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6-07-04 09:42吴和英
江西教育C 2016年6期
关键词:因数应用题审题

吴和英

有人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习惯”,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实则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小孩子从入学第一天起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经过长期训练,定能培养出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好习惯。

一、讲解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孩子新入学,教师就会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前常规教育,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头要端正,腰要挺直,胸离课桌一拳远等。学生自然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呀?此时老师要不失时机地讲解一些姿势不对的危害性,同时及时纠正写字姿势不好的同学。这样日复一日,学生便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又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蕴意深远,要求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这就要求从娃娃抓起。因此,为了让它深入人心,进入课堂,教师可以在每天课前先让孩子背诵一遍,让它与师生之间叫“上课起立”一样,形成常规口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其重要性、现实性,避免了有时为应付检查而搞突然袭击的死记硬背,也印证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这也是一个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方式。

二、编造故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生命的对话!”而这“对话”必然少不了一个教学场景。例如,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有一节“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总为学生列竖式不会对位或算完又忘记在积的末尾添0等错误现象而困惑。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生硬表述方法,不照书本上的法则去讲解,而是编个简短搞笑的故事。把因数末尾所有的0,都称作“零老大”,在列竖式计算时,先把“零老大”晾在一边,当作它去做客了,然后把两个因数“零老大”前面的数从右边起一位位对齐,为减少计算步骤,通常把“零老大”前面位数较少的因数放竖式的第二行去算,分步算完后,再次跟学生开玩笑说“零老大出去做客还要回来的哈,而没有死去哟!所以零老大走了几个就要请回几个哦,一个都不能落下啊!”意在提醒学生在算出积后一定要在积的末尾添上晾在一边的所有的0。编成这样的故事情节去讲解这个知识点,孩子们听起来有趣,做起来也有劲,记起来也特别牢。

三、量化细节,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先规范正确的书写习惯,这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学生每当写作业,教师只会不停唠叨似的在嘴上说要写工整,要对整齐,而不落到实处,不抓细节,那是永远没效果的。但凡优秀的营销人员总结得好: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天天做,天天的事情认真做。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例如,教四则运算的笔算时,教师要求孩子尺子不离手,只要有横线的地方就拿尺子画,而且相邻数字都间隔4毫米去写竖式,这样有利于相同数位对齐,更有利于学生在计算中看清每一位的进位。长期坚持这样做,让孩子养成细致规范的书写习惯,也大大减少了粗心犯错的毛病。

四、圈点词句,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

孩子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这一内容似乎是最烦的学习任务,因为毕竟是年龄还小,思维还不成熟。心理学上的记忆分为两种,即“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一般孩子的记忆能力都处于前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即“应用题”时,一般采用“两步式”进行审题:先读题,找出关键词重音读出;再把起到解决问题决定性作用的词或数画起来,有的圈起来,有的在关键词下面做简单批注。就拿六年级《数学》中“分数或百分数”这一知识点来说,在小学阶段对孩子来说,是最难的一章节,我认为用圈圈点点的方法去分析题意,无论是出现在文字题还是应用题,或无论是简单的分数应用题还是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只要题目是给出了分率(百分率)和其中一个量,求另一个量。我们只要做到三点,学生都能迎刃而解,即:一找,找单位“1”的量;二看,看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三定,定计算方法。单位“1”的量如何找呢?跟孩子说就是一句话,有分率(百分率)的地方就有单位“1”。例如,某班有女生40人,男生是女生的75%,这里75%就是一个百分率,说谁的百分之七十五,谁就是单位“1”的量,因此,学生很快答出“女生的”,那女生就是单位“1”的量了,告诉孩子在“女生”一词下面写个“1”字样就行,这就默认是单位“1”的量;然后看这个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如何确定它,就得看已知条件的另一个量了,像这里告诉女生是40人,求男生人数。开始又找到了女生是单位“1”的量,说明单位“1”的量是已知。如果单位“1”的量是未知,就在“1”字样后面加个“?”符号,以便提醒自己是求单位“1”的量。最后就是定计算方法了,告诉学生:已知单位“1”的量,求其对应量用乘法计算;相反,已知单位“1”的对应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这样做把复杂的问题通过分解简单化了,孩子学起来就不会觉得艰难,让孩子在分析审题方面达到思路清晰,步骤分明,解答轻松。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坐姿,严格刻苦钻研的學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归纳点滴,指导学生,学生学习成绩一定会显现。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新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因数应用题审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三招”学会审题
积的变化规律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