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臣
[摘要]“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该学科人才培养上,一定要定位好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模式应与现代社会工作紧密相连。文章主要分析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定位,并探讨该学科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以期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定位;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107
决定一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学科定位的准确度,这也是人才培养制度建立的基础;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即根据社会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的合理方式,使得人才的综合素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这两个重要层面去构建人才的高效培养模式,无疑是最合理的[1][2]。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位
11管理学门类的学科划分
(1)工商管理学科的内涵与调整。在管理类学科中,工商管理学科是最接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在实际人才培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交叉的部分。首先,工商管理常分为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一级学科主要包括常见的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而二级学科通常以会计为主,还包括企业技术管理与企业信息管理两个发展较快的学科,在学科定位上,需要明确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的差异,将其分离出来[3][4]。
(2)农林管理在管理学门类中的定位。农林管理学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不存在明显的交叉现象,因此农林管理常常被作为二级学科,其管理的本质实际上是行业管理,将其分解出来,具体学科划分表现为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旅游经济管理、运输经济管理等基本学科[4][5]。
(3)公共管理学科定位。公共管理学科设置包括行政管理、社会医疗保障与卫生管理事业、教育、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内容,在学科的设置上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存在明显的交叉。
12“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本质特征及定位
“管理科学与工程”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消失的现象,这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科本身不具备鲜明的管理学科特点,二是培养人才方面满足社会需求,这也是学科定位的参照标准。
与其他学科不同,“管理科学与工程”在本质上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突出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理论与研究工具;二是突出技术应用特征,与最新管理领域紧密相连,在新的信息平台上进行变革,并应用于相应的管理领域;三是有较强的应用领域,比如工程管理、社会企业管理等[5][6]。
在具体定位上,需要解决该学科与其他管理学科的交叉问题,实现个性化的培养。对此,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学科的定位:第一,凡是与该学科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要尽量将它们放置在一级学科培养上,比如将技术经济与管理改成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级学科;第二,对于原本就有,不可避免发生交叉的情况,要突出学科的特色;第三,对于设计最新管理的培养问题,先避免交叉问题,然后根据培养效果确定归属问题。
2“管理学科与工程”人才培养建议
21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企业管理及技术知识型的人才培养而言,制定的培养目标必须着眼于未来发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从事领域主要在于现代建筑行业,管理方面应以现代房地产管理为特色,掌握基本的管理、经营、法律等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方法,学科四年培养计划由“基础+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五个层面构成。
而厚基础与重实践的要求主要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专业定位为基础,掌握科学理论的管理知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不仅有利于巩固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毕业后尽快实现人才的管理价值[6][7]。
22多学科相融合,规范学生实习制度
在人才培养上,应立足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利用高学科种类齐全、文理融合的优势,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为基础、相关学科为辅助的培养模式,形成全面、规范的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知识竞赛、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等,组织学生进行各项调研工作与实践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内部有经验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在学生实习上,学校可以与现实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建立有效的实习制度,使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应用中,规范自己的管理应用,比如,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安排学生实习内容,实现人才引进策略,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时间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总之,利用一切学校或者社会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8][9][10]。
23学科培养方案与课程体制的创新改革
在学科培养方案与课程设计上,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创新,对培训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订,及时删除课程中与现实脱离严重、理论交叉与重复的内容,增加大量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将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体现出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上,应及时淘汰老旧的大纲,确保教师授课内容与现实应用相结合,根据学科发展的具体动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课件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在管理工程与科学专业规划上,全国应统一人才培养标准,避免该学科与其他学科发生交叉的情况,即对该学科人才培养而言,应体现鲜明的学科特点,避免与其他管理学科发生交叉,也能够防止不具备此类学科培养资质的学校滥竽充数。
24教师成长与科研相融合
作为一门系统复杂的学科,要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就要做好学科教师人才的管理工作,实行培养与引进并肩的模式,拓宽教师成长途径,吸收优秀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师培养上,学校要创造有利于优秀教师能力提升与科研水平提升的环境,采取自修与培训结合的方法,纵向与横向培训并重的培训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自修方面给予教师有利的研究环境,注重社会经验积累与科研申报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将阶段性的研究结果应用到学科教学中,一方面能够综合学生的意见对研究内容进行补充,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实现教师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3结语
总之,“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比较系统的学科,在学科人才培养上,一定要做好学科的定位工作,根据学科定位方向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课程内容也是尤为重要的,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作仪2011年我国管理科学青年学者取得的巨大成就[J].管理科学学报,2011(9)
[2]邓乃伏数学中的管理科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11)
[3]王刊良,刘作仪,唐锡晋,等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青年学者研究的新进展(专辑的序言)[J].管理科学学报,2010(11)
[4]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耦合[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6)
[5]曾德聪美国对管理科学的大探索——兼论我国管理学家的时代使命[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6]乌家培管理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J].管理科学文摘,2001(4)
[7]潘日鸣管理创新是管理科学的根本[J].经济与管理,2001(10)
[8]罗雪梅,汪忠华论21世纪管理实践与管理科学的变革取向[J].山区开发,2001(7)
[9]徐绪松,胡则成,范文涛面向知识经济管理科学面临着发展的机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3)
[10]林迎星浅析我国对管理科学需求的“两大”反差[J].管理现代化,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