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县
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感到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为了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新課程背景下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涵义
什么是有效性教学?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二、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
1.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强调挖掘学生的内部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
(1)找准教学起点。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学生,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与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要充分估计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生活经验和学习习惯。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2)贴近学生实际。课堂教学设计既然是为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而设计,就要与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相贴近。在设计教学情景、引发思考、引导探究、提示方法、训练思维、调控反馈过程时都必须考虑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贴近,否则会出现果子长得过高摘不到、过低不用费力就可摘到的现象。因此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活动,教法和学法的选择要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激发感染学生。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是课堂设计和上课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我们在课堂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怎样以教师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在设计中处理好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活跃气氛和思维训练、动与静、冷与热、有声与无声、常规要求与发展性要求的关系。“活”的形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内容,做到朴实自然,着力追求新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活动,增强体验来获得知识。
2.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此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联系生活教学可做到: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②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③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3.信息化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是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内容不再只局限于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成果;②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③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实验员、化工厂的技术人员或是具有丰富化学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4.问题驱动策略
问题对于高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意义的建构、知识的创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学中可将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5.活动探究策略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信息简单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式的学习,在活动中落实三维课程目标。让学生用类似科学家探索科学问题的方式,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领悟科学思想与观念,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6.评价激励策略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要从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向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在评价中体现激励,在激励中促进发展。教学过程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都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机会,并善于从多角度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激励,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当然,激励不是一味地表扬和“藏拙”,而是善待学生的错误,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指出不足、纠正错误、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多种多样,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实际情形科学选择、灵活运用,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