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
前苏联国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国内的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而我看到的农村小学生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原因究竟在哪里呢?除目前小学语文没有完善的课外阅读材料这一外在因素,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重要性这一认识的缺乏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学生所获得的课外阅读经验严重缺失。阅读课成了语文耗时低效的“负面典范”。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激发,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是制约农村小学校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如何能开启小学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之门呢?
在近两年的低段教学中,我关注了这一领域,用心探索了小学低段儿童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好的方向,好的基点,为低段农村小学生搭建一个课外阅读的平台。
一、从渴望不可及到享受其中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外阅读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儿童是否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因此,激发阅读兴趣,使儿童始终保持强烈的读书欲望,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首先,让学生快乐地享受课外阅读。教师可选择适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的阅读内容,让他们的童心被喜爱的故事浸染,乐享这种氛围,迷恋这种感觉。利用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孩子喜欢上“书”这个充满趣味与想象的东西,教师可以大肆鼓吹,可过度渲染,也可欺诈诱骗,还可以故弄玄虚,总之可以极尽个人的能事,去开发资源,去引领导读。走进书籍的世界里,真切自然地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成功与快乐。其次,率先垂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可直接影响着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在学生面前读书,大声地读书,拉上他们一起读书,不分什么种类,只要有机会就读上几段,给孩子一个正导向,有时把自己读书的笑、怒、痛、悲、恨、奇……向学生们传达,与他们分享,这何尝不是在鼓励他们读书呢?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他们会把阅读看作是莫大的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他们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起喜爱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从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循环。特别是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强烈的阅读兴趣更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何愁将来孩子們不会交流、不会理解、不会写作呢?
二、让阅读展示出个性和风采
我们的课外阅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性阅读风采的平台,让他们浸润其中。低年级学生有着他们自身的优势,具有好胜心强、不服输、积极向上的特点,教师可多开展以学生课外阅读为主题的比赛活动。如每个月全班阅读同一版书,月末进行读书知识竞赛,或是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处?让他们在这些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中真正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教师还可以在校园或班级创设有关课外阅读的展示墙,以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的环境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打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
要想点亮孩子的阅读心灯,家长的参与和支持非常重要。闲暇时,父母与子女共同阅读与交流,创设一个好的环境,为孩子选择优秀的书籍,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分享孩子的读书体验,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班级群里我与家长、我与学生,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经常性互动,分享孩子读书的乐趣,读书的见闻、读书的心得、读书的困惑等等。通过立体式的互动交流,营造家长、孩子、教师全员参与的课外阅读氛围,一方面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自觉阅读兴趣,唤醒家长的亲子共读意识,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往往需要课外阅读的配合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作为知识的运用和技能和检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课外阅读是最廉价、最有效、最积极称职的助教。所以我们为人师者有义务去指导弟子积极阅读,想读书,会读书,好读书。当然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终身都有对言语的“渴望”和“依赖”,学生对阅读的审美需求、交往需求、求知需求也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感受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积极有序地进行组织和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教师要善于开发、捕捉资源,要把一些优秀的好书介绍给学生。
以上只是个人在低段教学中,尝试的点滴做法,目的只为打好低段阅读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为了以后更高效、灵动的课堂,孩子们更深厚的语文素养,我们乐意在这里多花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