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当架几座桥

2016-07-09 08:51丁晔
民主 2016年6期
关键词:南京市心理教育

丁晔

人物名片

苏华,南京市政协委员、民进南京市委会委员,现为南京市金陵中学高级教师、学生处主任。被评为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市心理学科教学带头人,省内中学心理教育领域标杆人物。

1993年春季的一天,苏华第一次走进金陵中学的校门,23年,她业有所精、耕耘不辍,以希望架设起一座座无形的桥梁,不求回报,只是默默迎来送往。

以专业作桥,连接学生的未来

初到金陵中学,没有课标,没有教材,苏华硬是凭着执着的探索,率先设置心理健康指导课,这在当时南京的中学里无疑是项创举。她以开创性课程模式,根据学生需要准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情况安排授课方式。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最早在中学增设了心理咨询室,以科学的方式辅导、指引,缓解学生个别的心理问题,并建立“心灵绿荫”心理网站,组织心理社团。

在苏华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与兴趣总是第一位的。就像她说的,课堂上,学生带给她更多的灵感。她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她带着学生们画自画像,与他们一起认识自己,做他们最知心的朋友;她用身边最鲜活的事例,将心理学知识娓娓道来,潜移默化中将自我调适的方法、与人相处的技巧种到每个学生的记忆里;她根据学生们不同阶段的表现,适时调整课程内容,针对性讲授心理知识,着重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苏华在长期的心理教育教学实践摸索中,不断修正改进,逐渐形成了金陵中学独特的校本心理教育课程体系。

苏华参与主持了省、市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参与过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等;承担的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她发表论文几十篇,开设讲座约上百场。她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独立编写了专著《初中生心理自护》,主编并撰稿16本、参与编写18本心理教育用书,并参与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5册、《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5册、《思想品德》学生成长手册5册。

以真心作桥,通向孩子的内心

苏华常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任何“反常”都是正常的。在教育学生时,苏华总以尊重和信任为前提,用心去感悟他们的每一丝变化。她细心观察学生平常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她认为,只有全面地研究学生心理,洞悉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学生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取得良好的效果。

无论学生存在多么严重的问题,苏华都不会对学生表现出失望的情绪,绝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从培养兴趣入手,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和强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她的鼓励下,许多疲惫、自卑的学生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她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做心理咨询,指导家长如何关注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以奉献作桥,传递社会的温暖

本职工作之外,苏华把更多的业余时间奉献给了公益活动。

1993年起,苏华一直做着“陶老师工作站”(原名“南京市中小学生谈心与投诉电话”)的志愿者。她每个周末都到站做心理咨询工作,年接待学生约200人次,近几年还增加了“陶老师”工作站面询工作,和“流动服务站”(到各学校的面询)的面询工作。2006年3月,南京市教育局开通了“宁教授”工作室网上咨询网站,以缓解中小学教师的压力。苏华主动承担了其中一个工作台的任务,在网上答疑解惑,为教师们提供咨询服务。

2008年汶川地震后,苏华报名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心理援助专家组,作为中学知名心理咨询与诊疗专家奔赴绵竹,成为江苏省教育系统第一批进入抗震第一线的救灾队员。

苏华还先后赴内蒙古、甘肃山丹、江苏淮安、山西等地支教,为那里的孩子带去心理知识,进行心理疏导,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以责任作桥,联通建言的声音

苏华1995年2月加入民进,1997年担任南京市妇联执委,2006年当选为民进南京市委会委员,2012年担任南京市政协委员。她始终牢记妇联执委的社会责任,牢记党派成员的参政使命,牢记政协委员的议政职责,积极为南京市的妇女工作建言献策,组织南京民进妇女委员会开展调研工作,每年都参与撰写建议与提案。

2002年,苏华与妇委会的成员一起用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编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南京市的几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她执笔撰写的《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被民进南京市委会作为集体提案上报,得到了各级领导,尤其是教育局领导的重视。

近几年,她还先后参加了“建立预防机制,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抓住课改契机、推进本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青少年道德现状分析及建议”等调研工作,多项调研成果在市政协会议被列为集体提案。

苏华总是把更好的机会留给年轻人,笑言自己年纪大了。但谁都知道,这位“老教师”无论在教育的岗位,在公益的沃土,还是在参政的舞台,从来都是干劲十足,多年如一日,努力用自己的光热影响他人、成就他人。她就是这样一个执着的“架桥人”。

猜你喜欢
南京市心理教育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国外教育奇趣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南京市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