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沣
她多才多艺,戏路宽广,除了擅长演小生戏之外,还能扮演须生、正旦和老旦等行当。
她的拿手戏《周仁回府》演了3000多场,每次都力求出新、不重复,被誉为“活周仁”。
如今已77岁高龄的她并没在家安享晚年,还在收徒,希望能将李派“周仁”发扬光大。
5月14日下午三点,天水市中心广场金龙大厦三楼华夏艺术馆大厅。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李爱琴,收仰慕自己三十多年的天水市当红小生贺晓蕙为徒。
收徒仪式行传统的叩拜大礼。贺晓蕙向李爱琴叩首、敬茶,站立宣读拜师帖;李爱琴向贺晓蕙赠言。现场二百多嘉宾见证了这一时刻。
李爱琴的另一弟子王凤娥与贺晓蕙一起发言:以师父为榜样,同担李派传承人之重担,不负师门与众望。
“活周仁”的晚年生活,依然忙碌。
六岁女童唱《三娘教子》
李爱琴生于一个秦腔世家,祖父是唱皮影戏的。
渭北一带年长的老人经常说“‘四楞子李三的跑台子”,李三就是李爱琴的祖父。李爱琴的父亲李万祥农忙在家务农,农闲跟着李三到集镇村舍演出。李三去世时,李万祥20多岁。为谋生,他替人当丁去了汉中,在那遇到了李爱琴的母亲。他们一起从汉中徒步走到西安,落脚在西安西关解家巷一个破庙里。1939年的4月,李爱琴就出生在那儿。
李爱琴母亲一连生了三个女孩。老大出生时,大家还觉着挺好,先开花后结果么。到李爱琴还是个女娃,想要儿子而不得的父亲,随便给李爱琴取了“丑丑”这个小名儿。
一家子为了生计,父亲卖菜,母亲给人洗衣服,李爱琴的小姨则去剧团学戏。小姨常背着两三岁的李爱琴去剧团,耳濡目染,李爱琴也迷上了唱戏。
李爱琴先在彭艺社扮小孩,演丫鬟,先后得到过大华社李正敏、董化清老先生的指点。5岁多时,李爱琴被父亲带到三意社,得到了苏育民的指导。“他们可能出于爱和同情,觉着这么小的娃出来谋生不易,就乐意给我教戏。”李爱琴说。
6岁开始,李爱琴就能演《探窑》《三娘教子》《五典坡》等戏。演《三娘教子》还是压轴,经常瞌睡得熬不住。上台前,父亲就拿一碗醪糟、两根麻花给她说:“娃呀,吃了准备上场。”
一个六七岁的女娃演《三娘教子》,现在大家会觉得不可思议。观众对小李爱琴的表演的认可,就三个字“像得很”,并给演啥像啥的李爱琴起了个“妖怪”的外号。
小李爱琴每次演出,能挣回来一袋面。
在宝鸡演出时,李爱琴还没有一个正式的艺名。
“台上这娃娃叫个啥,咋这么灵醒的,几岁了?”有人问。得知李爱琴只有6岁时,不知谁随口的一句“六龄童”,就被叫了开去。
解放后,父亲为她正式起名李爱琴。李家的人爱秦腔,琴、秦同音,“演旦角还是用琴字好些”。李爱琴的父亲因用嗓过度,不能唱戏了,就把心思全部寄托在了李爱琴身上。
“我想上学,爹妈根本不同意,说家里都穷成啥样了,哪有钱供你上学!”李爱琴无可选择,只好继续学戏。学戏是个苦差事,稍有不对,就是挨打。
“我演《三世仇》那么受欢迎,就是因为我亲身经历了那段日子,深有感触。”李爱琴说。
被五一剧团挖角
“可能是天生吃这碗饭的。”天赋很高的李爱琴,别人的戏看三遍她就能演。“我这辈子,真是为秦腔而生的吧!”
从10岁起,李爱琴在泾阳县剧团演出,是剧团的台柱子。
1953年,泾阳县剧团和陕西军区五一剧团唱对台戏。五一剧团前身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二队,1949年成立于兰州。1953年转调西安。当时五一剧团演的都是新戏,泾阳县剧团演的是《三堂会审》《五典坡》《秦香莲》这类老戏。
五一剧团领导看中了泾阳县剧团主演李爱琴。那时,李爱琴声带长了个结,五一剧团领导以答应“到西安给你看嗓子”为条件,把她挖到了五一剧团。
1954年,李爱琴加入了五一剧团,演的第一个角色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当时演林黛玉的演员临时有急事要回老家,戏又不能停演,团里领导问李爱琴:林黛玉你敢不敢演?看了两场后,李爱琴就上台了,而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那一阵连续高强度的演出,让李爱琴很担心嗓子被唱坏了。不巧,扮演贾宝玉的演员怀孕了,李爱琴又补宝玉这个角色。这也是她唱小生的开始。
“你咋啥都敢演?”团里有人问李爱琴。“耍呢么!”只要是戏,李爱琴都愿意演。
五一剧团排演《张羽煮海》,一连演了三个月。该戏的火爆程度,被观众形容成“李爱琴把东大街都煮干了”。
“那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为人民服务,需要我演啥,就演啥,生旦净丑都演过。”回想初到五一剧团的日子,李爱琴无限感慨。
荣获三等功
“团里要参加省上戏剧会演,就给我排了《戚继光斩子》。”李爱琴说,为这出戏,她真是把苦受美了。
排戏之前,李爱琴一行专门到北京看李万春一家子演的京剧《戚继光斩子》。看呆了的李爱琴心想:唱腔和表演咱心里多少有些把握,但这武功咋办?还要在一个月内排好,压根不可能么!
