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岚芳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阅读课的教学任务仅局限于了解文本内容,核对问题的答案,阅读课缺乏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的培养。一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还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希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阅读能力;学习兴趣
一、引言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在阅读技能教学的实施建议中,特别提到的教学目的包括: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众所周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居于重要的地位,而阅读教学的设计对于阅读教学成效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
二、阅读课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教学虽然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教学过程以讲解、翻译为主;教学任务仅局限于了解文本内容,核对问题的答案;缺乏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的培养,以上问题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低,理解能力弱,制约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导致了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不佳的尴尬现状。
三、阅读课教学的有效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
1.阅读前(Pre-reading)的导入:激活背景,激趣导入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个快乐的氛围中,是学生产生学习力量的源泉。
在阅读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好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材料的意义及学生的原有认知,要做到有的放矢。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大家尝试:
(1)图像提问导入法:如今,学生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已经由单一的文字形式向图像、影音等多种形式转变。图像简单直观,可视性强,容易理解,也容易记忆。
(2)故事导入法:一般而言,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讲授叙事性文章时,教师可以编写小故事作为导入环节。故事内容应该与所要讲授的课文相关联,用词要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当学生能清晰明白地听懂教师用英语讲的故事时,那么注意力必定会被吸引到新课中。
(3)表演导入法:表演是一种艺术,实质是对生活实践的升华。在语言教学中,它能以生动直接的方式产生对大脑的强化刺激。比如在讲授“Home Alone”这篇短剧课文时,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轮流来进行表演,效果确实不错。
2.阅读中(While-reading)的训练:阅读能力提升的手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阅读技能包括略读(skimming)、找读(scanning)、预测下文、理解大意、分清文章中的事实与观点、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理解作者意图、评价阅读内容等。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训练学生的上述技能。
(1)Read for words
文章是由字、词、句构成的,而字、词体现了音、形、意的结合。毫无疑问,Read for words是所有阅读教学不能忽视的、最基础的环节。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关注字词句的发音、意义及构成规则(即语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一些关键的字、词、句进行课件展示,或书写在黑板上。
(2)Read for facts / information
閱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在略读或找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快速提取信息,是阅读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通常,Read for facts/ information采用回答问题、补充信息等方式检测。
(3)Read for decoding
在《朗文高阶英语词典》中,decode有两条释义:其一,to translate a secret of complicated message, some data, or a signal into a form that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其二,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rather than use a word to express meaning。可见,阅读是为了解码,然而如何解码文章则没有定法。笔者有幸曾经观摩过一位老师讲授的的阅读市级公开课,她就是采用了图片叙事及文本叙述对那篇文章进行了解码,得到了同行及学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4)Read for Writing
在理解和欣赏材料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文本中的人物和社会现象,并引导他们对这些人物和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落笔成文,这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这种“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过程,可以实现从阅读向写作的延伸,进而充实阅读教学的内涵。阅读文章是语言输入,而写作是语言输出。听是为了更好地说,读是为了更好地写。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前,应设计出与学生所读文本材料相关度较高的写作任务。这种从“阅读到写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话可说,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3.阅读中(While-reading)的问题:阅读成效得失的关键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高质量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有时候需要有效整合问题或重新设计问题,否则可能会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阅读后(Post-reading)的活动:阅读能力及情感的升华
阅读后的课堂活动是一个拓展和延伸的环节,是对阅读内容的深化和巩固。这个环节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了解以及对其中的语言点的运用,同时使得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得到升华。在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完成语言的输出,达成阅读的情感目标,使阅读学习效果得以提升。
四、结语
现今的高中英语教师应该要全面领会《课标》理念,改变阅读教学中过多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阅读策略培养和阅读技巧指导的传统做法,更新教学观念,认真分析每一篇文本内容,找到学生阅读策略的训练点,通过有层次的系列训练活动,使学生的阅读技能得到逐步的提高,努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张萍.“巧用预测策略,提高阅读效果”,《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8期
[3]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
[4]英国培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编).《朗文高阶英语词典》(英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