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贵
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变化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学校课堂。原来“少、慢、差、费”的语文阅读教学现象已经逐渐没有了立足之地。传统教师的“一根粉笔走天下”也逐渐被流光溢彩的幻灯片所代替。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为我们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又一源头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就是把多媒体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新课程改革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保持协调一致,从而深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培养出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
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机地整合到一起呢?通过近几年在工作实践中的尝试,我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与想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多媒体化、形象逼真、生动新颖,它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他媒体与手段无法媲美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着力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长城》时,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有关长城的录像。“你从片中看到了哪些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长城仿佛一条长龙在云中穿梭”、“我看到了陡峭的石级”……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壮观的长城面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桂林山水》课程教学中,作者对桂林的山、桂林的水的特点写得非常全面而仔细。在文章中他巧妙地把景物和感受描绘成一幅新鲜、活泼、生意盎然的山水写意画。教学中,我制作了《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学网站,在各学习小组中提供给学生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浏览《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学网站,了解有关知识,如桂林的山、桂林的水等,为学生体会诗情画意的境界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图片、照片、文字、录像等)。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有兴趣地自主浏览,从而熟悉、感悟桂林的山与水,拉近与课文《桂林山水》的距离。在网站中我将描写桂林山水的重点词语,如“静、清、绿、奇、秀、险”等做成闪烁的文字。这样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兴趣选择来重点感悟,感悟时将计算机提供的资料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相结合,教学课件中的资料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感悟了桂林山水的特点,领会了文章的主旨。
二、运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小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缺乏感性经验,又由于时间、空间及自身有限的经历,有些事物不能直接观察和体验,较难对一些文章中出现的语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方面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尽管我们再三启发提醒,学生总是无法投入到角色中、表现在朗读中,显得平淡淡、干巴巴。信息技术的运用则可以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产生一种“真”的感受,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情、境、意”,自然地进入“文字”中,真正做到用“心”去读文。
我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学生对黄河了解得不是很多,大部分同学都没见过。这时,仅凭学生去想象黄河的样子,想象黄河那种一泻千里的气势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真切的感受,我利用多媒体把黄河最初的样子,“悬河”产生的过程、黄河的现状,通过一幅幅图片和flash小动画展现出来。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被深深吸引了,学生们看了过后,都由衷地发出感叹:“黄河变化太大了!我们要拯救母亲河!我们要让黄河回复如初。”有了这如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真实感,朗读时很容易读出对黄河的赞美,黄河遭受破坏后的心痛之情来,朗读能力自然再一次得到提升。
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我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颐和园的美丽景象,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仿佛被带到了美丽的颐和园,走过“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看到“金碧辉煌的宫殿”,游赏“静得像一块碧玉”的昆明湖。真是神奇瑰丽、奇妙无穷。此时,语言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以及给人形象逼真的美感,一下子被学生感受到了,他们内心自然而然地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们进行朗读的训练,又怎能不事半功倍呢?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思考、感悟
“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小学生虽然有了一些生活体验,具备了一点抽象思维的能力,但这种能力还不强,多数时候还是要依赖于形象思维。这表现在学生往往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内容学习起来兴趣就比较浓厚,并且易于接受,而对于课本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学生较难理解的,没有这方面生活经历的知识,就难以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能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形象、有趣,能更好地引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时,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清楚的知识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动画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小为大或化大为小,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