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户外运动的需求与比较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

2016-07-06 07:14:00刘永红俞丽萍王安盛
湖北体育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户外运动大学生

刘永红,俞丽萍,王安盛,严 俊



大学生户外运动的需求与比较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

刘永红1,2,俞丽萍1,2,王安盛2,严俊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归纳以及对比等研究方法,研究大学生户外运动发展现状以及解决对策。对照西方国家大学生户外运动教育现状,分析其特点,找出户外运动教育中的不足,以期对大学生户外运动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户外运动;比较分析

早在70年代初,托马思·金(1980年)就发表了主题为“群山的自白”文章,对人们产生很大影响,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然;尼可·汉利等人的《户外游憩的新经济学》中,运用经济学分析了山脉、森林、河流海洋等户外运动的需求和价值评价模式的方法[2]。福雷彻(fletcher)则把重点放在户外运动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影响的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其结果是户外运动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欧洲许多国家表现了活动的选择对环境的保护意识重视,并使学生喜欢这种活动。显然许多国外教育学者及其学生家长都很重视青少年的户外运动形式,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他们休假旅行的重要内容。而在我国,户外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形式,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我国学者蔡建的《浅析高校户外运动课程的开展》一文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往体育课已不能适应高校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高校户外课程的开展”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3]。

早期的户外运动如采药、狩猎、战争等作为一种生存手段,是人类为了生存或发展而被迫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而户外运动随着不断的发展,已演化为一组进行自然场地下举行的登山、攀岩野外露营、野炊、定向运动等一系列项目,以及最近热门的暴走运动。由于它的探险性、挑战性和刺激性,在大学生群体中也逐步流行起来。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以及对中西方户外运动影响的对比,旨在对户外运动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湖北省13所高校(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文化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长江大学、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孝感学院)等体育界的专家、学校任课教师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先后收集和阅读有关论文15篇,书籍5本。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制定问卷调查表,发放给在校学生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为76.4%;教师的调查采用访谈和电话咨询的方式进行。

1.2.3交谈访问法

与相关学者和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及大学生等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开展户外运动教育现状的看法和意见。

1.2.4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调查所得原始数据用Spss11.0软件计算机上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得出研究所需的相关有效数据。

1.2.5逻辑演绎法

对问卷中各级指标内容进行整理和逻辑分析,结合实际,通过演绎推理,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户外运动在高校认可度

20世纪80年代初,户外运动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根据我国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定义,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它包括了陆地、水上、空中3大类。户外运动在我国开展的主要项目有:登山、攀岩、滑雪、穿越、定向、远足、漂流、冲浪、潜水、滑草、越野山地车、拓展、飞行滑索等。从表1看出湖北省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户外运动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在被调查的130名学生当中对户外非常了解的占17%,比较了解的占29%,不太了解的占18%,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对户外运动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是有26%的湖北省部分大学生根本不了解户外运动,这说明湖北省部分高校户外运动的开展和普及程度还急需进一步加强,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使大学生加深对户外运动的了解。要加大大众传媒对户外运动的宣传力度,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加强户外运动信息的普及,让更多学生了解户外运动,参与到户外运动中。

表1 户外运动了解状况、喜爱程度调查

大学生对户外运动喜好的程度如表1所示,大多数持积极的态度。有25%和40%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但也有25%和10%的学生态度冷淡和不喜欢。可以看出只有少数同学持否定态度,大多数还是对参加户外运动还是持有比较积极和喜欢的。

2.2湖北省部分高校与2008年在美国堪萨斯州恩波利亚大学学生参与户外运动项目调查问卷的比较[4]

