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彩霞
摘 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就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构建具有凝聚力、号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当下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大学生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独有的、占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引领这个国家的价值导向,使人们向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团结奋斗。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与国的交流碰撞愈加频繁,各种新思潮在我国广泛传播、竞相争鸣。在经济高速发展、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需要一种具有凝聚力、感召力且独具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进行思想导航。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党的16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会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个伟大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性,用共同理想去凝聚人民力量,用民族精神去鼓舞斗志,把时代精神作为连接的纽带,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标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这次会议完整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短二十四个字高度凝聚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三个层面的价值标准,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和价值取向。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到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价值观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同人民在共同面对当前诸多挑战与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严峻形势下,经过逐步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炼得出的集体智慧结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我国和青年的重要意义
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就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人民的思想和行为的价值取向,那么这个国家将形同散沙,终将被历史的狂风所吹散,这在历史上也是数见不鲜的。每个国家都需要这种能够凝魂聚气的力量来把民众紧紧团结在一起,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多民族人口大国。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不仅在思想领域,在经济、文化乃至国际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国际环境来看,是应对西方价值观挑战的需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文化商品为载体,向我国社会大众渗透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等各种价值观,企图分化、西化中国。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粉碎西方国家企图用他们这种“普适文化”搅乱中国的图谋,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势“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国内背景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化我国主流意识的需要。当代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的过程中,一些人判断善恶是非的过程中出现了价值标准的偏差。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需要有一种主流意识来引领大众的价值导向,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元中立主导,取得全社会最广泛的认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魂聚气。同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巩固党执政的价值合法性基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执政党带来了众多红利,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一些与党的意识形态不相容的价值观还有可能削弱党的意识形态基础。因此我们党结合自身实际联系时代特点,广大党员带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巩固党执政价值合法性基础的过程。总而言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民族精神之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个国家的变革首先是思想的变革,而它的先行者便是青年,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写下创造人生、建设祖国的辉煌历史,这是时代赋予青年的伟大人任务。青年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它“向下它影响和制约着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价值目标的选择和确定,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向标;向上它又决定着当代中国的这一高智力群体能否同社会期望的价值导向保持一致,在新世纪担负起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历史重任”。大学生是青年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最有理想抱负、朝气活力的一个高素质群体,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将在他们手中实现。各种先进的思想文化和进步的社会思潮在大学校园里交融交锋,大学生在开拓视野,汲取养分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试诱和挑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务实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领域逐渐渗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其经济和科技优势正加紧步伐不断向我国输出它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争夺人心,尤其是青年学子。因此,在当下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
根据历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然而,也不否认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与行动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相符合。一些同学重视追求物质享受,忽视道德修养;一些同学重视所学课业现实有用,忽视志存高远;一些同学希望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又茫然不知所措;等等。也有外因的催化,例如没有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学校、老师未能给予积极的引导等也是造成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问题的原因。因此,要对症下药,逐个击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的困境,让中华儿女中最具活力、魄力的青年男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广大莘莘学子要从小做起,坚持不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形成一股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气,必将像“五四精神”一样吹遍中华大地,在历史洪流中谱写属于青年的光荣史诗。青年学生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的精神,一步一脚印,最终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明是非,断善恶的价值标准。
学生的本职工作首先是读书学习,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学好做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收获的不仅是学问,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中践行“敬业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其三个层面即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个人的德,所以大学生一定要注重立德修德。“君子不可以不修身”这也是现在高校选拔和职场选拔面试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具的人,人若无德,即使满腹经纶也不会用得其所。德无大小,从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格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改之。古往今来,是青年在用他们的勇敢无畏书写灿烂辉煌的历史,也正因如此会被有心之人蛊惑利用,这在今天也仍是数见不鲜的。大学生是否能够明是非,断善恶在如今多元文化背景和西方反华势力妄图以他们的价值观输入搅乱中国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对他们自身也是意义非凡,青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抉择。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知与行的统一,“实践出真知”,理论要想内化于心必须要笃行。青年学生只要专心致志,踏踏实实做事,日积月累,核心价值观就会融入我们的一言一行。很多高校举行的社团活动、党团活动、志愿者活动都是大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好机会,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借助歌舞表演、戏曲小品等各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向大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使自己对理论体系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树根只有在泥土中扎得更深才能枝繁叶茂,不忘本来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学生要用“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观点有扬弃的继承中华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入发掘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时代价值。要努力学习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用中华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除了大学生自身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各大高校与老师除了要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更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理论研究者和信息传播者的职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精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个主渠道向广大同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真谛,使大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系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容。“正人先正己”教师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的理论魅力与人格魅力结合起来,慎独自律,言传身教,用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力量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不论在课堂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践行的道德标准和追求的理想信念,虽然知行统一还有漫长的过程,但要给学生指引方向,在实践过程中关心帮助学生,解答疑问,定会在校园形成一股师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风。良好的学风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学风不仅在学习领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同样在思想领域产生有意义的推动作用,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理论与教学手段都要“常为新的”,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诸如微信平台、校方微博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增添一些生动活泼的因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逐渐融入他们的生活,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 《中国特色这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彭俊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