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芳
记得刚参加工作,我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一连4年代表区参加市优质课大赛,这也是轰动全乡的一件事。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一位老师赛课能入围市级。但那时我遇到一件尴尬的事,上世纪90年代盛行应试教育全乡统考排队,没想到成绩一出来,全学区七八个分校,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位居中游以下,有两次险些倒数。
我痛下决心,一定要教出好成绩!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经验,自己也揣摩教材的易错点、易考点,慢慢寻到了一些技巧。课堂上小步子教学,力求讲“深”讲“透”,课下让学生围绕易错点、易考点做大量练习。果然奏效,教学成绩一年比一年好,所教毕业班成绩达到历年升学高峰。
工作十年,我获得了“省试教先进个人”称号,被评为河南省首批骨干教师,当时真有点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已经是个不错的老师。经过短暂自我满足后,我发现高分并不等同于幸福。
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还是做一番新的探索?我又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靠题海战术还是靠学科的魅力获取高分?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如何实现“数学教学”到“数学教育”的跨越?教学生六年,除了知识还能给学生留下什么?我不再按部就班地教教材,而是依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开发、选择、重组和再创造。我带学生到校园外的南岗上“玩石子”,认识100以内的数;我让学生调查统计家庭收支情况,了解自己家的“恩格尔系数”;我开发“神奇的幻方”“玩转魔方”等特色课程。这些课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又富有思考力,一辈子也忘不掉。事实上,过程丰富了,学生学数学的热情高涨,成绩自然也差不了。
为了实现“大教育”的课程观,我还倡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尝试着打通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创造、数学与活动、数学与情感、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坚持每周至少和学生欣赏两篇美文,这似乎更离谱,和我所教的学科无关。但我相信,在数学触及不到的心灵角落,学生会在故事中看到另一个自我。这些东西是用来成长的,不是用来考试的。我坚信,对生命的尊重、情趣的培养、学生自我的发展才是教育更上位的追求。
这几年的教师节,我都坚持去做一件事,把这一年来学生写的数学日记,做的手工,师生课余交流的照片,所有的记忆串在一起,做成了PPT——《成长的足迹》。当学生看到这些照片,看到自己课内外的模样,那一刻的激动真是没法用语言形容。所有的这一切交织一起,构成了一个“场”。学生快乐我快乐,我和学生是一对生命的共同体,彼此潤泽,互相成全。
格局不一样、追求不一样、结局也不一样。六年中上什么样的课,师生有着怎样的交流,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东西,是学生成长的底片。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的胸怀、乐善好施的品性,这都是分数不能衡量的。
多年以后,如果我的学生能够时常回忆起师生在一起的温馨细节,如果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才是一个教师值得自豪的地方,也是教育生命中更丰富的内涵,更动人的意义。这种深层次的职业归属感比优质课获奖、各级荣誉称号带来的快乐更持久、更醉人。
“真正的教育不需要解释”,一定在教育者心中,所有的经验和常识都必须过得了自己内心的门槛。做教师,最重要的是心中始终要有一块敞亮的天地,不轻易迷恋他人,不轻易随波逐流,时时提醒自己对习以为常的做法保持警惕和质疑,不断地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塑课堂、重塑对教育的理解,并落实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tiefang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