表2 湖北省部分高校和恩波利亚大学学生参与户外运动项目情况

数据显示:湖北省部分高校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项目中野营、自行车、徒步、漂流、钓鱼、滑冰的选择率较高。这几种方式受欢迎的原因是这些项目安全系数高、难度级别低、技术要求较低、器材限制小、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加上大学生渴望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从繁忙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归自我,达到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理享受。而定向越野、航海、打猎、潜水这些项目都要求很强的技术性,从身体放松上升到了对技术的掌握,并且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因此参加人数不多;而越野滑雪、高山滑雪、雪地健行等对环境也有很高的要求,而湖北省的主要城市大部分地处平原,山脉的平均海拔较低,不适合这些活动的开展;再加上活动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支撑,所以这些活动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从总体上看湖北省部分高校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项目主要是技术要求较低、难度级别较低、器材限制较小的一些项目,且整体水平不高,这与湖北地区高校户外运动课程普及率极低是有一定关系的。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美国恩波利亚大学大学生参与人数较多的户外活动有野营、自行车运动、钓鱼、滑冰,有超过80%以上的学生参与这些户外运动,而参与徒步旅行的人数基本也都超过了50%,参与过打猎、划艇运动和滑雪的户外活动的美国恩波利亚大学生人数接近40%,这些数据反映了上述户外运动在美国大学生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参与人群较多,活动类型较为安全,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而像划艇运动、航海这些户外运动却没有发展得那么好,这些和环境与地域的差别性是紧密相连的。和中国大学生相比,美国恩波利亚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内容也有一些不普及和不常见的户外运动,例如:参与过定向越野运动的大学生有8.6%,参与过越野滑雪的大学生有5.7%,这些数据结果表明上述户外运动在美国恩波利亚大学大学生中的不普及性。

2.3湖北省部分高校和恩波利亚大学学生参加户外运动频率的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湖北地区大学生每年参与4-5次的人数很高,占44.1%;最少每月1次的占24.2%;每周1次和每天参与户外运动的大学生人数分别占11.2%和2.6%;几乎不或从不参加户外运动的大学生人数占17.9%。

统计调查结果表明,美国恩波利亚大学学生每年参与5-6次,排序第1,占33.3%;占有第2位的是每月最少1次,占29.8%;很少去或不参与者分别占15.6%和12.8%;从不参加者有8.5%[4]。

通过比较得出:两国大学生在几乎每天参加,最少1周参与1次,几乎不或从来不参与这3个选项上的人数是较少的。两国大学生在最少1个月1次参与和1年5-6次的参与人数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美国恩波利亚大学的大学生,在这两项频率上的参与人数共占到了总调查人口的63.1%,湖北省部分大学生在这2项上的人数比例是68.3%,这也表明了两国大学生的大众群体参与户外运动频率的趋势走向。

表3 湖北部分高校、美国恩波利亚大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频率的现状分析

另一方面,美国恩波利亚大学的大学生在几乎每天和最少每周1次的参与人数是湖北省部分大学的大学生参与人数的2倍。说明美国恩波利亚大学生的健康意识、运动意识要高于中国湖北的大学生。湖北省部分大学生缺乏运动观念和参与户外运动的意识不是很强烈。

2.4湖北省部分高校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目的比较分析

我省部分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参与目表现的层次是多样的。在健康锻炼、娱乐放松、人际交往关系等方面,分别占40%、35%、15%、10%。可以看出体质和娱乐放松,是参加户外运动的主要目的。说明在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户外运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放松,自我娱乐的很好方式,也是增进同学友谊、扩大社交关系的需要。随着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认识逐渐加深和对户外运动功能的认可不断提升,户外运动将会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会成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另一选择。

根据由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几位教授与菲德烈斯哈芬展览公司在刚刚过去的欧洲户外展上发布的报告:积极参加户外运动的德国人经常参与的运动形式包括徒步和穿越40%、登山7.2%、竞技攀岩5.6%、跑步8.9%、越野跑0.1%、北欧竞走3.1%、水上运动(皮划艇和漂流5.8%)或山地自行车10.9%。喜欢徒步、穿越、和山地自行车的占多数,竞技攀岩、水上运动等比例相对较少。

在加拿大,由于地理气候原因,冬季寒冷且降雪较多,因此冬季户外运动比较受欢迎,包括滑雪、溜冰、冰钓、雪地摩托、狗拉雪橇等,而在其他季节,如徒步行、骑自行车行、露营、垂钓、独木舟与皮划艇等是大学生最常参与的户外运动。

在新西兰,户外运动教育已发展了150多年,从20世纪40年代前单纯的户外休闲运动发展到目前与学生技能培训、社会就业密切相关的教育产业上,已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在20世纪末,新西兰户外运动教育理念的重点一改过去忽略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转变为强化体育运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其强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5]。在户外更加的积极、安全和训练有素,更加关心和保护环境。以环保、低碳、绿色为核心,重视环境教育,并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为新西兰户外运动教育中最具特色的一环[6]。《2010年环境战略》其内容也涉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缓解自然资源短缺的压力,使得新西兰的户外运动教育又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