回西安后,晚上要正常演出,一天三趟功也不能少。排练时,导演见她做得不到位,就打。被打急了的李爱琴,骂导演是“法西斯”。
会演时间马上到了,导演撂挑子罢工不干了。这可咋办?“你把我打急了,我胡说呢!”李爱琴赶紧给导演赔罪道歉,话语里也透着她的小委屈。
1956年,《戚继光斩子》参加陕西省戏剧会演,李爱琴获演员一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迎接新中国建国十周年,陕西省排演了《三滴血》,李爱琴与来自全省的艺术家们,一起在丈八沟宾馆集中学习了八个多月。这部戏是易俗社的班底,集合了肖若兰、宝鸡的曹海棠、咸阳的郭明霞,还有崔惠芳、刘毓中、孟遏云等名演,请了四川的老师教扇子功,山西的老师教翎子功,真是收获很多。
熟悉和喜欢秦腔的人,对《三滴血》中那段“祖籍陕西韩城县”的唱腔耳熟能详,但鲜为人知的是,这段唱腔正是李爱琴设计的。
“戏都有专门的唱腔设计,但我觉着不合适,就改了。荆生彦老师听了我改后的设计,说有味道,把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表现出来了。”李爱琴回忆说。
《三滴血》演职人员进京时,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的亲切接见。江南十三省市巡演又得到了盖叫天、袁雪芬、陈伯华、范瑞娟等名家的指点。“尤其是盖老请我到他家做客,指着摆放的一尊尊罗汉说,演员演戏不能一个表情,要求变。这些教导够我琢磨一辈子了。”
1959年,李爱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活周仁”的辉煌岁月
《周仁回府》是秦腔的“家底戏”,为秦腔八大本之一,传唱了数百年。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和苏育民曾演出过这个剧目。著名秦腔演员雒秉华、黄金华、任哲中等都在这个戏里付出了心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尤其是任哲中演的周仁,在当时观众中影响极大。
小时候,李爱琴和任哲中老师同台演过戏,那时她演旦角,受到老师很大的影响。她当时压根没有想到,自己要和老师演同一个角色“周仁”。
“团里给我排《周仁回府》时,任哲中老师的‘周仁已经深入人心。我当时也没多想,团里下了任务,咱就好好完成。”李爱琴回想排这出戏的情景时说,“演《周仁回府》没压力,但有难度。”
李爱琴说,她爱这个戏,爱周仁这个人。他勤劳憨厚,知恩当报,侠肝义胆,一身正气。“任老师有任老师的优势”,李爱琴觉得在虚心向前辈学习的同时,还要演得和老师不一样,有自己的风格,就有难度了。
“第一次演出时,只是理解和表现了他耿直老实、甘于奉献的一面;后来,把他的心理斗争也演了出来,大家越发感到周仁的可爱。”演了几百部戏的李爱琴,最得意的角色也是周仁。“每次演完,我都兴奋得很,总在想今天哪里发挥得不足,下一次要注意。”
至今,李爱琴的《周仁回府》演了3000多场,秘诀是啥?李爱琴说,“有人说我在舞台上太随便,没有程式。其实,那不是随便,我就是要把死人演成活人,把活生生的周仁展现给观众,而不是生搬硬套地做程式。活学活用,既有革新,还要保留祖先的程式。”
有人评论李爱琴饰演周仁,“动作质朴无华,情感慷慨激越,唱腔浑厚、刚毅、深沉,余味无穷”,其特色在《悔路》一场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倒头转浪头的紧锣密鼓声里,周仁怀着悲愤、焦急的心情,慢步上场,行走踉跄,台口亮相后,甩水袖,千思万虑,无有两全之策,不献嫂嫂不行,献了嫂嫂不成,万般无奈,跺脚、拖鞋捶胸、摸帽,痛恨卖主求荣的奉承东。随即悲愤交加地唱道:“奉承东蛮奴才报德以怨,他把我推虎口进退两难。”
李爱琴用闪帽翅的技艺,准确、妥贴地表现了人物此时激烈的内心矛盾和无限悲伤的感情。闪帽翅作为秦腔一项演技,历来为观众所喜爱,只要闪得好,总会赢来满堂喝彩,然而李爱琴没有为廉价的喝彩而过多地闪动帽翅,而是闪得恰到好处。
1991年元月,李爱琴到北京参加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纪念演出,对她表演的《周仁回府》中《悔路》一折,学术评论组的专家们认为“演员对周仁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她以多侧面、多层次的手法刻画和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态”,“是一人满台戏”,“演员有独到之处,与叶盛兰的《周仁回府》可以并驾齐驱”。
西北承包剧团第一人
李爱琴进入五一剧团后,事业步入正轨,“不仅开始系统地练功、学文化,而且成为文艺工作者,有了社会地位,很有荣誉感。”在几位名师的指点下,李爱琴逐渐成为驰名大西北的秦腔名角。
“一心就琢磨着怎么把戏演好,观众喜欢了、鼓掌了,心里最高兴。”在五一剧团近三十年,李爱琴过着单纯演戏的简单生活。
