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培训工作,培训的效果离不开培训管理,因此培训管理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保障。它不仅可以使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人文化、智慧化,还能有效提升培训效果。
一、立体化的人文管理,是教师素质提升的前提条件
在多维培训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遵循:制定方案—立体管理—研训结合—名师引路—骨干辐射—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它落实到培训管理中,这就是立体化人文管理,即学校的培训工作由校长宏观把握,教学校长直接领导,主抓教师培训,主任统筹规划,以教研组为活动板块、备课组为基础单位,教师全员参与培训管理。力求达到管理人性化,教育理性化,发展个性化。这种立体化的人文管理,鼓励和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成为教师素质提升的前提条件
二、制度化的多元管理,是教师素质提升的有力保障
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教研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制度的建立。多元的制度管理,使教师确定了培训目标:成为终身学习者,为追求专业发展“薄发”而“厚积”;成为教育研究者,用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自己的教学个性;成为教育反思者,让勤于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1.课堂教学达到低耗高效的集体备课制度
学校的教研组及学科组坚持每周的集体备课,培训部及时检查记录,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
2.发挥外出学习辐射作用的学习汇报制度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每次外出学习,要求完成“四个一”,即完成一份外出学习记录、写一份学习心得、上一节汇报课、作一次学习体会交流,达到一师学习多人受益。
3.重在实效的作业评价交流制度
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不仅可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折射出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作业批改。批改时鼓励教师坚持“五必须”:必须纳入教案,必须亲自做过,必须按时批改,必须及时评讲,典型错题教师间必须及时交流。这样老师之间能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积累更多的经验。
4.同伴互助提高效率的听课制度
年级组、学科组教师之间建立互相制度,并建立“5+2”评课模式,即每一位老师需要对所听之课至少提出5条优点、2条缺点或建议,教师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加大课堂密度的新媒体使用制度
新媒体的普及为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求教师学习使用新媒体,定期对教师进行新媒体使用的培训,通过互联网查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并使这些教学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共享。教师通过新媒体来调控课堂节奏的快慢、知识的密度,用跨越时空的另一种美推进课堂教学的高潮,使师生视野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师QQ群、微信群等,教师在群里交流案例分析、课后反思、心得体会。
学校要定期组织学习各种制度,以使教师明确各自的职责,严格按照制度组织活动,学校按照制度考核教师的业绩,兑现制度中的管理。
三、智慧化的团队管理,是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推手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探索教师与团队的双赢途径,培养智慧型的发展团队,管理要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团队合作,共同发展。学校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以他们为点,指导中青年教师进行教科研培训,利用集体智慧解决共同的困惑,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1.增强合作意识,提升科研水平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的先导地位,鼓励骨干教师结合实
际,贴近教学开展课题研究;确定研究方向,立足实际,立足课堂,成立自己的科研团队,用实验课、学生活动、讨论问卷等多种形式推进课题工作的深入开展;定期组织教师交流,使课题研究更具实效性和指导性,激发教师科研热情,增强合作意识;切实增强教师团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教育科研水平。
2.彰显团队智慧,生成合作教案
教师的教案书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采用电子版团队合作教案,突出集体的智慧,教师可以共同合作完成教案。教案通过个人钻研自备、年组研讨集备、分单元设计主备、个性化提炼精备四个环节,变个人书写为集体设计,为教师提供充分展现才智,凸显个性的空间。既有个体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电子版教案便于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个性设计进行修改。
学校的持续发展依赖于教师团队的发展;教师团队的发展依
赖于教师团队的科学管理,教师的团队管理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推手。
总之,在审视学校发展、教师个体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实施多维的培训管理,挖掘学校存在的多种潜力,将学校的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使教师的智慧潜能更彻底地释放出来,从而提升教师素质,构建一支特色鲜明且综合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