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斌
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一般是不收费的,由慈善家或国家来办,都是师徒传承,老师也不提任何条件,但我们今天的教育收费,却难溯其源了。任何事情只要一标价,就会打折扣。当教育变成交换后,真正的教育智慧已经无法传达了。
古代的医疗也是悬壶济世的,当徒弟毕业时,师父会送他两样东西,一盏灯,一把伞。意思是晚上有人请你治病,你要打着灯出去,不能推辞;下雨的时候你要打着伞去,不能推辞,这就叫悬壶济世。但现代医疗变成了商业行为,病重了,先交钱来。这就是今天医患纠纷为什么这么严重的原因。因为在所有的患者眼里,大夫都是商人。当病人对大夫都没信心,再好的药也就没作用了。
比如我们有许多教师,在全国奔走,大课堂小课堂,教室里一套家里一套,把关键的内容留在家里讲,无非就是想违规收点补课费。当学生交补课费的时候,事实上已经瞧不起你了。所以,这些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跟你拜拜,装作没看见。为啥呢?我们两清了,我们已经做到了等价交换。又比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想方设法给学生推销学习资料,暗示学生到指定的书店去买书,拿提成。当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谋划这些的时候,他还怎么能教好书?
中国文化之所以五千年不绝,就像我们的法人传灯,因为那种教育符合天道。比如过去的科举制度,我对发明科举制度的人心存敬意。为什么?考科举就要读《四书》,读着读着,原来这个人是为了仕途,后来可能就是为了民意,为了成为圣人。“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所以一代一代通过科举把《四书》传下来了。
如果把这样的理念讲给老师听,让老师明白这个道理,他就可以做一名称职的校长。《中庸》里面“明乎郊社之礼,其治国易如反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的确,每所学校都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谁做校长。我发现只有校长的教育理念明确,方法论得当,其教学效果就比别的学校高出许多级台阶。那么,教育的本位是什么?古人已讲得很清楚,用朱熹的话来讲,读《大学》是定一个人的规模,不读《大学》这个人的心量、规模打不开;读《论语》是立根本的;读《孟子》是帮助一个人树立他的发越之情,什么意思?就是要有勇气,要有气象,有浩然正气;读《中庸》是让我们领略生命的奥秘。
在《中庸》里面,首先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语道破了教育的天机。什么是“教”?“修道之谓教”。而“修道之谓教”这样一个理念,是由前两句做基础的,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是说,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唤醒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古代,中国人的教育分五个步骤——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慧。
什么是“天命之谓性”?就是上苍给每一个人派发的任务单、工作单。用《中庸》里的话讲,既然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那么它就跟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为什么说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幼儿养性?就是说,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天性是占主导地位的,在圆满的状态,时间和空间对他没有障碍。养性就是保护、保养,在古人看来,蒙学这一个阶段的教育要比在私塾教育更重要。
什么又是“修道之谓教”?古人讲我们的智慧体系有道、学、术、技四个层面。就是说技能这个层面的问题,如果用术来解决,易如反掌;术这个层面的问题,用学来解决,易如反掌;学这个层面的问题,用道来解决,易如反掌。
这四个层面,打个比方,技能的“技”就相当于一个一个的点;技术的那个“术”就相当于一条一条线;学问的“学”就相当于一个一个面;而道是由无数的面构成的立体空间。这样,我们就一下子知道,原来道、学、术、技四个层面有天壤之别。对比考量一下我们现在的课程设置,就知道现在的教育大多都在技术层面,根本没有上升到道和学的层面。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在现有教学框架内加进一点点道学成分,也许我们的教育成果和教学成绩会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