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平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
黄梅戏,兼收并蓄、富于地方特色。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安庆籍为主的黄梅戏艺人们使用当地方言演出,以本地民歌、说唱、戏曲等艺术为基础,吸收外来艺术中的有益养分,并将之“化合”,形成具有安庆地域特质的新剧种。黄梅戏主要声腔的来源以及形成发展,正可说明这一点。
黄梅戏的早期唱腔曲调相当丰富,“三小戏”和“二小戏”阶段的唱腔曲调有“采茶歌、花鼓、莲花落、花鼓腔、小调、山歌”等,并已发展成采茶戏、花鼓戏等“花腔小戏”(王兆乾:《黄梅戏音乐》)。经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它们主要分属于采茶戏、花鼓戏、莲花落等系统,各自来源不同。
采茶戏由采茶歌(或采茶调)发展而来,是采茶歌舞与戏曲结合的产物,流行于产茶地区,分布全国各地。历史上,安庆地区采茶歌舞及其表演盛行,《怀宁县志》、《续修桐城县志》等曾记载当地年俗活动“或采茶、或走马”,有“采茶灯、鳞凤灯、兽灯、鱼灯”之类;民国《宿松县志》转录康熙《宿松县志》说:十月立冬后,“树麦已毕,农功寝息,报赛渐兴,吹笙击鼓,近或杂以新声,溺情惑志,号曰‘采茶’”。种种资料表明:安徽、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在明末清初以后形成了一个大的采茶戏流行圈,安庆正处在这个流行圈中。清代,黄梅戏已在安庆宿松和湖北黄梅演出;1879年之前,“黄梅调小戏”在“皖省北关”(即安庆北门集贤关)一带每年都有上演(见光绪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上海《申报》);至民国时期,“皖上各地乡村中”流行“草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他省无此戏”(程演生《皖优谱》)。黄梅戏现今流传的许多剧目不同程度的使用了采茶戏的唱腔音乐,如《扳竹笋》、《卖杂货》、《夫妻观灯》、《蓝桥汲水》等,它们或多或少地残留了萌芽时期安庆和周边地区采茶戏(调)的遗迹。
花鼓戏可上溯至唐代“三棒鼓”、宋代“讶鼓”,与安徽凤阳花鼓关系直接。明末,安徽的花鼓戏已传至江苏、江西一带,万历时周朝俊的传奇《红梅记》就塑造了扬州城内凤阳花鼓艺人形象,陈文端《西江竹枝词》有“生涯花鼓凤阳腔”诗句。至少在清咸丰末年(约1858年前后),花鼓戏在安庆地区已经盛行。《民国宿松县志》卷二十七“武备志·兵事”中附有“邑廪生张际和著《仙田纪事》,该文记载清军统领多隆阿、鲍超在安庆宿松一带组织花鼓戏演出状况。黄梅戏常常借用花鼓戏曲调,如《瞎子闹店》中的“凤阳调”,《挑牙虫》中的“凤阳歌”。时白林指出:黄梅戏曾经“也叫花鼓腔、花鼓调、花鼓戏”,其主要曲调之一为“花腔”,是“花鼓腔”简称,也有叫“彩腔”、“打彩调”的,常用在讨“彩头”的时候。(《黄梅戏唱腔欣赏》)
“莲花落”,较早见于南宋普济《五灯会元》,元、明两代为民间俗曲所袭用,清代简称“莲花”,或称“什不闲”,或称“闲戏”。王兆乾《黄梅戏音乐》中指出:“黄梅戏吸收莲花落的唱腔有四种之多,计:《闹黄府》的‘十不亲调’、《吐绒记》的大、中、小莲花落。……另外,《闹花灯》这个戏也可以看出莲花落的痕迹,那就是‘花开花谢什么花黄……’一段。”
同其他兄弟剧种类似,黄梅戏正本戏的曲本多来自长篇说唱。明清评话、弹词、鼓书、宝卷等艺术多以齐言体(如七字句、十字句)演说故事,黄梅戏借以进行改编,配之以独特的安庆地区声腔音乐,搬演于舞台。其主要使用道情、高腔、吹腔等曲调,一般将之划归“平词”类。
“道情”出于道教音乐,也称“黄冠体”,可追溯至唐代宫廷音乐,后传到民间。宋代“道情”亦在民间流行(见《武林旧事》卷六),清代“道情与各地民俗结合,成为各地的曲艺艺术”(倪钟之《曲艺民俗与民俗曲艺》)。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回忆说:“黄梅调(黄梅戏早期别名之一)是逃荒的人用渔鼓筒子唱过来的。”“渔鼓筒子”就是唱“道情”所用乐器。黄梅戏中的“戏牡丹”、“湘子化斋”等节目唱词、唱腔与道情大致相同。
黄梅戏曾名“二高腔”,说明它与高腔关系密切。从声腔发展史角度看,后来的高腔与元末明初“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明代嘉靖时期出现的池州青阳腔与弋阳腔关联直接,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云及:“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青阳腔“在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与池州府一江之隔的安庆府城乡”(《中国岳西高腔音乐集成》“前言”),今天安庆地区的岳西高腔正是青阳腔的余脉。黄梅戏中有大量高腔曲目,如“钓蛤蟆”中的撒帐调、“山伯访友”中的梁左哭灵、小尼姑下山调、张三求子中的插曲等等。高腔中许多为特定场合演唱的曲牌如“节节高”、“团圆调”以及伴奏乐器唢呐等,皆为黄梅戏所吸收、借用(王兆乾《黄梅戏音乐》)。《青阳腔剧目汇编》“前言”中特别提到:“《采茶记》是组可以分合的小戏,它反映了皖西南茶区人民的生活,基本上和黄梅戏的三小、二小戏无甚差别,仅是少数唱词仍沿用曲牌”。
清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独占“花部”之魁首。王芷章说:“乾隆中叶以前,以梆子腔、乱弹势力最大,弦索调、吹腔虽早已产生,……它们产生在安庆府所属一带地方”(《中国京剧编年史·下》“中国戏曲声腔丛考·徽班使用的唱腔、剧本及其起源”)。就基础声腔而言,徽班当时所唱的为安庆梆子,或称二簧调、吹腔等等,清乾隆时人严长明认为“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今名石牌腔,俗名吹腔)”(《秦云撷英小谱》)。徽班是安庆戏曲的伟大贡献之一,对乾嘉以来的中国戏曲影响巨大,许多地方戏种曾烙上过徽班的印迹。同光时期,安庆程长庚执掌徽班之“三庆班”,为当时老生三鼎甲之首,成京剧之“鼻祖”。安庆本地徽班演出一直不辍,所唱腔调有称为“徽调”者,至今尚留存“潜山弹腔”,即为老徽调在偏远山区的遗音。黄梅戏受徽班影响巨大,早期黄梅戏艺人多有徽班演出的经历,如蔡仲贤、洪海波等,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王少舫原先即为京剧演员。黄梅戏传统剧目《二龙山》、《卖花记》中花脸的唱腔,吸收了老徽调的唱法,还有男平词迈腔、生角的哭板、平词截板中许多唱腔,也不同程度的融合徽调腔调,尤其是京剧的打击乐器以及伴奏曲牌,更是为黄梅戏所“承袭”(《黄梅戏音乐》)。可以说,徽班、徽调对黄梅戏影响是相当大的。
黄梅戏的主要声腔还有其它,从其来源和形成的总体情形看:既包容开放,又自具安庆地方特色。这是一枝吸纳四方灵秀之精华,散发本地浓郁芬芳气息的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