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不累物 高心望素云
—— 记黄梅戏『梅花奖』得主 国家一级演员 何 云

2016-07-04 03:39
黄梅戏艺术 2016年4期

○ 沈 梅

何云剧照

盛夏傍晚,骤雨初歇,夕阳的金黄的触角穿过云霞,在高楼、树丛、马路上留下斑驳的光点。合肥1912街区旁的怀宁路上,一辆车挤着一辆车,火热的天气伴着一天的疲劳,让人难以心生平静。何云就是这个时候朝我走过来的,其实很多个黄昏,何云也是这样素面朝天、笑容亲和地走进化妆间,这样的她,很难让人和舞台上那个多姿多彩的“演员何云”联系起来。“是的,很多人说我在生活中不像个演员”,不过,在走向舞台的刹那,回眸转身,举手投足,在不同的剧情中,她就成了初心不改的童小蕊、热情质朴的鲁四凤,成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贾宝玉、初嫁周郎明媚娇美的小乔……

聊起这么多年自己与黄梅戏的因缘时,何云笑容明净,语调轻快,很快就让人忘记室外的喧嚣与闷热。其实,成功的路很难一帆风顺,1995年,从安徽省艺校毕业之后的她,回到家乡青阳县黄梅戏剧团实习,拿着200元的实习工资,这个责任心很重的女孩子开始贴补家用,供弟弟上学。但只有17岁的她不想一直重复一些零星的黄梅戏唱段,她渴望拥有更大的舞台、更适合自己的角色。因为在艺校期间曾经参与过省黄的一次演出,实习不久,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丁普生副院长给她电话:“你愿不愿意来我们这里跑跑龙套?”虽然只是“跑龙套”,虽然未来还有很多的不确定,但年轻的何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龙套一跑就是六年,寂寂无名的六年里,何云重复演着很多“路人甲”——在一场又一场的演出中,只有几句台词甚至没有台词,不过她很淡然——“当时我唱功表演都不算好,而且又胖,连小戏调演都轮不上我。”那时是黄梅戏发展的低谷期,不少年轻演员转行。因为在演唱时带着点天生的“小嗓子”,很多人建议何云去改唱通俗歌曲或者去考电影学院,但她选择了坚持,原因既有现实的考虑,更多的还是多年来自己对黄梅戏的热爱。六年的时光,磨砺着年轻的何云,她不抱怨、不急躁,乐呵呵地演着每一个小角色。当时省黄分一团和二团,何云和一些年轻演员在一团,二团则是成熟演员、名家荟萃。有次二团排演《红楼梦》,人手不足,何云被抽调过去,演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小丫鬟,她开心之极:“那可是马兰的贾宝玉,吴亚玲的林黛玉啊,能跟在他们后面演这么好的大戏,简直开心死了,所以演得极其投入。”也许正是这份热爱和虚心,成就了后来的何云。

2001年,省黄把院里的年轻演员和一批艺校刚毕业的学员组建成“小梅花”剧团,为锻炼队伍,团里排了一出以希望工程为题材的戏——《大眼睛的期盼》,何云也迎来了自己演艺生涯的第一个女一号。大戏是对演员综合全面的锻炼,面对着很多质疑,初次担纲女主角的何云下定决心要把握这个机会,那年夏天,她咬着牙、憋着劲,背台词、磨唱腔,吃饭睡觉走路做梦……心心念念的,都是童小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此前,何云对自己的唱功不自信,总觉得“自己唱戏像唱歌”、“老呲花”,为了完成这个角色,她卯足了劲,放开了嗓子唱。正式演出时,面对扮相俊美、唱腔清甜的何云,很多人大吃一惊:原来何云“是可以唱黄梅戏的”!

