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培培
新课标实施以来,基于“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笔者认为,教师要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入手,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视角,突出直观几何的教学理念,规范学生的基本认知,抓好课堂教学中的例题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联系生活实际
在新编小学《数学》中,不少例题的呈现都是基于学生的直观认知,比较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但教师在进行引导的时候,往往带着成人的视角,依据自己的主观思维讲解,师生之间由此产生摩擦和认知冲突。教师要基于儿童的视角梳理课堂思路,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从而找到学生的思维突破点,并由此展开课堂教学。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从数学情境中获得新知,笔者结合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带领学生探索数对规律,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在教材设计中,先让学生从横排和竖列开始观察数学规律,然后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确定位置。教材设计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笔者设计了直观的教学情境:先带领学生观察整个教室里的座位分布,说出指定的学生A在教室中的具体座位。有学生认为A在横排第三排,也有学生认为A在竖排第四排。A到底坐在哪里?如何数才能快速找到A的具体位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此时笔者引出列和行的数对排列概念:竖排就是列,横排就是行,列通常都是从左往右数,行通常就是从前往后数。此时笔者追问学生:你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确定A的位置呢?学生采用直观的操作方法,拿出学具拼摆。经过讨论和探究,认为用数字(4,3)来表示,即A坐在横排第三行、竖排第四列。为了训练学生对这一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笔者又给出以下例子:如果A坐在(4,5),B坐在(5,3),C坐在(5,4),说说他们的同桌分别是谁。学生动手用学具拼摆一下位置,从中发现规律所在,由此对数对位置关系有了深刻理解,从而突破思维瓶颈,加深了对数对确定位置的认知。
二、借助数学图示
小学《数学》教材中设置了很多图示。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图示增强课堂教学的几何直观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图形表征的理解和体会。教师要跳出教材的固有模式,借助几何直观带领学生展开深刻认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平均数”知识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深刻,特意设计了直观教学环节。利用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方法:先列出某同学的3次考试成绩,然后让学生画出面积图,进行“移多补少”,进而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
在以上教学环节,教师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性,用直观的图示触摸到学生的思维深处,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分层表述
《数学》教材中不少例题都是训练学生的分层表述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问题,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造成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弱化。要想避开这个认知障碍,笔者认为,教师须着眼于儿童的数学表述进行分层引导,使其经历整个过程,促进数学技能的内化。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内容时,教材中的例1是一个有关计算的问题,其中的算式都是有规律的:几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分别是2、4、8、16……计算这几个分数的和是多少。为了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策略,笔者向学生呈现直观图,用大正方形表示1,用正方形中的相关部分表示每一个分数,整个图形涂上颜色。分三个层次来引导学生:
第一个层次,看图进行转化,也就是应用通分的方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展开深度思考,观察分母的特点然后进行表述。学生在直观图上将正方形平分为2等份,拿出其中的一份,然后再将剩下的图形平分成2等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借助这样直观几何的方法,学生用单位1减去剩下的图形,将计算问题由复杂转化为简单,提高了自身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最有趣的课堂应该顺应他们的思维发展规律,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数学课堂。对于教师来说,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突出几何直观,这既是责任更是挑战,需要广大教师去认真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