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敏
【摘 要】在声乐教学中,情感心理占据了教学的全过程。因为情感是声乐教学的灵魂,它在整个教学过程过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一首好的作品要经歌唱者二度创作,才能将它唱活。在现如今的教学中,许多声乐老师只是一味的把歌唱的气息、共鸣等教学技巧放在教学的重点部分,却忽视了情感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和阐述了在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性问题,对如何加强声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个方法,望与同行共同进步。
【关键词】节奏 声情并茂 情感培养 创作背景
一、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把声乐艺术当作声音艺术
前不久,我国著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光羲对我国声乐教育工作者这样评价到:很多国外大师级的声乐专家给学生上课,讲的不光是声音,更是对作品的处理和表现。但是,我们国内一些音乐学院的教师却过于注重对声音的雕琢,把声乐艺术当成了声音艺术。
2.忽视声乐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置
很多声乐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声乐教学,认为教会学生发音技巧、教会学生演唱方法就算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把握歌曲的内涵,能声情并茂的表演是不够的。这也是当前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在教学中不知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许多声乐教学工作者也认识到了情感培养的必要性,但在教学中却不知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有些在具体教学中虽有所体现,却要么是蜻蜓点水,一触即退;要么是隔山打牛,不见成效。首先表现在不理解什么是情感。说简单些,情感就是对音乐的体验;其次表现在不确定什么是情感培养。有些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跟着感觉走”。他们认为每首曲谱都有旋律、节奏、声调,掌握这些就足够了。对于情感培养认识片面,岂不知面部、形体、言语、声音等都属于情感范围。
二、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声乐艺术离不开情感,发于声,及于情。所以,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当我们唱一首歌的时候,重要的是感情的是否投入而不是音色的是否纯美,纵有好的音色,但如果缺乏感情因素在里面的话,就不能实现歌唱的最终目的。老一辈的歌唱家在演唱一首歌曲时,总要事先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所歌颂的对象等,这样通过熟悉歌曲的内涵,才能用优美动人的歌声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是愉快、欢乐,还是忧郁、失望;是爽朗、激情,还是灰心、悲伤。等感情互相转换,演唱者通过动听的歌喉以及优美的旋律音调把这些感情抒发出来,使听众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也体验到了这些情感。总的来说,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是歌唱的最终目的。
三、在声乐教学中进行情感培养的方法
1.了解作品背景及内涵
每部音乐作品都有它的内容底蕴。通过了解创作背景,品赏歌词,聆听旋律,我们就可以走进作者的时代,与作者心意相通,心领神会作品的情感。如我国传统民歌《茉莉花》,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但不同地方的演唱风格也不同:江苏的旋律婉转优美,东北的豪放高亢。我们可以了解到民歌在流传过程中会根据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而改变。
2.选择针对性的教材
作曲家创作音乐大都是触景生情或有感而发,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情感的再现。我们想要充分表现这些作品,就深入细致地了解作品,想象并理解作曲家的本意。演唱者演繹音乐作品时,如果能投入情感,最大化地表达创作者的心声,就能让听众身临其境,身有同感。所以,声乐教学工作者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做到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声乐教学艺术离不开情感培养。歌唱只有能表现一定的情感和内容,才能打动听众,所以演唱者一定要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让情感成为学习声乐技能的强大推动力,从而提高声乐教学艺术水平。
1.切实把握歌曲的情感
每一首歌都有其要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声乐教学工作者要让学生明白:缺乏情感的歌唱没有生命力。歌唱者的责任,不只是使自己能感觉到歌曲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能使听众感受到它的存在,这样就做到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从而提高其声乐艺术水平。
2.注意音乐情感的细微变化
掌握了音乐的曲调,只算是掌握了歌曲情感的大概,要想丰富它的表现力,还需注意音乐情感的细微变化。
3.做到“声”与“情”的有机结合
声是情的流露,有声无情难以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情是声的基础,有情无声则不能维系声乐艺术最基本的品质特征。只有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才能创造出完美的歌唱艺术。这就要求演唱者需具有较高的音乐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这样才能把握声音与情感的协调,在对作品的处理与表现上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完美地展现声乐艺术的真谛。
声乐艺术既善于表现感情,善于激发感情。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演唱者的情感表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才真正实现声乐艺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