1983年,是文艺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之年,也是李爱琴的转折之年,她组建了西北文艺界第一支演出承包队。从这时起,她身上具有的组织领导能力充分表现了出来。
李爱琴带领这支由30多名员工组成的演出队,在八百里秦川巡回演出。
下乡演出,条件是极其艰苦的。“就吃这,还有劲演戏?太寒酸了吧。等会咱头儿来了,肯定发脾气!”一次演出时,个别演员抱怨道。
“哎呀,今天的菜好么,我最爱吃了。”李爱琴端起大黑碗,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见此情景,其他人也纷纷端起了碗。
一年内,承包队共演出309场,收入近16万元,人均月收入280多元,还上缴了3万元的利润。这一年里,不仅重排了11台本戏、18个折子戏,还打破了以往剧团排戏论资排辈的“惯例”,为一些青年演员提供了舞台。
1984年7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承包责任制大有可为—李爱琴演出承包队试行承包责任制的情况和体会》的文章。文末的编者按指出:“文艺体制的改革是大势所趋,非改不可。艺术演出团体如何改革,才能既有利于多出好戏、多出人才,又能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当前文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文化部还召开了文艺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座谈会,李爱琴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1984年,李爱琴担任五一剧团的团长。“那时候带团,领导要求要把剧团带好,要多出人才,多出戏。”李爱琴为了让团里人才结构更合理,就招了23个小学员,办了一个培训班。杨升娟就是那时考进培训班的。
第一次见杨升娟,李爱琴觉得这孩子很像自己,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极为传神的对话:
“想唱戏?”
“想!”
“你爸不让你来,咋办?”
“我睡地下不起来!”
“咱收学费呢,你爸不给,咋办?”
“叫他拆房!”
“你想跟谁学?”
“李爱琴!”
“你认得李爱琴?”
“不认得!”
“那你咋想跟她学?”
“我以前跟磁带学过。”
李爱琴走出去,对蹲在门口的杨升娟父亲说:“给你娃送床被子。”
经过十六年的磨炼和考验,杨升娟正式接过师傅的衣钵,被陕西省文化厅振兴秦腔办授予饰演《周仁回府》中“周仁”的第九代传人。
“这不只是一个称谓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为秦腔事业甘愿奉献的苦心,一种设身处地为观众着想的心愿。”杨升娟说。
2011年7月,杨升娟也是叩首、敬茶,举办了同贺晓蕙一般的拜师仪式。
把“周仁”传承下去
2005年,66岁的李爱琴“总算交差了”,她从五一剧团团长的位子上退了下来。在这个岗位上,她干了二十一年。
“累,真是累,既要演戏,还要管剧团的固定资产、生存发展,管演员们的吃喝拉撒、名角的新老交替……”李爱琴说,“不过,观众支持就有力量,虽辛苦,心里甜。”
排戏、演出,被热爱秦腔的观众包围着,李爱琴没有感觉到外界说的秦腔的衰落。退下来后,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看,她发现秦腔真是大不如从前了。
有一年大年初一,西安下大雪,大唐芙蓉园办庙会,让秦腔演员在园子里唱戏。演员到了,发现一个观众也没有,就先扫雪。扫完雪,还是没一个人,只好先唱起来。其间,三三两两游园的游客走过,但没人停留。演员唱够两个小时,赶忙收兵。
“八百里秦川,不是没人爱秦腔了,而是这个演唱场所不对。大唐芙蓉园是个景点,游客是来游园的,不是来听戏的。”李爱琴分析道。
2000年,李爱琴得知五一剧团的剧场要被拆除时,就很着急。在西安市人代会上做了题为《贯彻对于文化场所先建后拆的政策》的发言。可惜的是,这个发言并没能拦住拆剧场的脚步。
于是,李爱琴又提出《剧团需要演出场所,要求原地新建大楼留出剧场位置》的议案,提议“剧场原址新建大楼一层,必须作剧场新址,供剧团演出使用”。这个议案得到当时西安市领导的认可,批示要求新剧场设计上要符合演出需要。尽管如此,新建大楼还是没“我们的位置”。
“秦腔要想发展,必须改革,但不能往死里改,不能不给它活路。”李爱琴认为,“西安的特色是古城文化,秦腔是古城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是中国梆子戏的老祖母,不要到我们这一代把它丢了。”
进入古稀之年的李爱琴,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指导学生上。看到杨升娟等爱徒在舞台上的成功,李爱琴备感欣慰。
“我把周仁传承下去了。”在传统戏剧已边缘化的当下,李爱琴觉得“这对我是一个交代,对观众也是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