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云雅
新课程改革之后,为了提高小学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率,需要采用强而有力的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阅读的队伍当中,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课外阅读成效不佳的原因
(一)问题
1.阅读量不足。在小学课外阅读过程中,虽然教师和学生都能意识到阅读量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师教学任务过于紧凑,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最终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
2.阅读面较窄。就目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来看,多数小学生都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阅读书籍阅读,而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推荐的书籍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不愿意去阅读,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学生阅读面过窄的问题。
3.阅读效率低。阅读需要专心致志,而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自觉性不高,时常在阅读过程中只阅读不思考,或者读完之后不及时总结,阅读效率自然也就逐渐降低。
(二)原因
1.缺乏指导。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不会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一是由于教师过于关注教材内容的阅读,二是由于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技巧的教授。
2.缺乏情境。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讲解,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教学效率也无法得到提高。
3.缺乏意识。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囫囵吞枣、蒙混过关,缺乏阅读的意识,使得整个课外阅读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提高小学课外阅读成效的方式
(一)营造氛围
1.活动。教师可以开展与课外阅读相关的活动,如课前三分钟阅读、读后感分享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之后以不同的形式与同学进行交流,使整个课堂氛围更加浓烈,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成效。
2.激励。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成效,教师可以采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信心得到鼓励,就能有效地提高整个课堂阅读质量。
3.情境。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与课外阅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快地进入阅读状态,不断地积累阅读知识,培养阅读情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习惯
在小学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并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继而采用一定的教学措施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成效。
綜上所述,本文对小学课外阅读成效不佳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若要提高小学课外阅读成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编辑 姚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