3 国内户外运动影响因素

3.1认识因素

目前各种终身教育的开办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引入户外运动有助于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3.2经济因素

由于大学生尚未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的工资收入,户外运动的经济支出大部分是来自来父母的资助或者自己兼职获得的微薄收入,要支付户外运动的大笔开销实在会有些力不从心,因而影响户外运动的参与。

3.3安全因素

户外运动多是在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性中进行的,由于参与者在安全防范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贫乏,在野外保护自己的经验不足,且大学生又因为经费原因,故多选择自发组织参加户外活动,以致于发生意外的概率增加。另外,我国专业救援队伍以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3.4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户外运动教学一般在野外进行,考虑到安全、经费等因素,学校要开展户外运动教育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因此多数学校对开展户外运动教育的态度不明确,支持力度不够,以至影响户外运动教育在普通高校的发展,从而影响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

3.5师资因素

户外运动专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5年才开始招生本科专业,可见,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在我国高校是短时间难以解决的[7]。因为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要求户外运动从业人员必须拥有相关户外运动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户外运动。但据调查我国目前户外从业人员拥有此类证书的人并不多,仅占12%,而且通过短期的培训并不能使一些户外从业人员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8]。

4 高校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发展

4.1更新传统观念,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教育

要不断更新观念教育理念、提高对户外运动教育的认识,注意开设相关课程,制定户外运动体育教学计划并加以贯彻实施,并提倡保护环境,绿色运动。

4.2加大户外运动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校园的告示栏、广播台、校报、校园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生认识、了解户外运动,激发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理性参与的习惯,推动户外运动在校园中的深入开展。

4.3做好师资培训,增开户外运动课程

高校普遍存在着专任教师短缺的现状,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户外运动教学技能培训工作的力度,鼓励一部分的教师再学习,从而确保户外运动课程的开设率。

4.4普及运动形式,丰富知识内容

对学生而言,户外运动是一项拥有专业知识、设备和技术的运动,用科学、安全的理念对运动者进行教育。多进行讲座,普及其运动常识是有助于学生在紧急状况下学会自救的。

4.5建立健全的户外运动安全保障措施

对组织者而言,由于户外运动的特殊性和其他一些情况,使得活动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对于参加者的人身安全有可能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组织者在组织活动前要进行精密的准备工作。

4.6加大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湖北省部分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存在着设施、资金等硬件条件的限制。我们应走出学校,放眼社会,充分挖潜发挥体育资源的优势,提高场馆设置的使用效益。积极采取有效途径增加学校硬件投入,确保在校学生开发新兴体育课程提供支持[10]。

参考文献:

[1]操学诚.户外运动与青少年全面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6(6).

[2]Pigram,J.J.,Jenkins,J.M.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6.

[3]Zink,R.and Boyes,M.The nacure and scope of outdoor educación in New Zealand schools[J].DieAustralian journal of Outdoor Education,2006(1).

[4]翟丽娟.中美大学生户外运动现状及动机因素的调查与比较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8.

[5]Culpan.I Getting what you got: Harnessing the potential[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ewZealand,2000(2).

[6]Soren Andkjaer.Outdoor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 a comparative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J].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Out-door Educ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2009.

[7]http://xuebao.c365.com/bxynews/29547.html[EB/OL].专业无边疆:中国高校户外专业大搜罗.

[8]罗冬灵.西部户外体育运动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学学报,2003 (12).

[9]杨汉,董范,郑超.高校体育课程——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10]庞元宁,何建文.体育课程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mand and outdoor sports Students——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U Yonghong1,2,YU Liping1,2,WANG Ansheng2,YAN Jun2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outdoor sports;comparative analysis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questionnaires,mathematical statistics,logical induction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solu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outdoor sports.It compares with the status of outdoor sports educ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and analy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to find our deficiencies.It aims that providing help for development of college outdoor sports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3X(2016)02-0154-04

收稿日期:2015-10-26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项目(2015404);湖北大学教改项目课题资助(201423)

第一作者简介:刘永红(1971-),男,湖北仙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生体质测试、体育教学与管理.

作者单位:1.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2;2.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1.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Hubei Leisure Sports,Wuhan Hubei,430062;2.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Hubei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62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户外运动大学生
冬季户外运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比较视角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及其理论构建
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分析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0:39:32
对国内外企业的科技中介的思考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8:15:32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
金色年华(2016年10期)2016-02-28 01: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