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霞
摘 要: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素材丰富多样,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为此,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渠道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途径
一、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融入德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课堂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场所,也是把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感情熏陶法,不断丰富语文教材内容,辅导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以此来逐渐提高他们的素养。教师可以采用讲析理解法,使德育、智育有机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小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探究。对于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以肯定、支持,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的意义。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把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感做好铺垫。
二、在语文教学课外阅读中融入德育
在语文课外阅读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不断丰富课外阅读的内容,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他们具有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为基点,选取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思维,在提高他们思想感悟的同时,使他们能够在语文课外阅读中获取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优化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在语文课外阅读课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動,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提升他们的品德埋下伏笔。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是新时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文化能力等,成为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它能够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还能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客观要求,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编辑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