设”什么,怎么“预设”,却大有讲究。有的教师不在仔细研读课文上下功夫,不在品味课文美点上花力气,不在学情上反复琢磨,而是一味吃透教参,网罗各种资料,在课堂上,教师成了“倒爷”,将“预设”的教案一一“兜售”。过程是“严谨”了,“有序”了,语文课堂的“变数”却没了,生气自然消失殆尽。这样的“预设”,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戕害。真正有效的预设能“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进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我也进行“预设”,但绝不会把课堂“框”死,更不会让学生被我用无形的绳子牵着。我有备课本上的教案,更有心中的“教案”。在我的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我会随时“变更”教学流程,显得有点“乱”,有点“无序”,就在这“乱而无序”中,学生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无序”,是课堂生成的绝佳“推手”
语文课堂注重生成。生成哪里来?有的老师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从教师的提问中来。教师的提问也会引发生成,但这种“生成”依然脱不了教师的“掌控”,有时只不过是教师刻意丢下的一个“包袱”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成。我以为,真正有价值的生成一定来自学生,来自学生对课文的个性解读与思考,来自课堂上显得“无序”的教学流程。笔者执教《我的叔叔于勒》,在讲到文中两位打扮得高贵的太太吃牡蛎这个细节时,有学生抖动嘴唇做贪吃状,我见此,灵机一动,请这个学生到黑板前即兴模仿两位太太的吃法。教室里顿时喧闹了起来,那学生也不推却,大大方方地走到前面,头向前倾,嘟起嘴唇,快速地一伸,嘴里还咂出声来,此举引来同学一番大笑。但笔者却并不就此打住,随即问了一句:他的模仿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很快发现,他的模仿不到位,显不出“文雅”来。于是,又生成出“为什么要‘文雅地吃”“透过‘文雅我们看到了什么”等问题。试想,倘若我按部就班中规中矩地照本宣科,学生会如此地投入如此地兴致盎然吗?
需要澄清的是,这里所讲的“无序”,不是教师撒手不管。有两种语文教师我很不认同,一种是教师在课堂上成了“看客”,成了“旁观者”;一种是教师在课堂上像个管家婆,事无巨细,一一包揽。真正“无序”的课堂,最能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学生一丝疑惑的眼神,一次简单的回答,一个寻常的举动,教师都须迅疾作出反应,巧作引导,委婉点拨,使之成为不可复制的教学资源。
三、“无序”,是生命自由的理想“场域”
朱华贤先生欣赏这样的语文课,“不严谨,不井然,也不雕琢,有时汪洋恣肆,挥挥洒洒,有时旁征博引,星光灿烂,有点儿海阔天空的味道”。陈平原先生表达得更为直接:“如果连语文课都讲得严丝合缝,板上钉钉,绝非好事情。”语文课怎么上,千人千法,但万变不离其宗,都不能改变语文课原本的特质,不能失却了语文课应有的气场。我总以为,语文课堂就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娓娓道来,张弛有度,既可以横生枝蔓,旁逸斜出,亦可以紧锣密鼓,屏息凝神。语文课不止传授知识,太过一板一眼的语文课堂,气氛压抑,教师无趣,学生恹恹。这样的课堂,与课堂若即若离,与智慧自然也就渐行渐远。我强调语文课堂的“无序”,是因为它营造的是极为宽松的环境,它激发的是最为活跃的思想,它点燃的是最具魔力的生命自由。有人说,“语文魅力课堂应该是和谐而又充满张力的时空”,“让学生的才情和性灵得以自由地飞扬,享受生命之光互相撞击的快乐”。我有理由相信,能让语文课堂“无序”、让学生思维激荡的,课一定是好课,师一定是名师。
“无序”,不是杂乱无章,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无序”,不是不讲究“章法”。从语文教学的真义来看,“无序”就是最佳的“章法”。课堂多一些“无序”,语文就多一分精彩,学生就多一种浪漫与豪迈的情怀。
(陈祖平,南通市通州区通海中学,2263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