《大眼睛的期盼》最终获得省里的“五个一工程奖”,何云的综合实力也得到提升和认可。不久,全国“严凤英杯大奖赛”开幕,她听从院长建议,报了《红楼梦》中“哭灵”那段唱。由花旦转向小生,演唱的又是经典中的经典,跨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好在有马兰的精湛表演在前,何云认真地学习、模仿,从表演到唱腔,一点一点地琢磨,反反复复地演唱,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捧回了比赛的银奖。因为有了这次成功的演唱,后来院里推出青春版《红楼梦》时,何云接演了贾宝玉一角。山村女教师和贵族公子的跨度可想而知,一个唱段和整场大戏的区别不言而喻,“我最大的困难就是力度不够,当初马兰扮演贾宝玉时,她从头到尾都没有流露出一点她自身女性的特质,但我的身体太软,而且之前演惯了杜丽娘那样柔弱的角色,所以在反串男性时,总是太忸怩太刻意!”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何云沉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观摩马兰主演的《红楼梦》光碟,看小说原作,不懂的就向导演孙怀仁请教。在无数次的模拟之后,何云渐渐进入到贾宝玉的人生情境,知晓了大观园中的悲欢离合,明白了他的喜怒哀乐,人在戏里,感情慢慢到位,神态动作也就水到渠成。

2008年,省黄梅戏剧院排演重点剧目《雷雨》,导演确定由何云主演“四凤”这一角色。这是目前为止让何云觉得“最具挑战性的角色”。剧组里的演员高手云集——黄新德饰演周朴园、蒋建国饰演周萍、吴亚玲饰演繁漪……面对这些表演经验丰富的大家,何云觉得压力很大——虽然以前偶然也和他们有合作,但毕竟只是跑龙套,这次四凤的戏份很多,她明显感觉到了差距,“那时内心的压力特别大,每天拍戏,晚上失眠了将近一个月,感觉自己每天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这部戏让何云感觉到了不足,但也学到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多,何云在舞台上也逐渐放松,在全体演职员的共同努力下获得巨大成功,《雷雨》成为国家艺术舞台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2013年参加第十届国家艺术节的演出,该剧又获得“文华优秀剧目奖”,何云也因为对四凤这一角色的成功把握而获得“优秀演员奖”。

何云在《小乔初嫁》中饰演小乔,梅院军饰演周瑜。

2015年,省黄排演大型舞台剧《小乔初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在男性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时代,历史上的小乔其实只是一枚引人猜度的符号,她的存在也仅仅是陪衬英雄,但这部戏却让小乔做了绝对的女主角:初嫁周郎,正逢魏吴对峙,战争一触即发。一方是老谋深算的曹操,另一方是渴望休养生息的江东父老,在此情境下,为避免两军相战,血流漂杵,小乔决定只身赴险,以柔克刚。这样的小乔,温柔端庄、沉静大气。小乔的人格,与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契合——“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三十八章),正是这样,戏的上半部分在情感处理一直处在一种引而不发的状态,真正的情感爆发一直要到小乔“过江”一段,压抑许久的情感才得以酣畅淋漓的宣泄。何云直言,这样的小乔,演起来很吃力,既不能夸张失度,还要在看似平缓的情感中传递人物内心的强大。也许正是此前的刻苦和坚持,正是一个又一个角色的磨练,何云最终成功的呈现了小乔这一角色——一袭汉服,端庄美丽,更主要的是,在温柔如水的性格里蕴含着深沉的智慧和不折的刚强,凭着这一角色的成功演出,何云一举获得第27届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称号。

生活中的何云,热爱家庭,喜欢孩子,她觉得现代女性完全可以兼顾好家庭与事业,即使在排《小乔初嫁》那会儿,每天忙得天昏地暗,她仍然坚持每晚哄孩子睡觉,给他讲故事;工作不忙时,她会去儿子的幼儿园,教小朋友们唱黄梅戏……说到这里,何云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访谈结束时,我问,“梅花奖”是对一个戏曲演员的最高表彰,获得这一奖项后,可有什么规划?何云依然面带微笑,她说自己常去黄梅戏音乐家时白林老先生家里,九十岁的老先生仍然毫不懈怠,每天坚持读书写作,自己的事业刚刚有一点点成绩,有什么理由懈怠?她说自己特别欣赏戏曲表演领域内的老艺术家,也希望自己能持之以恒,内外兼修,成为一个黄梅戏表演领域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