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07-04 08:22:25王建军黄文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新课程素质教育

王建军 黄文娟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大地上已经要求了很多年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新课程体系教学,要求小学教学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但是,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首要的是需要小学教师树立良好的改革意识,更新观念,从我做起,努力做好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教育教学、教学方法和教育角色的转变,实现教育改革的内涵发展,完成小学教学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特长学生。在这种要求下,教师们要想把课上好,使“改革”与“成绩”双收,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走好教学之路。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理念;素质教育

一、更新教育观念

1.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会“解决”问题的人

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注重的是“解答”问题的能力。步入社会之后,只会“解答”问题就不行了,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是会解答试题的机器。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智能,不能以惟一目光看待学生,惟一方法教育学生,惟一标准评价学生。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首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然后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

2.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该“扬长补短”,而不是“填平补齐”

人才是坚实的素质基础和良好的个性特长的统一体。素质基础相当于图钉帽,个性特长相当于圖钉尖,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全面素质的发展。否则只培养“图钉帽”,不培养“图钉尖”,只能培养出一些平庸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使学生的素质基础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实际上真正的全面发展观应该是,在进行全面发展的同时,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发现自己的不足。

二、转变角色

第一,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应注重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第二,教学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与科学态度。教师应当学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第三,教学应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过程。教师应善于创设适宜的教学氛围,强调教学活动应能鼓励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竞争,激励全体学生争取成功。

第四,教学应鼓励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意识。

三、掌握科学的探究学法

小学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

四、加强合作

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科目统整”和“建立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联系”的精神,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师新课程的执行力,增强校本研修的实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多门学科的组合让整堂课更丰富、充实,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学科协作相对于书上的内容拓展了很多知识点,但紧扣教学内容,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培养,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整合课程资源,利用其他学科教学内容与形式为我所用,丰富了教学形式,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能尽可能多的做到融百家之长于一身,借助其他学科的优势为本学科课堂所用,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芳香骄人;我们的孩子也将真正会有一片能自由翱翔,放飞智慧的天空。

五、与时俱进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环环相扣的过程,在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的当代,教师要博闻强识,与时俱进,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与积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基本功造就了一批批杰出人材,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重新思考: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包括所练就的教学基本功是否能够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对教师而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有以下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只有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掌握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育人基本原则,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小学教学研究,探究新时期教育改革模式,大胆质疑,勇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以一个学者型、研究型的姿态参与到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去,为自己在“素质教育”与“传统评价”的夹缝中寻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新课程素质教育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0:52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51:31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59:00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54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