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荟萍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教学中对每一段均从内容、结构、写法入手设置了问题,如分析学者闻一多时,先分析1、2段,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3、4段,设置了三个问题:30年代相逢时先生在忙什么?他怎么做的?有收获吗?问题设置过于烦琐,将文本弄得支离破碎,学生则疲于应付,思维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小。我们是否能用“主问题”教学来带着学生更好地潜心阅读文本,感悟文本的魅力之所在呢?
余映潮老师曾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是可以引动学生整体性、主动性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最有效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切入来设计“牵之动全身”的主问题呢?我结合着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谈谈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切入途径。
1.从“标题”切入
标题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是文章的纲目,有的标题是文章内容的直接体现,有的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标题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巧妙地从“标题”入手设置“主问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朱自清的《背影》,题目直接交待了作者的写作内容,是文章的一条线索,作者写了四次背影,进行文本阅读时我们可以扣住“背影”来分析。
(1)文章作者写了几次背影?哪一次背影写得最详细?作者是怎样描写这次背影的?为什么将这次背影写得这么详细。
(2)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描写的?有什么作用?
(3)结尾处写泪光晶莹中的父亲的背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问题紧扣“背影”展开,一以贯之,贯穿全文,对文章的文意的理解与分析层层铺展开来。
2.从“关键句”切入
一些句子,或者能表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
如王鼎钧的《那树》,作者借上帝之口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一句话交代了那树一生的命运,我们可从这句话入手设计阅读教学的“主问题”:
(1)那树在“绿着生”时有什么特点和品质?那树的生存环境和人类对它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2)品读那树在“绿着死”时最触动你的语句,揣摩内涵,体会其中的情感。
(3)那树能“死复绿”吗?人类毁灭了那树的“绿”,毁灭的仅仅是树的颜色吗?
这三个问题分别从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分析主旨入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剥丝抽茧般分析出作者写《那树》的真正意图。
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好似抓住了文章的命脉,以此设计“主问题”,更有一种“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感。
3.从“感情变化”入手
“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会吸引着读者走进那引人入胜的情境之中,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心情、感情也随之而变化,“感情变化”对于文本的解读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写了和阿长交往的七件事,表达了对阿长的真诚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怎样把这七件事串联起来呢?——抓“感情变化”,一上场的阿长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没知识、没文化、讲迷信、爱嚼舌根的妇女形象,是极其令人厌烦讨厌的,但因买《山海经》一事,作者对阿长的感激、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前后感情变化鲜明,这恰好也是解读本篇文章的金钥匙。作者对阿长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哪些情节能看出来?以“感情变化”为切入点能带动对语句的涵咏品析、对文意的理解。
可见,不管是全篇的宏观理解还是局部的探究分析,“感情变化”都是设计“主问题”的有效的切入点,都是有效地深入文本的突破口。
4.从易忽略的细节切入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的称呼不断地变化着,循着这一变化能拎出文本更深层次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对于勒的称呼有哪些?
(2) 每一次称呼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能看出约瑟夫夫妇是怎样的人?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
(3) 称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两个示例,一个从结尾一句话,一个从称呼的变化,设计的“主问题”紧紧地抓住了小说教学的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主旨研读三大重点教学内容。
当然,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切入途径远不止于此,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用心研究,在研究中用心实践,在实践中用心思索,总会寻找到设计主问题的最佳的切入点,以此引领着学生沉潜于文本之中,遨游于文本之中,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