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忠瑞?要步霞?崔皖鑫
【摘 要】 西北贫困山区农村大量的土地闲置既浪费了土地资本,又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地方经济的“拦路虎”。本文通过对麻坪参与土地流转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麻坪土地流转存在规模零碎化、流转短期化、流转形式单一等问题。政府需加强服务职能,减弱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农户积极参与;土地流进组织利用“互联网+”,打造地方特色的绿色农业品牌,才能使偏远山区农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 偏远山区;土地流转;农村经济
一、引言
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本,推行土地流转,改变传统的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提升农民收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国家近年来重点推行的农村土地政策。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土地经营制度不可避免带来了土地经营的细碎化、土地资源利用的低效率,阻碍了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1]山区由于客观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土地难以大规模集中经营;大量务农劳动力外出,使偏远山区土地半荒半种、“种一葫芦收一瓢”甚至弃耕闲置现象普遍。探索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偏远山区有限土地的效用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当务之急。
麻坪处秦岭深处,多山地,耕地少且分散,是偏远山区村镇的缩影。麻坪土地流转现状折射出了偏远山区土地流转发展现状,有典型性。2015年7月,我们课题组进行了为期14天的调研,范围涉及麻坪下辖的13个村,调查了参与土地流转的220户农户,有效问卷210份,合格率为98.6%。
二、当地政府主要做法
1、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经济作物,扶持农民合作社,打造品牌
结合地方条件,引进烟草等经济作物,再根据西麻坪和东麻坪天然的土质,合理让农民种植,并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业。基层干部带头办合作社,扶持一批农民合作社,如东方红苦参合作社,扶持乡镇企业,打造村镇品牌效应。
2、引入市场机制,简政放权
在推行土地流转的工作中,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引入市场机制。在东麻坪,农户种植烟草直接与洛南县烟草公司签署合同。烟草公司提供相关的水利设施,减免烤烟炉等费用,政府提供受灾补助,支持农民自主致富。
3、点面结合两手抓,扶贫项目与党员帮扶并行
麻坪基层干部在使当地脱贫工作中,一方面从宏观入手,将村镇集体土地流转给承包公司,或者引导农民将大片的荒山、林地流转出去,增加农民收益。当地建成一个500亩的扶贫核桃园,还有樱桃园等林园,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关注贫困户,党员一对一帮扶,设立增产目标和脱贫年限,并对党员的扶贫效果进行考核,进行相关的奖惩。
三、麻坪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呈现碎片化,短期化,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
麻坪地处山区,土地分散,有“六山三水一分田”之称;加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细分。人均耕地只有1.79亩,林地面积人均7.1亩。耕地零散,难以集中连片大规模经营。同时,麻坪农户可以接受的土地流转年限5年以内的占40.0%,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时间期望短期化趋势较为明显。从而使规模化效应难以实现,阻碍土地流转政策的进一步推行。
2、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模式单一
麻坪土地流转普遍存在口头形式约定的现象,占总样本的39.5%,不规范现象比较明显。土地流转关系的确定形式不合法,是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土地流转的前期协定,和最终流转关系的确定,以非法律化、非书面化的形式形成较多,随意性很强。这是阻碍新型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中介机构缺位,缺乏有组织的土地流转配套服务
土地流转还没有成完善的市场体系,缺乏一个连接流转双方的中介机构,致使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受阻,延缓了土地流转进程。[2]土地的投资经营公司、流转代理机构、信息沟通场所、土地租赁机构等中介机构不仅仅是农户和外部市场信息的连接者,也是资金流入、大范围流转的主导者。[3]中介机构体系的缺位,直接造成麻坪镇土地流转的低效与无序化,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农户经营的合法性和收益的稳定性没有保障。缺少合理规范的准入制度、经营范围,清晰透明的服务费用管理,也是造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低的重要原因。
4、中介机构缺位,缺乏有组织的土地流转配套服务
土地流转还没有成完善的市场体系,缺乏一个连接流转双方的中介机构,致使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受阻,延缓了土地流转进程。[4]土地的投资经营公司、流转代理机构、信息沟通场所、土地租赁机构等中介机构不仅仅是农户和外部市场信息的连接者,也是资金流入、大范围流转的主导者。[5]中介机构体系的缺位,直接造成麻坪镇土地流转的低效与无序化,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农户经营的合法性和收益的稳定性没有保障。缺少合理规范的准入制度、经营范围,清晰透明的服务费用管理,也是造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低的重要原因。
四、建议
1、积极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了解土地使用现状,宣传土地流转政策,政府积极办理土地托管、信贷、抵押等业务,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提供交易保障,积极引导非农就业人员和农业种植户参与土地流转,鼓励农户之间通过“互换”、“土地入股”、“租赁”等新型方式参与流转;加大对非农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使其形成稳定的收入预期,减弱外出务工人员对土地的依赖,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扶持种植大户,加大资金、技术、政策帮扶,发展特色农业。借鉴成功经验如“孟岔模式”、“杨凌模式”等,探索该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途径,有效地整合农业资源,[6]使土地流进农户可以通过这一政策脱贫致富。
2、改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加快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建设[7]
一是积极收集和发布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建立相对应的完善的信息平台,为土地的流转及时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户与承包户之间的信息沟通;二是成立土地流转相关的法律组织或部门积极宣传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如设立“土地流转师”和“土地流转银行 ”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咨询、公证、评估等服务;三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使农村土地流转趋于合法化。
3、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规章制度和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市场调解仲裁制度,积极妥善转移和调节纠纷。同时还应完善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严格把控好市场的准入关和服务关,做好最为重要的土地产权确认工作,引进专业化公司为当地的“务农专业户”的特色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拓宽“务农专业户”或者合作社的融资渠道,以刺激土地流转的进行。
4、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规章制度和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市场调解仲裁制度,积极妥善转移和调节纠纷。同时还应完善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严格把控好市场的准入关和服务关,做好最为重要的土地产权确认工作,引进专业化公司为当地的“务农专业户”的特色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拓宽“务农专业户”或者合作社的融资渠道,以刺激土地流转的进行。
五、总结
综上所述,以麻坪镇为代表的偏远山区土地流转存在土地碎片化、土地流转形式单一、土地流转比较收益低、农户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此,应该引起土地流转政策制定部门的重视,地区因地制宜执行政策。当前,偏远山区的土地流转既需要科学的建议规划、先进的技术方法,又需要建设好社会的大环境,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硬技术与软环境相结合,法律规范与务农观念双转变,才能使土地流转实施更顺畅、发展更广泛。
【参考文献】
[1] 齐昌允.关中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化研究[J].金融经济,2014.20.16-18.
[2] 汪恭礼,汪立祥.对安徽省宣州区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J].中国财政,2009.04.42-44.
[3] 骆东奇,周于翔,姜文.基于农户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05.47-52.
[4] 汪恭礼,汪立祥.对安徽省宣州区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J].中国财政,2009.04.42-44.
[5] 骆东奇,周于翔,姜文.基于农户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05.47-52.
[6] 赵景峰.陕西省土地流转政策与农业发展效益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4.24.15-22.
[7] 王春超,李兆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困境:来自湖北的农户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04.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