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教与学的改变

2016-07-02 03:22符晓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导游词进阶资料

符晓珍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周一副处长曾说过:“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只有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教育教学的进程,才是真正的信息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校有幸成为省级第一批“信息化试点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春风扑面而来,“微课”“翻转课堂”“电子书包”……一连串新鲜的字眼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即便是在大数据时代,“以生为本”是不变的话题。就如北师大陈丽教授在山东青岛“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论坛”中指出的“在大数据时代,技术是一种工具,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和创新,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翻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我也不止一次感受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创设教与学的平台,让技术服务于师生。

互联网下教与学究竟有何变化?在参加“一师一优课”的活动中,我教学了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和田的维吾尔人》。现在,我就以此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一、改变“篇”的教学,立体使用教材

早在九几年,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老师就提出了三个超越: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基于教师,超越教师。她指出:信息时代到来,课堂已经不是学习唯一的场所。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的确如此,人教版语文教材以主题编排的形式,将学生带入一个个不同的天地。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凸显了单元的学习重点。《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要从“一篇教材”中解放出来,纵观“整组教材”“整本教材”,利用互联网,打通阅读教学课内和课外的界限,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基于以上思考,再细读《和田的维吾尔人》。它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中华民风民俗”这个主题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纵观整组课文,单元导语中有:“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节日、服饰、饮食、民居,运用以前学到的方法,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而单元习作是这样要求的:“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课标》中也指出:“教师应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样读来,“如何以课文为载体,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找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点,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成为了本堂课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切入点。

于是,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课前学生自学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懂课文,积累语言,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并以课文为载体,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资料,拓宽学习空间。

2.课前借助网络平台自学微课《如何当好小导游》,完成进阶练习,让学生利用课文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借鉴文中的表达方法,初步学写导游词。

3.课堂学生通过反馈预学,进一步梳理文章脉络,读准生字新词。进而借助计算机,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困惑——如何妙用资料、巧用表达方法来丰富导游词。

4.合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通过“说导游词” 加强语文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这样,借助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立体化使用教材,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课前目标与课中目标,用网络平台实现课前预学与课堂解惑的对接。再以学习活动——“争当导游”为主线,线上讨论引导,线下交流沟通,融合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最大化地提升了课堂效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改变“教”的理念,促进“学”的主动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就是“老师教,学生听”。“教”真的能把学生“教”会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探究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互联网”下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教师从“知识库”型向“指导师”型转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工具。在《和田的维吾尔人》这一课教学中,我是这样实践的:

1.借助网络平台,拓宽学习时空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课本”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而互联网改变了这一现状。

借助网络,学生可以“移动学习”——在家里、在公交车上……随时随地。在本课教学前我借助班级QQ平台让学生学习微课《如何当好小导游》,根据“学习任务单”完成“进阶练习”。 微课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将当好小导游的三个小妙招——“查找相关资料”“处理资料”“妙用表达方法”,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展现出来。可爱的卡通人物、幽默的语言极受学生欢迎。在自学微课的过程中,学生依据自身的需要调整学习的进度——遇到难理解的地方可“反复”看,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选择“暂停”,并查阅相关的资料,改变了传统课堂“跟着老师走”“老师拖着学生走”的现象。

借助网络完成进阶练习,既检测学生自学的效率,又有效拓宽学生学习的外延,让其在开放的课堂里自由畅游。两份进阶练习,“进阶练习一”以检测学生自学课文为主,如“我能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等。而“进阶练习二”则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如“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请收集并整理好的资料(要求图文并茂)上传到班级QQ群。”通过网络,学生除了传统的文本资源以外,看到了“和田的维吾尔人”更为广阔的世界,变传统的“单一资源”为“多元资源”,大大拓展了课堂资源的空间。

2.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答疑解惑

QQ平台的建立,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传统教学的“部分参与”变为“全体参与”。学生完成进阶练习并上传至班级QQ群共享,特别是“上传朗读录音并给予同学评价”的作业,极大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为了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做足了准备。每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获得了参与讨论、呈现精彩和获得点评的机会。

而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他可以借助QQ群平台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如在完成进阶练习“根据微课要点,选出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话题,结合查阅到的资料,写一段导游词”时,很多同学提出“处理资料”有困难。于是,QQ群的讨论记录被不断刷新。一人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在讨论中学生的见解不断推陈出新。传统课堂中师生的“单向交流”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而传统教学的“滞后反馈”变为“及时反馈”,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教师也洞悉了学情,为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了基础。

三、改变学习方式,线下合作促提高

课前通过与学生在QQ群的互动,老师洞察了学情,了解到学生能读通读懂课文,基本理清文章脉络,而在“如何利用资料,巧用表达方法,增强导游的趣味性”方面觉得比较困难。于是我在课堂引导学生重温微课重点,并组织学生点评导游词,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学习环境中突破了“如何利用资料,巧用表达方法,增强导游的趣味性”这个盲点。而在小组合作修改导游词时,继续进行语文实践,学生通过资源包查找到需要的资料,在小组讨论中渐渐明晰了如何处理资料、整合资料。在交流中,小组同学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在互帮互助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表达。而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引导。在修改导游词之后,引导学生再次“争当小导游”,将导游词说出来,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效地实现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线上交流互动,线下合作引导。信息技术拓宽了学习时空,转变了学习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不一样的世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调整课堂结构指明了方向。在“互联网”时代,改变要从“信息技术”开始,从“教学理念”入手,重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实践,且行且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资料:

周磊《天空教室:让学习无边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导游词进阶资料
莫把游记写成导游词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黄山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
学写导游词